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BRCA1/2基因胚系变异按照风险等级分为5类,其中3类意义未明位点(variants of the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需要定期复核。探索变异证据的更新对变异分类的影响并指导携带有害VUS位点的患者进行临床诊疗。方法收集971例进行了BRCA1/2基因胚系检测的患者(乳腺或卵巢癌),筛选出VUS位点128个。整合人群频率数据库、疾病数据库、计算机软件预测、共分离证据、等位基因证据及人群队列研究等证据,重新分析这些VUS位点,明确变异分类是否发生改变。结果142例肿瘤患者携带BRCA1/2基因VUS位点,占14.6%(142/971),变异位点数为128个,其中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框内非移码突变和非编码区突变的比例分别为70.3%、4.7%、3.1%、21.9%。重新复核分析发现11.7%(15/128)的VUS位点可降级为2类,疑似良性。结论随着胚系变异相关证据的不断更新,VUS位点经再次复核后变异分类可能会有所改变。
目的从1例中国女性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中分离建立原代低分化肺癌细胞系,并进行生物学特征分析。方法收集1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取沉淀物,在含有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溶液和1%非必需氨基酸的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待细胞长满后,使用胰蛋白酶梯度消化法传代使肿瘤纯度达>95%。进一步分析已建立细胞系(命名为ZLC-001)的核型、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细胞增殖、肿瘤标志物检测和成瘤性等生物学特征。肿瘤原代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法药敏检测技术(collagen gel droplet-embedded culture drug sensitivity test,CD-DST)用于评估ZLC-001对吉非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拉帕替尼和伊马替尼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成功建立来自低分化肺癌患者(女性,44岁,pStageⅣ)的原代细胞系ZLC-001。ZLC-001细胞可贴壁生长,并可稳定传代>30代。生物学特征分析中核型分析表明染色体数目主要分布在60~69。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和乳腺癌相关蛋白1(breast cancer associated protein 1,BRAP1)为阳性,波形蛋白、Wnt-1和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个别阳性,Napsin A、MOC-31、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和D2-40均为阴性。ZLC-001细胞在裸鼠中成瘤能力强。ZLC-001对吉非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和伊马替尼耐药,但对拉帕替尼中度敏感。结论成功建立来自中国患者的新型低分化肺癌细胞系。这种功能齐全的细胞系为开展肺癌生物学和药物反应研究提供理想的模型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