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海藻酸
  • 6篇海藻酸钠
  • 4篇细胞
  • 3篇低聚糖
  • 3篇亚甲蓝
  • 3篇微胶囊
  • 3篇聚醚
  • 3篇聚醚砜
  • 3篇壳低聚糖
  • 3篇磺化
  • 3篇磺化聚醚砜
  • 2篇药物缓释
  • 2篇药物缓释载体
  • 2篇乳糖
  • 2篇软骨
  • 2篇软骨修复
  • 2篇醛基
  • 2篇无机
  • 2篇无机离子
  • 2篇离子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南加州大学
  • 2篇仁寿县人民医...

作者

  • 15篇田猛
  • 9篇万昌秀
  • 6篇余喜讯
  • 6篇张小华
  • 5篇陈峰
  • 4篇孙树东
  • 4篇王践云
  • 4篇宋巍
  • 4篇李华
  • 4篇游潮
  • 3篇钟锐
  • 3篇乐以伦
  • 3篇黄小华
  • 2篇沈磊
  • 2篇黄方
  • 2篇李东旭
  • 2篇孙晓青
  • 2篇韩波
  • 2篇张云婷
  • 2篇杨明珠

传媒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华西医学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磺化聚醚砜对光敏剂-亚甲蓝的吸附去除研究I.磺化聚醚砜的制备及其对水中亚甲蓝的吸附
2008年
采用气体三氧化硫法制备了磺化聚醚砜,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比较了聚醚砜和磺化聚醚砜两种吸附柱对水中亚甲蓝的吸附效果,并考察了不同流速和离子强度等条件对磺化聚醚砜吸附柱吸附和脱附亚甲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磺化聚醚砜对亚甲蓝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聚醚砜;磺化聚醚砜吸附柱在水溶液中对亚甲蓝的吸附去除能力明显大于在生理盐水中的情况,而脱附则是用生理盐水效果更好。
钟锐孙晓青田猛黄小华孙树东黄方乐以伦
关键词:聚醚砜磺化聚醚砜亚甲蓝脱附
磺化聚醚砜对光敏剂-亚甲蓝的吸附去除研究Ⅱ.磺化聚醚砜对血浆中亚甲蓝的吸附去除研究
2008年
研究了磺化聚醚砜吸附柱对血浆中亚甲蓝的吸附效果,并检测了流经吸附柱的牛血清白蛋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过柱前后血浆中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磺化聚醚砜对亚甲蓝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聚醚砜对亚甲蓝的吸附效果;其对白蛋白的吸附较小;对血浆中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田猛孙晓青钟锐黄小华黄方孙树东乐以伦
关键词:聚醚砜磺化聚醚砜亚甲蓝牛血清白蛋白
多醛基海藻酸钠交联聚磷酸钙/壳聚糖的复合支架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骨或软骨修复与治疗的多醛基海藻酸钠交联聚磷酸钙/壳聚糖的复合支架,以及支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支架材料由聚磷酸钙、壳聚糖和多醛基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而成。本发明的复合支架材料,由于其主要组分的有机相多醛基...
万昌秀王践云余喜讯张小华宋巍田猛陈峰李华
文献传递
髓母细胞瘤中相关信号通路与靶向抑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髓母细胞瘤(MD)是一种高发于儿童的恶性脑肿瘤。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一肿瘤的理想治疗措施,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中一些相关的信号通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对M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在这些信号通路中,SHH(sonic hedgehog signalingpathway)对髓母细胞瘤的形成最具有特异性。因此针对SHH信号通路的靶向抑制剂的研究得到了深入地开展,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MD发病机制中的信号通路和基于SHH信号通路靶向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田猛方芳李蹊游潮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信号传导
磺化聚醚砜微球制备及对亚甲蓝的吸附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气体三氧化硫法制备了磺化聚醚砜(SPES),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制得的SPES用于制备吸附微球,研究了压缩空气流量对所成微球大小的影响,分析了微球内部的孔结构。对比SPES和聚醚砜(PES)2种微球对水中亚甲蓝(MB)的吸附,发现SPES微球对MB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PES微球对MB的吸附性能。
田猛钟锐孙树东黄小华乐以伦
关键词:磺化聚醚砜微球亚甲蓝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0年
采用H2O2/CH3COOH降解体系和梯度乙醇溶液分级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分子量不同,分散度较低的低分子量壳聚糖。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谱表明制备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化学结构与原料相似,无明显变化。X射线衍射谱显示:随着分子量的降低,其晶型由原料的"L-2 polymorph"晶型向"annealed polymorph"和"tendon hydrate polymorph"的混合晶型转变,最后趋近于无定形。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在较低浓度下,制备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而壳聚糖的单体氨基葡萄糖在1mg/ml浓度下具有细胞毒性。
田猛沈磊李东旭张云婷孟令蝶杨明珠余喜讯张小华万昌秀
关键词:低分子量壳聚糖成纤维细胞
