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 作品数:86 被引量:4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直肠脱垂肛管直肠功能变化的临床特征及意义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通过研究肛管直肠动力及阴部神经潜伏期的变化,探讨直肠脱垂患者肛管功能的异常,为临床制定治疗方式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0例诊断为直肠脱垂患者水灌注肛管直肠压力数据,分析肛管静息压、肛管功能长度、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黏膜初始感觉、初始排便感觉及最大耐受阈值,并将检查结果与正常人群参数比较;其中20例患者完成盆底肌电图检查,分析阴部神经潜伏期的变化。【结果】直肠脱垂患者肛管静息压力、收缩压力均低于正常人群(P<0.05);肛管功能长度缩短(P<0.05);直肠初始感觉及初始排便阈值高于正常人群(P<0.05),直肠最大耐受阈值无明显变化;直肠脱垂患者阴部神经潜伏期延长超过2.6 ms。【结论】直肠脱垂患者肛管静息持便及收缩功能减弱,直肠黏膜敏感性下降,直肠黏膜下神经丛反应降低,阴部神经潜伏期延长。
- 李丽张恒苏丹罗玲花林宏城任东林
- 关键词:肛管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
- 肛门直肠测压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 2011年
- 随着盆底疾病研究的逐步深入,肛门直肠测压成为一种常用且重要的检测手段,本文通过对成功检测的1 123例患者的检测方法及护理配合进行总结,提出检查前及检查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良好的沟通、专业的护理可以争取患者更好地配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于洪燕李湘琴苏丹
- 关键词:肛门直肠测压
- 腹式呼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效果分析
- 目的:比较腹式呼吸联合生物反馈与生物反馈两种疗法干预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6例诊断为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腹式呼吸联合生物反馈组24名,生物反馈组22名,腹式呼吸联合生物反馈组...
- 李丽苏丹彭慧谢尚奎张恒任东林
- 关键词:生物反馈功能性排便障碍
- 腹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LVMR)治疗直肠脱垂的操作要点被引量:5
- 2020年
-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全层经肛管括约肌脱出于肛缘以外的现象。直肠脱垂的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以下几个解剖异常有关:(1)直肠支持悬吊结构的松弛;(2)直肠—骶骨分离;(3) Douglas窝过深;(4)乙状结肠冗长;(5)洞状肛门括约肌。手术是唯一可治愈直肠脱垂的手段。目前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方式有200多种,而腹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laparoscopic ventralmesh rectopexy, LVMR)是其中较新的术式[1]。
- 鲜振宇胡邦张恒苏丹张迪谢尚奎任东林
- 关键词:直肠脱垂直肠壁补片固定肛门括约肌腹侧悬吊结构
- 1例直肠脱垂患者自发性直肠穿孔的病例报告
- 2024年
- 对于直肠脱垂的患者而言,围手术期往往需要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包括清洁灌肠和口服泻剂等,一是为了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肠道息肉、肿瘤等肠道病变,二是为了术前行肠道清洁准备以便术后顺利康复。但是直肠脱垂患者本身存在因反复脱垂引起的肠壁脆性增高、肠壁缺血、变薄等解剖缺陷,存在潜在自发性穿孔的风险。直肠穿孔是直肠脱垂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要急诊处理,本文总结并反思1例直肠脱垂患者行机械性肠道准备时诱发自发性直肠穿孔病例的诊治经过,供同行引起警惕及参考。
- 伍伟明唐生众唐耿忠王常箐陈功波苏丹任东林
- 关键词:直肠脱垂机械性肠道准备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多学科协作诊治
- 阐述了多学科协作诊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目前用于PFDD的诊断方法可大致分为病史回顾及体格检查、动力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测、影像学检查四大类。分析了PFDD的多学科合作合理化治疗方法。
- 苏丹
-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理诊断
- 无辅助切口腹腔镜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两种改良Parks术吻合方法比较被引量:10
- 2013年
- 超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术中,结肠肛管吻合多数采用手工缝合Parks术式及其改良术式的传统方式,手术操作较繁琐,术后患者存在吻合口瘘及肛门狭窄发生率高等并发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8--2011年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切除超低位直肠癌同时,应用吻合器行结肠肛管吻合术,术后对吻合效果进行观察,并与手工改良Parks吻合术式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 鲜振宇任东林谢尚奎胡邦林宏城苏丹
- 关键词:改良PARKS术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切除辅助切口结肠肛管吻合术低位直肠癌切除
- 高分辨肛管直肠测压对肛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附1例报道)
- 文章分析了一例肛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病例,阐述了高分辨肛管直肠测压对肛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本例患者,可能由于肛周多次手术损伤肛管括约肌导致持便控便功能欠佳;粘膜感受器功能下降及肛管矛盾收缩,直肠推进力不足,导致排便困...
- 李丽苏丹任东林彭慧谢尚奎
- 关键词:病理诊断
- 全结肠切除联合全直肠保留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联合全直肠保留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STC全保留组手术患者行全结肠切除,保留全部直肠,回肠直肠吻合,观察术后3、6、24个月临床效果及排便功能变化,同期18例STC残留组患者行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手术患者作对比。结果术后便秘无效、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腹痛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24个月患者每天大便次数、Wexner失禁评分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残留组低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结肠切除治疗联合保留全直肠治疗STC安全、有效,术后对排便功能影响小于经典全结肠切除术式。
- 谢尚奎任东林鲜振宇彭慧胡邦林宏城苏丹
-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切除术大便失禁
- 扶阳泄浊化瘀法中药方剂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已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遗传、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及精神因素等[1,2],其中免疫因素在UC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人体内的Treg细胞是一群具有负性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且对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主要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抑制效应性T细胞,从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和稳定。
- 彭慧郑伟琴古冬青万星阳胡邦林宏城苏丹王晓学谢尚奎石显方任东林
- 关键词:结肠炎免疫调节调节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