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贤权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杉木
  • 2篇剩余物
  • 2篇采伐
  • 2篇采伐剩余物
  • 1篇有机碳
  • 1篇杉木人工林
  • 1篇生长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可溶性有...
  • 1篇人工林
  • 1篇温度
  • 1篇可溶性有机碳

机构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省湿润亚...
  • 1篇国际竹藤中心

作者

  • 2篇翁贤权
  • 1篇胡振宏
  • 1篇黄志群
  • 1篇何宗明
  • 1篇王民煌
  • 1篇余再鹏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在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研究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不同处理方式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BL3处理(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的10年生2代杉木林生长最好,其次为BL1处理(全树收获)、BL2处理(收获树干和树皮,不炼山)和BL0处理(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而SB处理(收获树干和树皮,炼山)的杉木生长最差,炼山处理杉木蓄积量仅为不炼山的87.86%。
翁贤权
关键词:杉木采伐剩余物生长量
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对中国亚热带地区5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收获采伐剩余物和地被层、全树收获、仅收获树干和树皮、采伐剩余物加倍以及炼山)下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呼吸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5年后5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杉木林全年和不同季节的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以及土壤湿度均没有显著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呈明显的季节动态,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6月(3.09μmolCO2·m-2s-1,5种处理平均值),最低值则出现在2012年2月(0.69μmolCO2·m-2s-1);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温度的驱动,土壤温度能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55.8%~72.6%;5种处理样地之间土壤呼吸Q10值和年通量差异均不显著,处理样地的平均值分别为2.14和701.17gC·m-2;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0~10cm土层冷水、热水和2mol·L-1KCl溶液浸提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冷水和2mol·L-1KCl溶液浸提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与取样月份和年均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正相关(P<0.05)。
胡振宏范少辉黄志群何宗明余再鹏王民煌翁贤权
关键词:土壤呼吸温度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