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裕波
- 作品数:108 被引量:1,046H指数:21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中国-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覆膜滴灌条件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8年
- 为解决吉林省半干旱区覆膜滴灌条件下合理施氮问题,通过两年(2016—2017年)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滴灌等氮量投入条件下,不同运筹模式(N1:100%基肥;N2:50%基肥+50%拔节肥;N3:30%基肥+50%拔节肥+10%大口肥+10%开花肥;N4:20%基肥+30%拔节肥+20%大口肥+20%开花肥+10%灌浆肥)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关键生长节点氮素积累特征以及生育期内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次施氮各处理(N2、N3、N4)玉米产量显著高于100%基肥处理(N1),其中N4处理玉米产量最高,较N1处理分别提高22.44%(2016年)和35.31%(2017年)。与N1处理相比,N2、N3、N4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提高幅度依次为52.02%~83.21%、63.69%~120.78%、11.85%~22.46%(2016年)和92.44%~129.38%、127.23%~203.09%、22.10%~34.01%(2017年),且均以N4处理最高。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拔节期至成熟期氮积累量,其中开花期至成熟期氮积累量以N4处理最高。与N1处理相比,N2、N3、N4提高了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0~2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并降低成熟期40~10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中,N2、N3、N4处理较N1处理显著降低了氮素表观损失量,其中N4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最低。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总施氮量210 kg·hm-2时,20%基肥+30%拔节肥+20%大口肥+20%开花肥+10%灌浆肥为该区域覆膜滴灌条件下氮肥最佳运筹模式。
-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于雷王立春王蒙
- 关键词:春玉米氮肥运筹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平衡
- 土壤水分与玉米种植密度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本文讨论了松辽平原内两个代表性试区的玉米田间土壤水分的变化、土壤水分与产量、土壤水分与密度、产量与密度几方面的关系,明确了试验条件下5月前土壤水分亏缺最大,6-9月略有盈余,基本明确了不同条件下补水的增产潜力,最终建立了水密度耦合方程,为类似地区的玉米种植提供了实践参考依据。
- 石元亮秦裕波孙毅朱平王晶
- 关键词:玉米土壤水分
- 不同营养遗传类型玉米营养特性及其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 王立春谢佳贵尹彩侠侯云鹏秦裕波孔丽丽于雷张宽王秀芳
- 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完成的“不同营养遗传类型玉米营养特性及其高效施肥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第七届(2012年度)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项目针对中国玉米施肥中存在的用一个品种的结果去指导所有玉米品种的施肥;忽视玉米品种...
- 关键词:
- 关键词:玉米施肥
- 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肥料包膜与缓控释性能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以亲水基团-COOH改性后的水溶性聚氨酯溶液为包膜材料,用转鼓包衣工艺制备包膜肥料。选择土柱淋溶法和土壤培养法对包膜肥料进行评价表明:水性聚氨酯在喷涂到肥料表面后能发生交联反应,去除其亲水性,成膜性良好。包膜后肥料比未包膜肥料,在释放性质上大大改善,可以有效控制养分的释放,包膜量为6%时较为理想。
- 王亮秦裕波于阁杰石元亮
- 关键词:改性交联反应控释包膜肥料
- 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研究被引量:25
- 2008年
- 通过田间试验与土壤测试得出:玉米施用钾肥的效应函数及其最佳用量;玉米施用钾肥最大效益与最高产量用量同钾肥增产绝对值、相对值与效益值均存在直线正相关;玉米钾肥最佳用量同土壤有效钾测定值存在着密切的直线负相关。在明确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土壤有效钾测定值直接推荐玉米施用钾肥的最佳用量方法。同时,依据土壤有效钾测得值与玉米钾肥最佳用量的相关模式,提出了土壤有效钾在不同含量水平条件下,玉米施用钾肥最大效益与最高产量的推荐量。
- 王立春谢佳贵秦裕波尹彩侠侯云鹏
- 关键词: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有效钾玉米最佳施肥量
- 一种玉米种植用精准追肥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种植用精准追肥器,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其主要解决了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追肥,通过人工洒肥料不仅工作效率低还会浪费肥料的问题,此装置主要包括盛放台,盛放台一侧设有搅拌机构、混合机构、检测机构、...
