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珍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文本研究与文化介入──浅议赛义德的叙述理论被引量:6
- 2000年
- 本文从文本历史构成性因素和文化语境的角度,论述了当代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的叙述理论。作者认为赛氏的叙述理论有效地清理了小说文本的复杂关系,其理论建构所形成的观念使人们在今天分析中心与边缘写作以及后殖民文本时具有了工具和理念的双重意义,而文本生产的互文关系、文本语境的权力和支配性惯例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工具和理念的解剖下得以进入批评意识的新视野。
- 肖薇罗淑珍
- 关键词:边缘写作后殖民文本研究本生文本语境
- 民族高校学生民俗承载状况的调查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 在我国,存在着多民族文化共存的现象。不仅有占主体的汉文化,更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并传习的优秀民俗文化,它们同汉文化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如果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一匹璀璨的锦缎,那么我国各个...
- 罗淑珍
- 关键词: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
- 民间故事“三叠式”结构浅析被引量:5
- 2009年
- "三叠式"结构是民间故事中的一种特殊的结构模式,也是民间故事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三叠式"结构通常表现为一件事情要经过三次反复才能完成,或者说是通过三个类同的情节单元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从而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 罗淑珍
- 关键词:民间故事
- 民族高校学生民俗承载状况的调查研究
- 在我国,存在着多民族文化共存的现象。不仅有占主体的汉文化,更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并传习的优秀民俗文化,它们同汉文化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如果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一匹璀璨的锦缎,那么我国各个...
- 罗淑珍
- 关键词: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
- 文献传递
- 世界文学语境下的审美方式被引量:1
- 2000年
- 本文从世界文学语境的角度,论证了各文化区域文学审美特质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人类尽管在语言、文化与文学传统存在着差异,但是人类在情感上存在着相通性,这种相通性奠定了不同文学表述融合的基础,而这一基础的不断延伸又在于文学审美的独特性。这一关系是一种横向互动的和互补的关系。由于文学是人的审美创造,是人在审美意义上对于自身和世界的再现,所以,世界文学的基本模式就绝不是一体化的单一构成,而是以人的审美活动方式个体化为基础的、由无数样式为基本方式的文学形式。这种基础和样式并非是个体审美活动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人类突破时空界限所构成的新的精神生存和发展模式。人在更高形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将不断获得更高意义上的精神解放。由此,人的审美能力、审美选择和审美情趣等审美个性将得到空前的尊重和实现。换言之世界文学提供了结构性的一体化,但在审美方式上则是极具个性化的时代。而具有世界眼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把握审美特质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 肖薇罗淑珍
- 关键词:文学审美世界文学语境比较文学
- 女性“身体写作”的嬗变及其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坛,有一批女性作家主张在创作中表现“身体哲学”,热衷于“身体写作”,直接从身体的感觉出发,通过对欲望的张扬与描写,来实现其对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的生活形态与人生观念的叙述,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本...
- 罗淑珍
- 关键词:女性文学身体写作女性话语女权主义历史演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