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华
- 作品数:54 被引量:130H指数:5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以及与DN不同分期的关系。方法:将145例T2DM患者分为DN组73例和糖尿病非肾病组(NDN组)72例,另选择52例门诊体验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NC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以上197例观察对象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1)DN患者存在CYP11B2-344T/C多态性,本研究197例观察对象中CYP11B2-344T/C多态性存在CC、CT、TT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7%、50.3%、37.1%;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2%、68.8%。(2)DN组CYP11B2-344T/C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NC组(P<0.05)。(3)DN组CYP11B2-344T/C多态性CC、CT、TT3种基因型各临床指标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4)DN组内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白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CC、TT、CT基因型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5)CYP11B2-344T/C基因型与DN无相关性(P>0.05)。(6)DN患者TT基因型血浆醛固酮水平最高。结论:CYP11B2-344T/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无显著相关性。
- 张晓梅孙卫华徐浣白周纯先石建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醛固酮合酶多态现象多态性
- 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心电图负荷试验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
- 1995年
- 经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已用于冠心病诊断,潘生丁静注诱发心肌缺血亦为诊断方法之一.1991年我们对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心电图负荷复合试验(简称复合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作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文病例包括:①冠心病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1~67(平均59.3)岁.均符合1979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除外心肌梗塞.②可疑冠心病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1~63(平均49.3)岁.均有不典型心绞痛,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冠心病易患因素.③正常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1~47(平均34.3)岁.经询问病史及各种检查基本排除冠心病及冠心病易患因素.全部病例试验前停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甘油类药物.
- 石建华刘长文金问邦王家敬
- 关键词: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冠心病
- 高迁移率蛋白A1和高迁移率蛋白A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蛋白A1(HMGA1)和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鲜和石蜡包埋的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相应的35例癌旁甲状腺组织(FT)及1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旁正常组织(NT).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MGA1和HMGA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HMGA1和HMGA2 mRNA在NT组几乎都不表达,二者在PT组表达较N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PTC组表达为NT组的173.5倍和5.9倍(均P<0.01).HMGA1和HMGA2蛋白分别在NT组、PT组及PTC组的表达水平逐步升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TC组中HMGA1和HMGA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在临床分期和淋巴结有无转移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分别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中HMG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都较HMGA2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HMGA1和HMGA2过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相对于HMGA2,HMGA1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更好的分子指标.
- 汪运生戴武胡小磊汪万英宋志毅项平宋怀东石建华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 临床医师技术水平量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 2007年
- 目的结合综合性医院临床工作的特性,探讨临床医师技术水平量化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为满足医院管理者对临床医师技术水平量化考评的需求。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经过调查在两个外科手术科室试点研究,建立考核体系并不断修订、完善,日趋科学、合理。结果通过实施临床医师技术水平量化管理与考核,对其技术水平进行排序,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作性、竞争意识得到增强。结论规范了医疗行为,增强了工作自律性,加强了医德医风建设,改善了医患关系,控制了医药费用,客观衡量了临床医师的技术水平,对提高医疗质量、临床医师的职称评聘等起到重要作用。
- 张国群石建华崔虎
- 关键词:临床医师
- 解偶联蛋白与能量代谢被引量:6
- 2007年
- 苗艳君石建华项平
- 关键词:解偶联蛋白基础代谢代谢性疾病
- KCNQ1基因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张莉石建华项平
- 关键词:KCNQ1基因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
- 1991年
- <正>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有发病率高及发生早的特点,且随年龄及病程的增长而增加,据报道,7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可达90%。糖尿病人可伴有各种类型高血压,其中以糖尿病肾病性高血压较为多见,其多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约30%死于肾功能衰竭。糖尿病人的高血压需早期治疗,否则,随着血压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
- 石建华黄泳齐
-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降压药
- 蚌埠地区30例糖耐量受损者10年后转归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糖耐量受损(IGT)者10a后转归情况。方法1995年普查出的30例IGT者予以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10a后对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30例IGT患者中7例(23.3%)发展成糖尿病,13例(43.3%)仍为IGT,10例(33.3%)逆转为正常糖耐量(NGT)。IGT患者初查时TG、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糖尿病转归组高于IGT转归组、NGT转归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尿病转归组>IGT转归组>NGT转归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尿病转归组体质指数(BMI)、腰围(WC)、2h血糖(2hPG)、收缩压(SBP)、HOMA-IR均高于NGT转归组(P<0.05);糖尿病转归组、IGT转归组舒张压(DBP)均高于NGT转归组(P<0.05);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0a后,糖尿病转归组肥胖、腹型肥胖患病率均85.7%高于NGT转归组(均为2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检出率(71.4%,71.4%,57.1%)糖尿病转归组高于IGT转归组、NGT转归组;糖尿病转归组、IGT转归组心脑血管病检出率(85.7%,61.5%)高于NGT转归组(10.0%)。结论IGT、糖尿病转归者均合并代谢异常疾病,且IGT阶段即可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应尽早发现、综合干预其以逆转IGT加强控制代谢综合征相关临床指标。
- 张晓梅徐浣白潘明麟石建华时照明陈凤玲周纯先孙卫华张士荣陈建文黄詠齐
-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糖尿病转归
-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其中不伴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108例为对照组(T2DM组),102例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为观察组(DR组)。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DR组分为非增殖期组69例(NPDR组)和增殖期组33例(PDR组),分别比较T2DM组与DR组、NPDR组与PDR组的临床参数及生化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T2DM组比较,DR组的病程明显延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RBP4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NPDR组比较,DR组的病程延长,空腹血糖、HbA1C及RBP4水平亦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程、HbA1C、RBP4均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糖尿病病程、HbA1C、RBP4均为DR发生的危险因素。
- 周海艳岳晓丽石建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黄醇结合蛋白4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遗传及易感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是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其发病明显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已发现多种免疫调节基因、甲状腺特异基因、染色体的一些区域与AITD存在一定联系。全基因组扫描发现多个位点与AITD相关,尤其是中国汉族人群的Graves病易感位点定于5q31,它们为AITD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徐浣白石建华项平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易感基因遗传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