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燕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断块
  • 1篇油井
  • 1篇日产液量
  • 1篇矢量
  • 1篇矢量化
  • 1篇矢量化井网
  • 1篇注入水
  • 1篇注入水质
  • 1篇注水
  • 1篇注水结构
  • 1篇坨28断块
  • 1篇井网
  • 1篇含油
  • 1篇含油面积
  • 1篇背斜
  • 1篇背斜构造
  • 1篇产液
  • 1篇产液量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篇聂燕
  • 1篇田晓云
  • 1篇慈玉芳
  • 1篇苏翠霞
  • 1篇张磊
  • 1篇张月兰

传媒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石油石化物资...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调整产液注水结构改善油井开发效果被引量:1
2006年
张月兰苏翠霞田晓云张磊聂燕慈玉芳
关键词:日产液量注水结构油井坨28断块背斜构造含油面积
单元矢量化调整实施方案与效果分析
2023年
2007年以来,某单元开发形势变差,2010年开发形势进一步恶化,主要原因为平面注采流线不均衡、流线长期固定,主流线方向地层能量相对较好,次流线能量差,平面矛盾突出。该单元注入水质差,导致注入效果差,单元开发效果差。鉴于此开发现状,对该单元于2010年10月开始进行整体调整,总体部署“大网套小网”的矢量化调整,现场采取分质分压注水技术,使用B1级水质注入,配套建立B1级精细注水站一座,建立油水联动的注采调整模式。2012年,进一步细分层系,精细注水,夯实矢量化调整效果。2021年3月至今开展了以压驱技术为主导,对井组实施“压驱+复合增效”探索试验。从而实现单元产液结构大调整,地下流场再转变,地层能量再提升,改善了单元的各项开发指标,地层压力得到了恢复,整体开发形势变好,实现产量了产量增加。
聂燕
关键词:矢量化井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