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亮 作品数:23 被引量:7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 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矿业工程 更多>>
四种血浆类成分血的凝血指标变化观察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血浆在融化后不同时间段凝血指标的变化,了解血浆的凝血因子质量变化,为临床血浆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83份融化的血浆标本分别于0.5、6、12、24 h进行PT、APTT、TT、FIB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去冷沉淀血浆在0.5 h内不同结果与其他3类血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毒灭活血浆与去冷沉淀血浆中Fib与TT的结果,与新鲜冰冻血浆及普通冰冻血浆,在0.5~24 h时间段的监测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鲜冰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冷沉淀血浆不能与其他3种血浆同等使用,病毒灭活血浆只能作为普通血浆使用。 潘学琴 王庆 胡海亮 蒋光明 王冉 管玲关键词:凝血指标变化 两种血栓弹力图仪测定结果的比对研究 目的 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血栓弹力图仪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探讨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6名患者血样,通过使用枸橼酸抗凝,充分混匀再分别使用两种血栓弹力图仪按实验分组进行检测,分别观察其R、K、Angle和MA值并按... 胡海亮 杨鹏 钟涛 许伟 张循善 卞茂红关键词:血栓弹力图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TIMP-3、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与血浆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血浆中两种基因的检测及联合检测在NSCLC筛查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110例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外周血血浆TIMP-3、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对11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样品进行同样检测,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患者癌组织中TIMP-3、p16、联合检测的基因甲基化率分别高于癌旁组织(P<0.01);外周血血浆中TIMP-3、p16、联合检测基因甲基化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P<0.01);血浆中TIMP-3、p16和联合检测的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NSCLC临床分期、临床分类以及病理类型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外周血浆TIMP-3、p16基因甲基化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为肺癌的筛查和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李超 宋超 胡海亮 于在诚 金永堂 薛绍礼关键词:TIMP-3 P16 非小细胞肺癌 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肾移植细胞毒交叉配型实验的临床分析及其意义 2021年 目的总结分析微量淋巴毒交叉配型实验结果,探讨供受者基本情况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344例患者结果,分析供受者年龄、性别、血型分布以及供受者关系对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实验结果的影响等。结果受者方面:受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受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1~50岁,其中低风险组中31~40岁受者死淋巴细胞百分比(PDL)最低(3.85±2.08);受者血型主要是A型和O型,供受者血型一致约占85.17%。供者方面:72.67%的供者是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低风险组中DCD组受者PDL为(5.30±2.24),高于活体亲属捐献(LDR)组受者P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DR组中,女性供者多于男性,年龄>50岁的供者最多,O型供者最多,93.02%的供者是父母亲。结论虽然DCD例数多于LDR,但是LDR受者PDL阳性率更低,且能够更快地提供肾源,有效解决肾衰竭患者的病痛。 胡海亮 李宁 许伟 刘淑均 程越 廖贵益 卞茂红 钟涛关键词:肾移植 DFPP改善跨血型肾移植患者实验室指标的报道 2023年 观察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跨血型肾移植患者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活检病理确诊为肾功能衰竭,将8例行双重血浆置换的跨血型肾移植患者作为DFPP组、将20例未行双重血浆置换的同血型肾移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肾移植前及移植术后1月的血清肌酐、尿素、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DFPP组患者尿素21.80(19.56,25.97)mmol/L vs 8.08(6.06,13.24)mmol/L,P<0.01;肌酐730.55(478.30,852.48)umol/L vs 120.60(106.25,157.58)umol/L,P<0.01;及滤过率8.00(5.50,10.00)ml/(min.1.73m*2) vs 58.50(44.25,74.00)ml/(min.1.73m*2),P<0.01均较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DFPP处理的跨血型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而对肝功能没有影响,患者预后与普通肾移植患者无明显差别。 李亭亭 卞茂红 闻慧琴 刁玉洁 胡海亮关键词: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INCOMPATIBLE 肾移植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附28例疑似凝血异常患者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28例易发凝血功能紊乱疾病患者的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检测结果参数及图形变化,探讨其在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例凝血功能易发紊乱的疾病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抽取抗凝血,按TEG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由专人进行TEG检测。