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血小板压积和平均分布宽度评估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压积(PCT)和分布宽度(PDW)评估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2010年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病人332例,发病4.5h之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依据溶栓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14例)和非出血组(318例),观察两组溶栓前后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小板压积(PCT)和平均分布宽度(PDW)变化。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溶栓前比较,出血组溶栓后GCS评分、NIHSS评分、PCT和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血组GCS评分、PCT和PDW升高(P<0.05),NIHSS评分减低(P<0.05)。与未出血组比较,出血组病人溶栓前GCS评分显著降低,NIHSS显著升高(P<0.05),但是PCT和PDW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是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CT和PDW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预判无意义,但是经溶栓治疗后病人的PCT和PDW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可用来衡量用药剂量和评估治疗效果。
- 周生奎田永芳徐辉陈国芳
- 关键词:脑梗死急诊溶栓血小板压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 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的降压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 目的探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降压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 12例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尼莫地平注射液泵入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56例,两组病例均记...
- 陈国芳刘雷婧平蕾刘薇薇周生奎秦晓凌庄丽丽田永芳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同程度脑白质高信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合并不同程度脑白质高信号(WMH)的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合并不同程度WM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6例,采用Fazekas量表评估WMH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溶栓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90d预后,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0~2分,247例)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7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相关生化指标及溶栓前NIHSS评分,将年龄、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WMH、溶栓前NIHSS评分纳入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合并不同程度WM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65±12)岁比(70±12)岁,t=-2.984,P=0.003)],既往心房颤动史[10.1%(25/247)比21.5%(17/79),χ^2=6.928,P=0.00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8.1%(20/247)比21.5%(17/79),χ^2=10.717,P=0.001]、溶栓前NIHSS评分[6(4,10)比12(8,19)分,Z=-7.183,P<0.01]及WMH[无WMH、轻度WMH、中度WMH、重度WMH:5.3%(13/247)、55.9%(138/247)、24.3%(60/247)、14.6%(36/247)比0、36.7%(29/79)、34.2%(27/79)、29.1%(23/79),χ^2=17.63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H(OR=2.145,95%CI1.17~3.49,P=0.014)及溶栓前NIHSS评分≥9分(OR=1.131,95%CI1.08~1.18,P<0.01)是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合并不同程度WM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WMH和溶栓前NIHSS评分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同程度WM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雯陈国芳梁艺馨刘薇薇平蕾周生奎刘雷婧田永芳徐辉王磊王琛
- 关键词:静脉溶栓预后
- 肠内营养混悬液对危重脑卒中患者血清蛋白、血脂、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比较普通标准营养配方(能全力)与糖尿病型配方(康全力)两种肠内营养制剂对血糖增高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血清蛋白、血脂和免疫指标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2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普通标准配方组和糖尿病型配方组。结果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短期内(1w),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前后比较均出现显著性下降;两组的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较营养前都有增高,康全力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前后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免疫指标淋巴细胞、C3、C4较肠内营养开始时的水平均升高,能全力组免疫指标中的淋巴细胞(P<0.05)、补体(P<0.01)均有显著性提高;短期(1w)营养支持后两组之间的甘油三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能全力或康全力均能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和免疫功能,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应用能全力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甘油三酯的代谢。
- 田永芳孙莉曹杰
- 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病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制剂
- 误诊为脑梗死的病毒性脑炎3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病毒性脑炎是较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临床上常有发热、头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进而出现精神症状、癫痈、意识障碍等脑实质受损的表现,较易诊断。而对于缺乏发热等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
- 田永芳金涛徐静孙莉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梗死误诊前驱症状精神症状
- 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高龄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rt-PA溶栓治疗76例高龄(年龄≥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时间窗分为<3 h(n=32)和3~4.5 h(n=44)两组。比较两组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28 d和90 d临床结局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溶栓后24 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24 h NIHSS评分,28 d及90 d mR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情况、颅内出血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3~4.5 h的高龄患者,积极选择静脉溶栓可以与超早期(3 h内)溶栓患者,不论是短期内还是90 d预后,均可获得同样的临床获益,且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并无增加。
- 田永芳周生奎董书宇
- 关键词:卒中静脉溶栓时间窗
- 进展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进展性脑梗死(PI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6例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PIS组,84例)和非进展组(NPIS组,6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求PIS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146例AIS患者中,PIS组的颅内或颈动脉狭窄、低回声斑块、卒中相关肺部感染(SAP)占比及载脂蛋白B和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水平明显高于NP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影响PIS发生的单因素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颅内或颈动脉狭窄、低回声斑块、SAP、高ApoB/ApoA1、高MHR、高HCY、高Lp-PLA2是影响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IS与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早期关注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防控PIS发生发展,改善AIS患者预后。
- 董书宇田永芳陈巍巍谢志远鹿寒冰周生奎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年龄≥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90 d临床结局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2分),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好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结局不良组和结局良好组基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33±2.04)分vs(11.50±3.47)分]、基线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美国)评分(NIHSS)评分[(9.55±6.01)分vs (15.63±8.29)分]、24 h GCS [(14.48±0.99)分vs (11.74±3.51)分]、24 h NIHSS[(4.80±3.83)分vs (15.76±9.69)分]、既往抗血小板情况(1例vs 8例)、脑出血(0例vs 4例)及死亡情况(0例vs 14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12,P=0.007;t=-3.694,P <0.001;t=4.640,P <0.001;t=-6.509,P <0.001;χ~2=6.571,P=0.010;χ~2=4.438,P=0.035;χ~2=17.961,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舒张压、溶栓前血糖、24 h NIHSS是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改善24 h NIHSS、溶栓前血糖、溶栓前舒张压可改善高龄脑梗死患者静脉rt-PA溶栓的预后。
- 田永芳陈国芳周生奎平蕾刘薇薇刘雷婧徐辉王磊
- 关键词:脑梗死老年静脉溶栓
- 卒中绿色通道在静脉溶栓救治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价值
- 目的国内外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指南均强调,在有效4.5h时间窗内给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由于国内长期以来急性卒中救治流程规范度不足、绿色通道建立不完善,导致绝大多数卒中患者...
- 陈国芳周生奎平蕾刘薇薇刘雷婧李再利田永芳陈珍许可
- 文献传递
- 初步探讨早期预警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信号
-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的死亡信号,积极进行早期干预,降低病死率.方法:128例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记录到院急诊血压,入院时血压及入院后24小时内每隔6小时血压,24小时后每天两次血压记录...
- 陈国芳刘雷婧平蕾刘薇薇周生奎田永芳李再利陈珍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