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毅
- 作品数:28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路径
- 2012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农民民主权利是其建设起点。由于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客观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以教育和引导,提高农民的民主素养;以法制建设,推进农村民主管理;以组织化程度提高,增强农民话语权;以信息化为契机,创新民主的实现形式。以此来实现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 白毅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民主权利管理民主
- 网络民主意蕴下政治参与秩序的构建被引量:2
- 2012年
- 网络民主是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对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背景下,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是网络民主的核心内容,但却面临无序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不均衡、心理不成熟、渠道不畅通、技术不完善等方面。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网络民主,促进网民均衡分布,提升制度化水平,提高网民民主素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并以此构建网络环境中公民政治参与秩序,推动网络民主价值的实现。
- 白毅
- 关键词:网络民主民主政治政治参与公民权利秩序
-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实然困境和应然追寻
- 2023年
-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呈现出零散化、消遣化、浅显化、茧房化等特性,削弱和损害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性、权威性、释惑性、广延性,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高校应通过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育平台、实施网络监测、转化话语表达等途径,扩大和巩固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亲和力,推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长远发展。
- 闫丹阳白毅
- 关键词:自媒体理想信念教育
- 以信息化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 2011年
-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特定历史阶段,信息化对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中信息化水平低下的现状,政府及其他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应该从人本理念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模式优化等多层次入手探索信息化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路径。
- 白毅
-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 去伪求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对网络民意的要求与期待
- 2013年
- 网络民意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民意指向,但却面临"真"、"伪"难辨的困扰。应该以网民法制意识培育为出发点,科学塑造民意;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立足点,合理收集民意;以网络舆论监管为切入点,正确引导民意;以网络技术完善为支撑点,安全保障民意,使网络民意的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充分实现。
- 白毅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网络民意网络民主
-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缺失及网络化培育
- 2013年
- 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存在着权利意识不均衡、民主意识不清晰、法治意识不深刻、公德意识不牢固等意识缺憾,影响到了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在网络向农村广泛普及的历史阶段,应该借助网络加强针对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推动农民参与现代社会的实践,进而培育我国农民的公民意识。
- 白毅
- 关键词:公民意识文化建设
- 网络民主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 2013年
-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计算机网络技术步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政治生活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网络提供了一种政治运作的全新环境,网络民主逐渐成为网络时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趋向。网络民主是民主过程及方式的网络化,
- 白毅
- 关键词:网络民主计算机网络技术民主政治发展政治运作社会生活网络时代
-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信息化路径被引量:3
- 2012年
- 农民是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体,其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信息化与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结,实现农民主体地位是信息化在农村的发展目标,信息化在农村的发展要以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为基础,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以信息化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以此推动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
- 白毅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信息化
- “微时代”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播困境与突破路径被引量:5
- 2020年
- 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的广泛应用,信息交流进入了“微时代”,为红色文化在高校的深入传播提供了机遇。然而,囿于认识水平、技术条件、实践经验的欠缺,“微时代”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传播方向模糊、传播内容肤浅、传播关系疏离、传播平台固化的困境。我们需要通过培养“微观念”、深挖“微内涵”、整改“微渠道”、完善“微制度”等途径,使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播中展现必要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和导向力,最终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 白毅吕婧
- 关键词:高校红色文化文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 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与掌控被引量:13
- 2016年
- 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出现了新的态势,争夺对手从境外扩散至境内,争夺性质从清晰转变为模糊,争夺目标从一般演化为特殊,争夺方式从显性转向为隐性。应该提高网络空间控制力,围堵反动话语传播渠道;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疏解非理性话语心境;提升先进思想感召力,释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能量;扩大理论国际影响力,拓展马克思主义话语空间。只有多重手段共同作用,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有效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
- 白毅
- 关键词: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信念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