王铮 作品数:70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核科学技术 电子电信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BES-Ⅱ主漂移室时间和电荷测量的初步设计考虑 王铮一种高速、高精度全差分采样保持电路的ASIC设计 2012年 为了实现新型密集型阵列探测器信号的高速、高密度读出,必须采用专用集成电路技术,利用模数变换器将物理量变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串行输出。采样保持电路是模数变换器中的关键单元,决定了整个模数变换过程的性能。论文在国内高能物理领域,首次利用专用集成电路技术,设计实现了一种用于10位、3.3 Msps采样率的逐次逼近ADC的全差分采样保持电路并成功流片。实测结果表明,该设计分别实现了48 dB的SNDR和78 dB的SFDR,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实现了较高的性能。 魏微 陆卫国 郭海东 王铮 赵京伟关键词:采样保持 专用集成电路 BESIII电磁量能器三量程电荷测量方案 被引量:1 2009年 介绍了BESIII电磁量能器读出电子学设计中采用的用3个10bit精度FADC实现系统15bit动态范围需求的电荷测量方案。该方案在满足系统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大大节省了系统造价。 常劲帆 王佩良 顾树棣 王铮 聂晶关键词:电荷测量 电磁量能器 一款GEM探测器读出ASIC-GEMROC测试平台的设计 2014年 主要完成了一款GEM探测器读出ASIC-GEMROC测试平台的设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同类型ASIC的测试需求,进而对插件的功能进行了扩展,使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李丹 颜永红 常劲帆 王铮 王炜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模数转换器 数模转换器 北京谱仪电磁量能器读出电子学 王佩良 顾树棣 聂晶 王铮 常劲帆 李秋菊 该成果研究的是一个复杂的大型多测量通道(6240路测量通道)低噪声电子学读出系统,主要任务是精确测量粒子在量能器晶体中的能量损失,读出电子学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量能器的探测效率。在自主设计中,将噪声细分为随机噪声和非随机噪...关键词:关键词:北京谱仪 电磁量能器 读出电子学 探测器 基于高速采样ADC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013年 对大型高海拔空气簇观测站(LHAASO)读出电子学系统中波形取样和重建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基于500 MHz,12bit ADC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测试结果。 何帅 曾云 张研 常劲帆 王铮 李秋菊关键词:模数转换电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D介子稀有衰变研究(英文) 2006年 利用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到的33pb-1的Ψ(3770)数据,寻找D 介子味道改变中性流(FCNC)和轻子数不守恒(LNV)的稀有衰变,包括4个D0介子的衰变模式(K-0e+e-,φe+e-, ρ0e+e-和K-*0e+e-)和6个D+介子的衰变模式(K-e+e-,K+e+e-,π-e+e+,π+e+e-,K*-e+e+和K*+e+e-).没有发现信号,给出90%置信水平的上限.其中,D+介子的两个衰变模式D+→K*-e+e+和D+→K*+e+e-的上限是首次测量. 阿布里克木.麦迪娜 白景芝 班勇 卞建国 蔡啸 陈海璇 陈和生 陈宏芳 陈江川 陈进 陈元柏 迟少鹏 初元萍 崔象宗 戴又善 邓子艳 董燎原 董清风 杜书先 杜志珍 方建 房双世 傅成栋 高翠山 高原宁 顾树棣 顾运厅 过雅南 郭义庆 何康林 何瑁 衡月昆 胡海明 胡涛关键词:稀有衰变 D介子 一种可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数据传输方法 被引量:8 2020年 KM2A探测器阵列是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主体探测器阵列之一,近7000个探测器平均分布在1.3 km 2的实验范围内。针对大面积分布式布局的高能物理实验中读出电子学系统的时间同步和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数据传输方法。借助TCP/IP协议栈和White Rabbit时钟同步技术融合时钟网络与数据网络,TCP/IP协议栈在仅保留PC通信协议的基础上,无需增加额外硬件,即可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高精度时钟同步。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探测器阵列内LHAASO KM2A读出电子学插件间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 ns,同时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杨冯帆 常劲帆 王铮关键词:时间同步 TCP/IP协议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硬件描述语言 一种新型8位DAC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8位DAC,具有很好的积分非线性和微分非线性,同时具有很低的功耗。该DAC主要用于为比较器提供一个可编程的阈值,同时还可以用于微处理器,逐次逼近式ADC,数据传输等,文章描述了电路的结构,着重阐述了电路... 罗江平 王铮 陆卫国关键词:DAC 积分非线性 微分非线性 文献传递 基于GEM探测器的数字读出芯片研制 被引量:1 2013年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高能物理GEM探测器读出系统的数字芯片。芯片采用PAD读出方式,对GEM探测器的输出直接采样,对采样到的信号放大并成形,判断该输入是否超过由外部DAC设定的阈值,给出判断结果,并按照一个串行协议读出。芯片采用0.35μm/3.3 V CMOS工艺设计,后仿真结果显示芯片达到预期研制目标。 吴文欢 王庆娟 王铮 赵京伟 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