结果 28例患者的TEG检测中R时间、K时间、α角及最大振幅MA的异常比例分别为46.4%、14.3%、21.4%和14.3%;与26例健康志愿者TEG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TEG可以反映易发凝血功能紊乱疾病患者的凝血全貌,及时准确判断患者凝血功能,指导临床治疗。 卞茂红 朱帮强 钟涛 程越 胡海亮 马文娟 张循善关键词:凝血异常 血栓弹力图 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结果及与肾移植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2016年 回顾性分析同期完成的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CDC)交叉配型实验检测结果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内在关系。尸体供肾移植组术前CDC检测结果相对于活体供肾移植组显著增高(P<0.05),术后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发生率,尸体供肾移植组显著高于活体供肾移植组(P<0.05)。移植后在出现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以及肺部感染这些不良事件时,尸体供肾移植组CDC检测结果在9%以上或者活体供肾移植组在4%以上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临床不良事件,两种不同来源的肾脏移植都应尽可能的选择术前CDC检测结果偏低的受者进行移植。 钟涛 廖贵益 许伟 程越 胡海亮 张循善 卞茂红关键词:活体供肾 尸体供肾 交叉配型 肾移植 大量输血患者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大量输血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节约血液资源。方法利用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与发血记录本,回顾该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28例大量输血患者的用血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共输注386.0U红细胞,平均每例13.8U;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2 850.0mL,平均每例1 530.4mL;输注冷沉淀65.0U,平均每例2.3U;输注单采血小板3.0个治疗量,平均每例0.1个治疗量。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出血和相关实验室指标,依据大量输血预案对大出血患者优先使用红细胞,对血浆的使用稍加限制,加强患者血液保护,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血意识。 胡海亮 钟涛 夏康 杨鹏 卞茂红关键词:大量输血 红细胞 血浆 应用TEG监测冠心病患者的凝血状态及评价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监测冠心病(CHD)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体内的凝血状态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方法:选取71例冠心病患者为CHD组和380例TEG检测结果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冠心病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治疗方案给予临床推荐剂量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用血栓弹力图仪监测凝血的基础指标(包括R值、K值、α角、MA值、CI值)及一系列血小板抑制率相关指标。结果:CHD组中患者的TEG各凝血基础指标80%以上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之内;与对照组相比,CHD组R值、MA值、α角和CI值无显著性差异,但K值显著性增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CHD组男性患者比率明显增多,年龄显著增高(P <0.05)。CHD组血小板抑制率在50%以上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显著的患者占83.10%;且以MA_(ADP)、MAck和MA_A为参考依据的抗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指标中,提示有血栓形成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分别占9.86%、4.23%和12.68%。CHD组中所有的抗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指标中,与年龄相关性最强的指标为MAck(相关系数0.111),与体质量相关性最强的指标为ADP%(相关系数0.160)。结论:TEG结果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凝血信息,并且在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临床诊治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TEG检测的应用还可为下一步冠心病患者的个体化临床治疗提供预判的依据,从而更加精准地指导和保障临床抗栓治疗的安全性。 钟涛 许伟 胡海亮 刘淑均 闻慧琴 夏康 卞茂红关键词:血栓弹力图 冠心病 凝血状态 血小板抑制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射线诱发淋巴细胞γ-H2AX与照射剂量的关系 被引量:6 2012年 本研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外周血淋巴细胞γ-H2AX表达水平,探讨了该方法用于辐射生物剂量估算的可能性。采集健康人外周血,进行体外60Coγ射线照射,利用γ-H2AX特异性抗体对淋巴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中γ-H2AX的几何平均荧光强度值,并计算出相对荧光强度;比较了仪器类型和参数设定对上述两项指标的影响,以上述两项指标分别建立照射后30 min的剂量-效应曲线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参数设定和仪器类型均明显影响60Coγ射线照射后γ-H2AX几何平均荧光强度,而对相对荧光强度无显著影响。因此,用流式细胞仪分析γ-H2AX的相对荧光强度,较好地解决了实验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问题,有望成为一种估算辐射生物剂量的新方法。 胡海亮 王治东 张学清 陈茂胜 薛绍礼 陈英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Γ射线 Γ-H2AX 剂量效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