- 侯云鹏孔丽丽刘志全尹彩侠赵胤凯王蒙秦裕波李前孙博
- 覆膜滴灌施肥条件下钾肥运筹对玉米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系统地分析了覆膜滴灌条件下,钾肥不同运筹模式(不施钾肥(K0),基肥=100%(K1),基肥∶拔节期=50%∶50%(K2),基肥∶拔节期∶大口期=50%∶30%∶20%(K3),基肥∶拔节期∶大口期∶开花期=50%∶20%∶5%∶5%(K4))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植株生物量和氮素累积以及成熟期的分配特征,并研究了不同钾肥运筹模式对玉米产量、钾素利用效率及钾素转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钾肥运筹方式中,K2、K3和K4处理玉米产量均高于钾肥一次性基施(K1)处理,其中K3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较K1处理2015~2016年分别增产7.6%和9.1%。K2、K3和K4处理钾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高于K1处理,其中以K3处理最高,较K1处理两年钾素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41.0%和7.0%,农学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为49.5%和68.5%,偏生产力提高幅度分别为7.6%和9.1%。合理的钾肥运筹模式提高了玉米干物质积累和钾素累积量,提升了植株钾素的吸收利用能力,促进了花后植株养分的转运效率,K3处理的转运效率最高,较K1处理分别提高20.1%(2015年)和17.7%(2016年)。可见,在覆膜滴灌、施钾量为90 kg/hm^2条件下,该地区最佳钾肥运筹模式为基肥∶拔节期∶大口期=50%∶30%∶20%。
-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秦裕波王蒙侯云鹏刘志全
- 关键词:覆膜滴灌玉米钾肥运筹钾素利用效率
- 一种水稻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叶面肥,其中包含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非离子型乳化剂、钼酸铵、硫酸盐和水。本发明提供的水稻叶面肥为水稻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元素,还补充了微量元素,通过叶面喷施...
- 王蒙刘志全尹彩侠侯云鹏秦裕波孔丽丽李前孙博陈乃实李穆刘念析赵胤凯张磊王立春
- 减氮增锌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FP)、推荐施氮(OPT)、推荐施氮+配施锌肥(OPT+Zn)],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在较常规施肥减少氮肥用量20%的条件下增施锌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8~2019年OPT和OPT+Zn处理水稻的有效穗数均高于FP处理;与FP相比,OPT+Zn处理显著地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平均增产7.7%;OPT和OPT+Zn处理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均高于FP的,以OPT+Zn处理的效率最高;与FP相比,OPT和OPT+Zn处理增加了水稻的氮素积累量,提高了氮素吸收利用及转运效率;氮肥与锌肥配施促进了水稻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减少了无机氮向土壤下层的淋溶迁移。
-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王蒙刘志全
- 关键词:水稻氮素吸收土壤无机氮
- 海南槟榔结果树的营养特性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定点定时采样分析的方法,探讨海南槟榔结果树在不同月份和不同组织器官养分积累的特性。结果表明:(1)氮主要分布在槟榔的叶、果和果柄中;磷、钾分布在叶柄和果柄中;钙分布在叶和果柄中;镁分布在叶和叶柄中。叶片微量元素的含量大小顺序为Mn>Cl>Fe>Na>Zn>B>Cu;果实为Cl>Fe>Mn>Zn>B>Cu>Na。(2)槟榔叶片中氮含量最高,磷含量较低。微量元素Cu,Fe,Mn,Zn,B的含量分别为:4.64,124.03,44.91,4.62,0.49mg/kg。(3)年生长周期中养分的动态变化为:氮在6月份和12月份有2个明显的高峰值,钾在6月份和10月份有2个明显的高峰值,叶片中磷、钙、镁、钠的含量变化在年生长周期中均不显著。(4)年生长周期中不同花序的花、果实、果柄中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槟榔在花苞处于分化阶段时对钾的需求量大。(5)槟榔生长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总量分别为:N57.1g/株,P6.84g/株,K72.96g/株,Ca23.38g/株,Mg14.92g/株。槟榔结果树各养分的配比为:N∶P∶K∶Ca∶Mg=1∶0.12∶1.28∶0.41∶0.26。
- 王汀忠唐树梅张永发杜前进秦裕波
- 关键词:槟榔营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