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茜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网络
  • 2篇文学
  • 2篇六朝
  • 2篇汉魏六朝
  • 2篇赋体
  • 2篇赋体文学
  • 2篇高校
  • 2篇创作论
  • 1篇大学生
  • 1篇言意
  • 1篇言意矛盾
  • 1篇隐秀
  • 1篇舆情
  • 1篇舆情引导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机制
  • 1篇诗源
  • 1篇抒情
  • 1篇抒情性
  • 1篇突发事件

机构

  • 6篇湖北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罗晓茜
  • 1篇徐柏青
  • 1篇赵凯

传媒

  • 5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言意矛盾看《隐秀》篇对《文赋》的超越
2010年
陆机的《文赋》提出了"言不逮意"的文意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包含了多个层面的矛盾,其中突出的表现为语言符号的单一性与语义的丰富性(非线性)之间的矛盾。陆机在艺术构思的层面上探讨了如何解决文意矛盾,并提出了"立警策"的观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丰富和继承了陆机的理论,在《隐秀》篇中提出了"隐"和"秀"的文学创作技法,这一技法的提出对在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解决文意矛盾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罗晓茜
关键词:隐秀
论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正在呈现原因复杂多样、危害增大、事件增多的态势,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已经是高校管理者的共识。本文主要是讨论辅导员与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此机制中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罗晓茜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辅导员
“诗源说”与赋体文学创作——汉魏六朝赋体文学创作论探微
2012年
"诗源说"即是指赋这种文体起源于《诗经》,这是汉魏六朝时期最有权威也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最早明确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是班固,后继者则有左思、皇甫谧、挚虞、刘勰等。但他们对这种观点的种种论述,则不仅仅局限于赋体文学的起源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赋体文学创作的主题表达、表现手法等问题。因此,所谓"诗源说"则不仅是赋体文学的起源论,而且也是赋体文学的创作论,因为它既从赋体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揭示出诗赋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从创作的角度对赋体文学的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从而使赋这种文体进一步明确了自身承担的责任,并使赋之所以为赋的文体性质更加突出。
徐柏青罗晓茜
关键词:创作论主题表达
“辞源说”与赋体文学创作——汉魏六朝赋体文学创作论探微
2012年
"辞源说"是指赋这种文体起源于楚辞,这是汉魏六朝时期常常与"诗源说"相提并论的一种说法。最早明确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是班固,后继者有王逸,而对辞、赋渊源关系展开全面探讨的则是刘勰。但他们对这种观点的种种论述,则不仅仅局限于赋体文学的起源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赋这种文体的形貌特征和艺术风格,以及赋的抒情性特征。因此,所谓"辞源说"就不仅是赋体文学的起源论,而且也是赋体文学的创作论,因为它既从赋体文学发展的角度揭示出楚辞与赋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从创作的角度揭示出赋体文学的基本特征。
罗晓茜
关键词:创作论抒情性
网络流行小说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拓宽了文化空间的开放性,网络小说发表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必然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流行小说的特点以及其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出发,分析网络流行小说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着重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流行小说挑战的策略。
赵凯罗晓茜
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
2013年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引导网络舆情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课题。文章从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特点、当前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不足、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三方面,探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罗晓茜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可行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