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卫东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求治的疑似结核性胸腔积液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运用结核菌素试验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在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差异性。结果 90例患者中共计诊断出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率62.2%,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为34例,占37.8%;观察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2.5%、84.8%、89.6%,明显高于对照组56.4%、62.3%、64.5%;两组结核性胸腔积液阴阳性预测值和阴阳性似然比以及腺苷脱氨酶、腺苷脱氨酶同工酶、腺苷脱氨酶同工酶/腺苷脱氨酶、γ干扰素、白介素12等浓度指标上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敏感性高,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是临床上有效诊断试验之一。
- 郑春华王立金燕饶先林翁卫东
-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菌素试验
- HBV携带者病毒反转录酶自然变异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病毒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RT)区常见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 NA)耐药位点是否存在自然变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 翁卫东李芳琼姜凯朱银红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 文献传递
-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LDT和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测定第4,8、12、24周血清ALT,HBV D...
- 翁卫东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
- 文献传递
- 葛花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葛花解酲汤治疗对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易善复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葛花解酲汤口服,每日2剂,疗程均为3个月,同时戒酒。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CT肝/脾比值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花解酲汤具有保护肝细胞功能、抗肝纤维化和减轻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
- 翁卫东
- 关键词:葛花解酲汤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瘀血阻络型病毒反转录酶区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检测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瘀血阻络型和无症可辨型病毒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RT)区常见的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 NA)12个耐药位点的基因序列,明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明确两组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HBV携带者在HBeAg水平、HBVDNA载量和基因突变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慢性HBV携带者瘀血阻络型和无症可辨型各30例,检测血液乙肝三系定量,HBVDNA水平,并进行HBVRT区基因测序,chromas2.23软件分析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结果:慢性HBV携带者瘀血阻络型HBeAg水平和HBVDNA载量低于无症可辨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和3.908,P<0.05);瘀血阻络型有3例患者发生基因突变,突变类型:rtV173L+rtL180M+rtM204V、rtS213T和rtV214I;无症可辨型患者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慢性HBV携带者瘀血阻络型病毒复制水平较低,在HBV RT区常见NA耐药位点存在基因突变,提示瘀血阻络型患者在NA抗病毒治疗前应进行基因测序,避免使用存在耐药风险的药物。
- 翁卫东李芳琼姜凯朱银红
- 关键词:突变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分型
- 丹参制剂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1998年
- 为了解单味丹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对20例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一月,观察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腹部B超和症状学变化。结果表明,丹参制剂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肝功能和症状学。
- 陈跃田雪丽翁卫东申碧荷
- 关键词:丹参制剂肝纤维化肝炎
- 补肾健脾中药清除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耐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对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HBeAg和HBVDNA双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治疗组予补肾健脾中药口服24周,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2周和24周时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结果:12周时,两组患者肝功能、HBeAg和HBVDNA log平均值下降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4周时,两组患者肝功能和HBVDNA log平均值下降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补肾健脾中药对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医学干预,可以打破免疫耐受,降低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为进一步抗病毒治疗创造条件,且安全性良好。
- 翁卫东
- 关键词:中药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耐受
- “乙脑”重在预防
- 2006年
- 翁卫东
- 关键词: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体报道
- 慢性乙型肝炎瘀血阻络证与肝纤维化指标及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翁卫东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甲胎蛋白瘀血阻络证
- 复方中药抗纤Ⅰ号抗肝纤维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抗纤Ⅰ号”方在慢性肝炎患者中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选择 70只Wistar大鼠 ,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余 60只给予 40 %四氯化碳橄榄油混合液建立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将大鼠均分为 4组 :(1)肝纤维化模型组仅灌生理盐水 ;(2 )中药组灌服“抗纤Ⅰ号”方药 ;(3 )秋水仙碱组灌服秋水仙碱 ;(4 )干扰素组肌肉注射γ 干扰素。均治疗 8周后取鼠肝右叶作病理检查。 63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成 3组 :(1)中药组 3 4例接受“抗纤Ⅰ号”方治疗 ;(2 )对照组 14例给予传统护肝治疗 ;(3 )干扰素组 15例给予重组γ 干扰素治疗。结果 从动物实验模型上发现 ,中药组灌胃治疗后肝纤维化评分值与秋水仙碱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理检查示肝组织炎症坏死明显吸收好转。临床观察显示 ,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和Ⅳ型胶原 (PⅣ)水平降低更明显 (P <0 .0 5 ) ;与干扰素相比 ,中药同样能改善患者的乏力和腹胀症状 ,并一定程度地缩小门、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径(P >0 .0 5 )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抗纤Ⅰ号”方在肝纤维化模型上具有与秋水仙碱相当的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 ,临床上具有护肝、降酶、退黄和软肝功效 。
- 陈跃申碧荷翁卫东田雪丽蔡云珍李丽花沈玲玲
- 关键词: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