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湘君
- 作品数:36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骨科收治的6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骨创伤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骨创伤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架治疗骨创伤操作方便、简单,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且效果好,患者骨创伤情况较好。
- 王郑钢黄新锋肖湘君张彬
- 关键词:外固定架创伤骨科骨折住院时间
- 小儿第二足趾部分移植拇指末节缺损的再造和修复
- 目的 报道采用第二足趾部分移植再造与修复小儿拇指末节部分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中末节部分移植再造拇指末节部分缺损35例。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经6月至24月随访,再造拇指外形、指间关节活动及指腹感...
- 刘鸣江吴攀峰肖湘君
- 复杂手部创面皮瓣修复系列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 谢松林刘鸣江侯彪肖湘君李匡文陈彦名黄雄杰
- 外伤、感染、疤痕松解、肿瘤切除等原因常导致各种复杂手部创面,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多个手指和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局部骨、肌腱外露,传统皮瓣修复方法往往存在外观臃肿难看、功能难以恢复、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等缺点。...
- 关键词:
- 臀大肌皮瓣在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应用
- 刘鸣江谢松林夏晓丹黄新锋肖湘君王郑钢黄雄杰李匡文
- 多普勒超声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术前利用多普勒超声了解股前外侧皮瓣(ALTF)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体表定位,为ALTF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髂前上棘至髌骨中点外侧缘连线为轴线,轴线中点为A点,A点半径3 cm圆内为A区;髌骨中点外侧缘轴线近端10 cm为B点,B点半径2 cm圆内为B区。2013年8月~2014年6月,对16例需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的患者,术前用多普勒超声对单侧ALTF穿支血管的数目、穿深筋膜位置进行定位,与术中所见对比。结果单侧ALTF穿支血管平均2.65支,其中最粗大穿支血管(深筋膜穿出点)分别位于A区及B区。术中所见,A点处穿支16例14例符合;B点处穿支9例8例符合。结论多普勒超声简单、无创,术前可了解ALTF穿支的分布,从而更好地指导术前ALTF设计,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昌雄黄雄杰黄新峰肖湘君张彬刘鸣江周淑平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多普勒超声
- 一种新型光敏粘合剂联合泊洛沙姆行血管吻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光敏粘合剂联合温敏材料泊洛沙姆行血管吻合(简称H-P法)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合成光敏医用粘合剂聚癸二酸丙三醇丙烯酸酯(PGSA),并配制特定热敏特性P407组方。选取家兔2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H-P法吻合组和传统缝线吻合法组),每组10只,两组对照,记录两组每个血管吻合口吻合时间,术后6周行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术中对两组家兔血管吻合所需时间进行记录,H-P法平均耗时为(12.0±3.7)min,传统缝线吻合法耗时(27.0±6.3)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6周,超声多普勒、CT检测H-P法组和缝线组口通畅率均为100%;超声多普勒检测两组吻合口处血管内径的大小[H-P组(2.246±0.165)mm,缝线组(2.114±0.11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和缝线组健侧与两组吻合侧血管内径分别为(2.369±0.157)mm和(2.180±0.1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传统缝线组炎性细胞数目(321.6±43.5)较H-P法组(189.0±29.4)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法行小血管吻合具有可行性,较传统的缝线吻合法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优越性。
- 侯彪谢松林刘鸣江刘昌雄肖湘君
- 关键词:血管吻合医用粘合剂泊洛沙姆
- 淫羊藿苷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的炎症反应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均制作大鼠腹部皮瓣IRI模型。术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0. 9%Na Cl 5. 0 m L·kg^(-1)·d^(-1);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淫羊藿苷20,40,80 mg·kg^(-1)·d^(-1),连续7 d。术后7 d,测定大鼠皮瓣存活率;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免疫印迹法检测皮瓣组织中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7 d,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大鼠皮瓣的存活率分别为(91. 72±9. 64)%,(53. 81±14. 38)%,(64. 93±10. 23)%,(73. 49±11. 14)%和(85. 29±13. 72)%,这5组的血清TNF-α含量分别为(67. 35±11. 25),(153. 65±28. 11),(121. 07±22. 21),(107. 75±15. 37)和(82. 36±17. 25)ng·L-1;这5组的血清IL-1β含量分别为(34. 23±10. 24),(97. 81±18. 36),(82. 55±16. 17),(67. 91±12. 77)和(40. 35±6. 47) ng·L-1,这5组的血清IL-6含量分别为(121. 19±30. 24),(357. 32±47. 14),(282. 58±23. 68),(220. 24±31. 22)和(170. 94±21. 91) ng·L-1,这5组皮瓣组织中p-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0±0. 02,0. 41±0. 09,0. 29±0. 04,0. 21±0. 03和0. 13±0. 02。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或者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发挥减轻皮瓣IRI的作用。
- 刘昌雄黄雄杰肖湘君王九松
- 关键词:淫羊藿苷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复杂创面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形态学情况、Ⅱ期手术时间、创面面积、换药次数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的创面面积、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修复治疗复杂创面,能有效缩短创面修复时间,减小创面面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疗效良好,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 肖湘君朱勇刘鸣江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
-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蛇伤溃疡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蛇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到2009年11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蛇咬伤后皮肤软组织溃疡19例,皮瓣面积14cm×8cm~30cm×15cm。结果术后19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18个月随访,皮瓣皮肤无破溃,质地良好,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隐蔽、血管蒂长、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四肢蛇伤溃疡的理想皮瓣。
- 朱孜冠唐举玉刘鸣江谢松林刘昌雄肖湘君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蛇咬伤溃疡
- 双腕部离断伤再植成功一例
- 双腕同时离断再植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治疗技术已经成熟,我院近期成功完成一例双腕离断,经过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患者女,26岁、刀砍伤致双手腕完全离断3小时入院.查体:左手自腕掌关节处完全斜形离断,断...
- 刘鸣江肖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