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宽
-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刑事错案纠正的偶然性被引量:3
- 2011年
- 我国设置审判监督程序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纠正错案,弱化错案的消极影响,然而事实证明,依靠申诉启动再审程序的结构性缺陷、司法机关自主纠错的动力受限、司法人员主动纠错的内在症结导致审判监督程序四种救济途径在纠错方面的整体性失灵,引发错案纠正呈现为一种偶然性的现实,违背立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价值期待。
- 申文宽杨二奎王尚飞
- 关键词:审判监督程序国家赔偿错案追究
- 案卷移送、庭前预断与公正审判的关系被引量:3
- 2012年
- 我国传统上认为卷宗移送主义与复印件主义促成了法官的庭前预断,起诉书一本主义能够防止庭前预断,庭前预断造就了庭审的"形式化"倾向,并衍生出违法裁判。实际上,案卷移送与庭前预断两者之间是一种或然性关系,任何案卷移送方式都无法彻底排除庭前预断,庭前预断是否影响庭审形式化与违法裁判的产生仅限于主观层面的推测,且这种影响即使存在也十分微弱。而且,庭前预断可能产生对被告人有利的后果。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卷宗移送主义便摆脱了以庭前预断防止为中心的主导理念,重点强调对人权保障的贯彻落实。
- 申文宽
- 关键词:案卷移送公正审判错案
- 当前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应当处理好的十大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司法改革已尘埃落定,未成年人检察作为一个专业化类别在北京检察司法改革方案中得到明确,伴随未检机构职能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北京市未检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全国未检工作蓬勃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更好地推动未检工作,未检应正确处理检察机关惩罚犯罪职能定位与少年司法特殊优先保护、未检改革与少年司法改革、未检创新实践探索与依法依规稳步推进等十个方面的关系。
- 岳慧青申文宽
- 关键词:司法改革少年司法
- 论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法律效力被引量:2
- 2013年
- 撤回起诉的法律效力关系到刑事诉讼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效力特征呈现出阶段性,而传统理论却倾向于关注一事不再理,普遍疏于对撤回起诉所产生法律效力的整体性评价。从诉讼程序的运行轨迹来看,撤回起诉的申请正式提交后,检察机关与法院的行为皆应受该申请的拘束;法院做出准予撤回起诉的裁定并宣告后,庭审程序中止,被告人可对该裁定提起上诉;裁定生效后,审理程序终止,检察机关应当做出不起诉决定或者退回公安机关重新侦查;重新侦查时应当确保强制措施的正当适用,发现新事实或新证据的,检察机关可再行起诉。
- 申文宽
- 关键词:撤回起诉上诉权
- 从思辨到实证:法学研究方法的转型被引量:2
- 2012年
- 法学界的思辨性研究促成了法学理论知识的丰富,推动了法制体系的建立,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司法实践日益清晰的信息反馈,传统思辨性研究偏离司法实践的弊端日趋显露,加剧了立法与实践之间的冲突,法律的明文规定面临被虚置的危险。实证研究立足于发现现实的合理性,思辨研究侧重于理性建构式的批判。实证研究具有弥补思辨性研究缺陷、传承法学知识的功能。但是,开展实证研究应当对研究成本、信息获取、研究人员与研究效果等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 申文宽陈丽芳
- 关键词:思辨实证法学理论
- 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理论反思
- 2011年
- 刑事诉讼模式的反思是当前的学术热点问题,关系着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源于西方的经典刑事诉讼模式理论对当下的中国刑事审判实践解释力不够,而本土理论则在"何为诉讼"以及刑事诉讼模式关涉的要素等方面含混不清,严重影响到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的自身完善与刑事司法改革指导功能的发挥。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应因地制宜,并立足刑事诉讼法的实践状况,从宏观的诉讼阶段上来把握。
- 卢少锋申文宽
- 关键词:刑事诉讼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
- 整合职能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制度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检察制度体系研讨会综述
- 2016年
- 为丰富我国检察学和少年司法理论体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检察制度,中国检察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构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检察制度体系研讨会于2016年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未成年人检察面临的挑战”“未成年人检察的组织体系建设”“未成年人检察职能整合”“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及少年司法保护体系建设”以及“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 申文宽
- 关键词:制度体系建设未成年人检察学社会支持体系
- 刑事重复鉴定的困境与对策被引量:1
- 2012年
- 刑事诉讼中的重复鉴定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澄清案件客观事实,还原案件真相。但刑事案件往往牵扯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法律对重复鉴定条件的模糊化设定与鉴定次数的不加限制可能导致控辩双方以及被害人一方在利益驱动的作用下规避既存鉴定意见,刻意追求对己方有利的鉴定结果,导致诉讼久拖不决,浪费司法资源。确立重复鉴定制度的改革目标,明确重复鉴定条件,限制重复鉴定次数,并辅以配套措施,将有助于发挥重复鉴定的预期功能,并控制负面效应。
- 申文宽
- 关键词:鉴定人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2012年《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规定了较为完备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系统了解排除规则的实践状况,归纳、总结规则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障碍,以便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破解难题,提升排除规则的实施效果,我们采用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2013年度贯彻落实排除规则的情况进行了实证调研。一。
- 蓝向东申文宽
-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审查起诉侦查人员毒树之果侦查监督
-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履行与保障措施被引量:7
- 2013年
- 法律要求控辩双方分担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和设置不同的证明标准具有理论依据,符合实践现状。辩护方提供线索或证据须满足供述合法性"有疑问"之标准,法庭可提供必要支持。控诉方提交讯问笔录和情况说明、播放录音录像片段以求证明供述合法,在证明力方面存在缺陷。应当通过强化办案人员职业道德培训、优化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试行律师在场机制、规范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等配套措施来保障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履行。
- 甄贞申文宽
- 关键词:录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