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京志

作品数:37 被引量:39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气候
  • 6篇浮标
  • 5篇黑潮
  • 4篇漂流浮标
  • 4篇气象
  • 4篇波浪
  • 4篇值模拟
  • 3篇远程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气候系统
  • 3篇热带
  • 3篇环流
  • 3篇海浪
  • 3篇海流
  • 3篇服务器
  • 3篇CSM
  • 3篇S-
  • 3篇CAM
  • 2篇登录
  • 2篇信息处理

机构

  • 25篇中国气象科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魁北克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37篇苏京志
  • 9篇容新尧
  • 9篇张正秋
  • 8篇侯一筠
  • 8篇祝从文
  • 7篇张人禾
  • 7篇尹宝树
  • 4篇程明华
  • 2篇何宜军
  • 2篇王东晓
  • 2篇谢强
  • 2篇王涛
  • 2篇陈昊明
  • 2篇李明悝
  • 2篇方国洪
  • 2篇卢筠
  • 2篇林祥
  • 1篇韩晋平
  • 1篇范顺庭
  • 1篇刘伯奇

传媒

  • 7篇海洋与湖沼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大气科学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工程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海洋气象学报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浪等随机变量有界概率分布及工程应用
2003年
提出了一种随机量有界概率分布形式,该分布包含随机量的下界a、上界b及α、β两个特定系数共四个参量,由改变其中任一个参量所显示的结果看出,该分布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将该分布应用于海洋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海浪波高长期分布的重现期及重现值的分析,得出了比P-Ⅲ型、Weibull及Gumble等分布较为合理的分析结果。
王涛尹宝树侯一筠苏京志
随机波面概率统计中的动力学应用被引量:13
2000年
通过构造带有随机初条件的微分方程 ,论述了在线性海浪范围内动力学与统计学的协调性 ,然后把水波动力学中的研究成果引进随机波面统计中获得了非线性波面的概率分布形式 ,并由浅水因子和浅水波陡作为分布函数中的控制参量 ,从而发展了随机海浪的统计理论。
侯一筠李明悝谢强尹宝树苏京志杨联贵
关键词:波浪动力学统计学海浪
辐射应力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波浪和潮汐风暴潮相互作用中的影响被引量:19
2002年
基于考虑辐射应力机制的近岸高分辨率的波浪和潮汐风暴潮相互作用耦合数值模式 ,研究了辐射应力在黄河三角洲胜利油田近岸海域波浪和潮汐风暴潮相互作用过程中对水位的影响 ,并与两个中等强度天气过程引发的实测水位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考虑辐射应力机制的波浪和潮汐风暴潮相互作用耦合模式模拟的结果与实测更接近 ,特别在极值增水位处吻合很好。对本研究的中等强度天气过程 ,辐射应力可增水 40cm ,在黄河三角洲近岸区有 2 0cm以上最大增水区域 ,这在工程上非常重要。可以预见 ,对引发黄河三角洲沿岸强增水的台风及强寒潮过程 ,辐射应力对增水的影响会更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 ,应采用波浪和潮汐风暴潮相互作用耦合数值模式。
林祥尹宝树侯一筠苏京志程明华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波浪潮汐风暴潮增水
信息远程交互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远程交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及服务器,包括:第一用户终端上显示一页面编辑界面;响应用户在页面编辑界面上的编辑操作,并根据编辑操作生成页面文件;将页面文件...
张正秋祝从文苏京志
有效波高的非线性统计及在南海卫星高度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1年
在已获得的海浪非线性波面概率模式的基础上通过Ochi关系 ,导出了一种有效波高的非线性统计分布。分析表明 ,本研究结果既推广了有效波高的双参数对数 -正态分布 ,又能够以波陡作为有效波高的非线性控制参量来体现概率分布形式的变化。此研究应用于南海卫星高度计的资料分析 。
侯一筠卢筠李明悝何宜军尹宝树苏京志程明华
关键词:有效波高概率分布卫星高度计海浪
中国北方秋雨与热带中太平洋海表冷却的关系被引量:32
2013年
本文利用1951~2011年中国160站降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延长重建海表温度(NOAA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ST)资料,研究了中国9月北方秋雨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并用ECHAM5大气环流模式开展了数值试验,最后对2011年9月历史罕见秋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秋雨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19世纪60年代到1980年代中期,北方秋雨偏多,1950年代、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秋雨偏少。北方秋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有密切联系,北方秋雨偏多时,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有利于偏南风向北输送水汽并在中国北方辐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与热带中太平洋的海表冷却密切有关,偏低的热带中太平洋海表温度(CTSSTI)使其上的对流活动受到抑制,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异常旺盛,在西北太平洋出现异常反气旋,加强东亚—西北太平洋的EAP波列,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西伸,导致秋雨偏多。反之,热带中太平洋海表偏暖,副热带高压偏弱偏南,秋雨偏少。2011年9月北方秋雨的环流异常及成因与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韩晋平张人禾苏京志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全球上层海流的漂流浮标标资料分析
该文利用加拿大MEDS提供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分析研究了全球大洋上层海流特征.统计得到空间分辨率为2°×2°(部分区域为1°×1°)的全球流场、涡动能场和温度场,流场的散度场和旋度场大小同为一个量级,但其旋度场能体现出...
苏京志
关键词:漂流浮标海流黑潮
信息远程交互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远程交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及服务器,包括:第一用户终端上显示一页面编辑界面;响应用户在页面编辑界面上的编辑操作,并根据编辑操作生成页面文件;将页面文件...
张正秋祝从文苏京志
降水时间随机性对月总降水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呈现较大的随机性,极端降水事件尤为如此。受此影响,月初(月末) 1~5 d之内的累积降水量很可能会超过当月总降水量的50%乃至更多。对1961—2017年中国2 400多站点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月初(月末) 1~5 d累积降水量对当月总降水量显著影响事件的出现频次,在季节和空间分布上都有鲜明特征。主要包括:1)月初累积降水量对秋冬季中各月的总降水量影响更大,月末累积降水量对1—4月的月总降水量影响较大。2)受月初累积降水量的影响,显著站点数在某些年份的某些月份出现极大值;受单次事件显著影响的站点数占全国总站点数的30%~50%,此即对应着一次全国大范围的极端降水事件。3)受月初(月末)累积降水量显著影响的站点空间分布随季节变化呈现出明显空间集聚特征。
苏京志
关键词:极端降水事件
南海表层流场的卫星跟踪浮标观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2002年
运用卫星跟踪漂移浮标资料分析南海表层海流 ,研究了有关海域的表层海流特征。结果表明 ,秋、冬季入侵南海的黑潮水有一小部分沿台湾南岸折回黑潮主干 ,并有时在台湾西南外海形成反气旋涡旋 ,其余大部分黑潮水西行进入南海内部。吕宋岛西部沿岸流始于 1 3°N以南 ,沿菲律宾西海岸北上抵达吕宋岛西北角 。
苏京志卢筠侯一筠方国洪魏泽勋尹宝树
关键词:浮标黑潮卫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