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颖兰
- 作品数:46 被引量:24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HPLC法测定祛疣解毒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 2013年
- 目的:建立祛疣胶囊中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祛疣胶囊中的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Waters SunfireTMC18,150×3.9mm,5μm,流动相:甲醇-0.1%醋酸水(22:78),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在6.0725~97.16u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100.5%,RSD为2.6%(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适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范斌聂颖兰彭娟闫寒郭娜
- 关键词:芍药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基于HPLC-Q-TOF-MS/MS与网络药理学的补肺丸入肺成分及其干预肺结节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补肺丸干预肺结节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PLC-Q-TOF-MS/MS对大鼠口服补肺丸后的肺分布成分进行分析,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补肺丸关联靶点与肺结节相关靶点,并通过Venny筛选补肺丸干预肺结节的潜在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构建并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通过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检测出44个补肺丸入肺成分,获得737个药物潜在靶点、1689个肺结节治疗潜在靶点和172个交集靶点,筛选出70个核心靶点。经网络药理学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补肺丸可能通过kaempferol、vanillic acid、ononin等多成分调控EGFR、NFKB1、SRC、FGF2等多靶点,进而调节MAPK、PI3K-Akt和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干预肺结节的作用。结论:该研究对补肺丸入肺成分进行了全面解析,为进一步开展补肺丸干预肺结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补肺丸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王榆鑫翁小刚杨丽聂颖兰彭娟胡文青程浩洁杨司宇张美玉孙健
- 关键词:肺结节
- HPLC-ELSD测定养血益肾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养血益肾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天麻、淫羊藿、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对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33∶67)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空气流速2.7 L/min。结果薄层色谱法得到的结果斑点清晰,重复性好。黄芪甲苷在进样量0.397 0~5.955 0μg范围内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进样量的自然对数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RSD=1.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适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彭娟闫寒郭娜聂颖兰范斌
- 关键词:黄芪甲苷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 贝伐单抗在中国晚期恶性肿瘤受试者中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确定中国肿瘤患者静脉滴注重组人类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后的药动学参数。比较中国肿瘤患者与高加索肿瘤患者静脉滴注贝伐单抗的药动学参数。方法本次试验为开放性,3阶段(筛查期,治疗期,随访期)试验。所有受试者根据入组先后依次分配至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5、10、15mg·kg-1贝伐单抗。每个剂量组均在试验的第1天单剂量静脉滴注贝伐单抗,在随后的20d进行安全性评价。能够耐受第1次静脉滴注的受试者在第22、36、50、64天(5mg.kg-1和10mg·kg-1剂量组),或第22、43、64、85天(15mg·kg-1剂量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贝伐单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贝伐单抗的血清药物浓度。结果多剂量静脉滴注贝伐单抗(给药间隔为每2周/3周)与其单剂量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相似。结论本次试验与在高加索患者中进行的Ⅰ期临床研究观察到的药动学参数相似。
- 李扬胡欣程刚聂颖兰赵贇博伍建宇武晓楠丁丽李琳宋葵戴雪松李可欣刘蕾戚川
- 关键词:贝伐单抗酶联免疫法药动学
- 西洛他唑治疗间歇性跛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6
- 2006年
- 聂颖兰傅得兴王唯红胡欣
- 关键词:间歇性跛行临床疗效西洛他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安全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 淮阳金花菜脂溶性成分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淮阳金花菜(秧草)脂溶性成分的组成。方法:石油醚提取秧草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定性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对其中的脂肪酸成分甲酯化,以正十七烷酸甲酯为内标对α-亚麻酸及棕榈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定性分析共检出26个色谱峰,鉴定出17个化合物,其中α-亚麻酸和棕榈酸占到了相对质量分数的45%。定量分析表明α-亚麻酸和棕榈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62%,0.19%。结论:气相-质谱联用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析秧草中脂溶性成分,秧草脂溶性成分中有益脂肪酸亚麻酸几乎为棕榈酸的3倍。以脂肪酸类化合物的现代研究结果阐明药食两用植物的营养价值,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 彭娟马伯艳范斌闫寒李杨聂颖兰孙健刘长喜
- 关键词: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法
- 硅肥、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对川芎生长、土壤和药材中镉含量及药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从土壤和植物入手,探讨硅肥、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对川芎生长、土壤和药材中镉含量及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川芎试验地划分为CK组和5个处理组,各处理组定期进行相应施肥处理。测定各组川芎生长周期中川芎根茎及土壤镉含量,计算川芎根茎对镉的富集系数。收获期测定各组川芎生长指标(株高、根茎鲜重和干重)及根茎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硅肥、微生物菌剂、有机肥以及混合肥对川芎的株高、根茎鲜重和干重生长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处理前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和川芎根茎镉含量,其中混合肥降低土壤镉效果最佳,降镉幅度为56.52%,高剂量硅肥对根茎降镉效果最佳,降镉幅度达到91.73%。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最后一次处理后采集,各处理组川芎根茎镉富集系数均降低,其中硅肥2组和和菌剂组的富集系数分别显著降低至0.236和0.313。各处理组川芎样品中阿魏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有机肥和硅肥2组阿魏酸的含量分别达到0.2556%和0.2113%,分别是对照组的2.0倍和1.7倍。结论施用硅肥、微生物菌剂、有机肥以及混合肥均能促进川芎生长的同时,降低川芎根茎及土壤中镉含量,并提升川芎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高浓度的硅肥和微生物菌剂能降低川芎对镉的吸收富集。
- 张海鸣彭娟聂颖兰孙健丁姗姗孙国利范斌
- 关键词:硅肥微生物菌剂有机肥川芎
- 脂质体色谱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 脂质体色谱是一种以脂质体为固定相配基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包括固定化脂质体色谱与脂质体电动色谱,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固定化脂质体色谱与脂质体电动色谱技术近十几年的发展状况、着重介绍其用于中药活...
- 赵小亮聂颖兰闫寒彭娟郭娜范斌
- 关键词:中药活性成分
- 文献传递
- 利用LC/MS/MS方法检测人参芦头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建立检测人参芦头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LC/MS/MS方法。方法:应用液质联用、C18色谱柱系统,采用梯度洗脱方法,建立人参芦头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建立了同时检测人参芦头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人参芦头的质量控制。
- 吴睿凡赵松岩刘运嘉吴晓霞彭娟闫寒聂颖兰郭娜范斌
-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
- 环磷酰胺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组织及血液中氨基酸类物质的差异性影响
- 2024年
- 探讨S180小鼠肿瘤微环境、组织和血液中多种氨基酸类物质的含量以及环磷酰胺对其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腋下注射S180肿瘤腹水细胞造模。造模第二天,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每日一次。给药13天后,麻醉状态下在小鼠肿瘤内埋置微透析探针并收集肿瘤组织细胞外液,透析过程中给予最后一次药物。待样品收集结束后,剥离肿瘤组织并取血。高效液相-荧光法(HPLC-FLD)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外液,肿瘤组织匀浆液,血液中7种氨基酸类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模型组天门冬氨酸(Asp)显著升高,而甘氨酸(Gly)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环磷酰胺组牛磺酸(Tau)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活体肿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环磷酰胺组的丝氨酸(Ser)和γ-氨基丁酸(GABA)分别有8个时间点和9个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肿瘤组织中各种氨基酸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环磷酰胺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氨基酸类物质起到抗肿瘤作用。氨基酸类物质在肿瘤微环境、组织及血液中的变化并不相同。提示在实验设计中实验取材方式对于实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影响。
- 李鹏陆永辉聂颖兰王志国焦玥
-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微透析环磷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