壳低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索了壳低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分析了微胶囊膜的厚度、机械强度、通透性等性能,对比得出性能最佳的壳低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方法:改变壳低聚糖溶液pH值和成膜反应时间来制备微胶囊,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并计算膜厚,用回旋式振荡器、AG-10TA万能测试仪对微胶囊膜力学强度进行检测,用牛血清白蛋白做蛋白释放对膜通透性等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壳低聚糖溶液pH值为7时制备的微胶囊膜厚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该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的压缩模量在成膜反应10min时已达到5.12kPa,通过回旋式振荡器振荡6h无一破损。微胶囊的蛋白释放随成膜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当成膜反应10min时,微胶囊的蛋白释放率随盐离子浓度增加而减小。当成膜时间延长后,微胶囊的蛋白释放率随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用壳低聚糖在溶液pH值为7时制备出的微胶囊力学性能较好。此种微胶囊膜的通透性在较短成膜时间下主要受到膜厚的影响;当成膜时间延长,膜的致密度则成为其主要影响因素。
杨明珠田猛李东旭张云婷孟令蝶沈磊孙树东万昌秀
关键词:壳低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
掺杂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掺杂骨修复材料,其主要组分构成为,以重量份计,聚磷酸钙本体9-9.9份,碱金属聚磷酸盐0.1-1份。其制备方法是,先合成磷酸二氢钙和碱金属磷酸二氢盐,然后将其按材料中所需的聚磷酸钙和碱金属聚磷酸盐掺杂配比进行...
万昌秀宋巍余喜讯张小华王践云田猛陈峰李华
文献传递
半乳糖化海藻酸钠与海藻酸钠何种质量比可保障微胶囊的力学稳定?
2013年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经过半乳糖修饰的材料可以显著改善肝细胞的黏附能力,进而影响肝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静电复合制备的微胶囊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包裹、酶固定和药物包埋等诸多领域,但国内外未见以壳低聚糖和海藻酸钠制备微胶囊用于肝细胞包裹的研究。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用于肝细胞包裹的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方法:对海藻酸钠进行半乳糖化修饰,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表征半乳糖化海藻酸钠的合成。浊度法研究壳低聚糖的水溶性。采用一步法制备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研究制备过程中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含量(半乳糖化海藻酸钠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分别为100%,50%,30%,0)和静电反应成膜时间(5,10,20min)对微胶囊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对于半乳糖化海藻酸钠的合成,红外光谱表明了羧基峰的消失和C-N键的形成;核磁共振谱表明产物中不但出现了乳糖酸中对应的峰,而且还偶合了一部分碳二亚胺的分子链;元素分析计算出半乳糖接枝含量为20%,偶合到海藻酸钠分子链中的碳二亚胺含量为8%。半乳糖修饰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为:半乳糖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藻酸钠分子链上负电荷的密度,影响了静电复合成膜的过程。结果表明只有当半乳糖化海藻酸钠与海藻酸钠以小于1∶1的质量比混合时,才能得到力学稳定的微胶囊。
田猛韩波游潮万昌秀
关键词:半乳糖壳低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是如何包裹肝细胞的?
2013年
背景:前期实验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国内外尚未见以壳低聚糖和海藻酸钠制备的微胶囊用于肝细胞包裹的研究。目的:研究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然后将这种微胶囊用于肝细胞包裹,研究肝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表达。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含量分别为50%,30%时,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的膜结构和膜厚,机械破碎百分率测定微胶囊的力学性能,通过包裹FITC标记的白蛋白和球蛋白的释放来测定微胶囊通透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在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中的形态,检测肝细胞白蛋白和尿素的合成。结果与结论: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的膜内层致密而外层疏松,呈一种非对称膜的结构。随着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含量的增加,微胶囊的膜也越来越疏松,这些现象表明半乳糖的引入削弱了海藻酸钠分子链上负电荷的密度,影响了静电复合反应。微胶囊的力学性能与胶囊膜的结构和厚度有关;随着半乳糖化海藻酸钠含量的增加,膜结构越来越疏松,同时膜的厚度也减小,因此其力学性能变差。微胶囊的通透性主要决定于皮层的孔径,而疏松的亚层结构对通透性影响不大。制备的微胶囊具有选择性通过白蛋白,截留球蛋白的能力,表明胶囊膜的皮层孔径介于白蛋白和球蛋白尺寸之间。肝细胞在半乳糖化微胶囊中呈球形聚集体形态,并且肝细胞在半乳糖化微胶囊中的白蛋白分泌和尿素合成能力明显强于在海藻酸钠-壳低聚糖微胶囊中的效果。
田猛韩波游潮万昌秀
关键词:药物控释材料壳低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肝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