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屿

作品数:26 被引量:225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项目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清
  • 5篇蛋白
  • 3篇细胞
  • 3篇老年
  • 2篇动脉
  • 2篇血清PCT
  • 2篇血液
  • 2篇碳青霉烯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青霉
  • 2篇青霉烯
  • 2篇青霉烯类
  • 2篇免疫
  • 2篇耐药
  • 2篇耐药基因
  • 2篇化学发光
  • 2篇患者血清
  • 2篇基因

机构

  • 24篇海南省人民医...
  • 3篇海南医学院
  • 3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4篇苏屿
  • 12篇黄涛
  • 6篇吴佳力
  • 5篇陈英
  • 5篇符生苗
  • 4篇王旭明
  • 4篇符惠群
  • 3篇张文玲
  • 3篇周晓君
  • 3篇戴海玲
  • 3篇韩景辉
  • 2篇李天娇
  • 2篇魏海波
  • 2篇吴丽婷
  • 2篇吴华
  • 2篇郑莹莹
  • 2篇牛莉娜
  • 2篇刘嫦玉
  • 1篇蔡坤
  • 1篇库艳丽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医药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第七届粤桂琼...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轻型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S-100蛋白检测在轻型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在13—15分间的头部外伤病人,进行头部CT扫描和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病人血清S-100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例病人血清S-100蛋白呈阳性,占42%,其中4例病人CT呈阳性占5%;46例病人血清S-100蛋白呈阴性占58%,CT检查均呈阴性。以cT阳性作为脑损伤的判断标准相比较,S-100蛋白的灵敏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S-100蛋白检测能更好的预测头部外伤病人的颅内出血情况。
苏屿黄涛王加充陈宝智符生苗
关键词:S-100蛋白电化学发光法
血清PCT及IL-6快速检测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新生儿肺炎组患儿血清和健康足月儿脐带血中PCT和Ⅱ-6含量.并对两组血清中PCT、IL-6的结果进行统计学...
苏屿黄涛魏海波
致血液感染的活泼瘤胃球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鉴定1株临床分离活泼瘤胃球菌。方法取2020年8月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的1例败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革兰染色,采用Vitek 2 Compact生化鉴定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结合16S rRNA PCR扩增及测序鉴定分离株。结果该分离菌为革兰阳性链球菌,专性厌氧,MALDI-TOF MS鉴定置信度为83.7%;16S rRNA PCR产物为1446 bp,与已知活泼瘤胃球菌ATCC 29149^(T)序列号(NR 036800.1)16S rRNA基因同源性为99%,由分离株的系统进化树可知,该分离菌与标准菌株活泼瘤胃球菌ATCC 29149^(T)位于同一分支。结论常规生化方法无法鉴定出该菌,16S rRNA检测与MALDI-TOF MS结合可用于活泼瘤胃球菌鉴定。
周晓君周晓君张冠男牛莉娜牛莉娜苏屿邓垂文王旭明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参加2011~2013年卫生部临检中心性腺激素室间质评回顾性分析
2014年
目的:对该科3年以来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内分泌室间质评(EQA)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在规定时间内采用贝克曼 DXI8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内分泌 EQA 标本,并上报结果。结果2011~2013年度共完成180个质评测试,其中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ROG)、泌乳素(PRL)、睾酮(TESTO)合格率分别为90.0%、100.0%、96.7%、90.0%、100.0%、100.0%。性腺激素检测累积性能解释均为成功,PROG 当前性能解释不满意。结论日常检验工作中应以室内质控(IQC)为基础,及时开展 EQA 的回顾性分析,提高本实验室检验质量,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吴佳力郑莹莹苏屿陈英
关键词:性激素室间质评室内质控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合格患者的临床特点、血压、共患疾病、多重用药、认知功能和营养状态、基本和功能性的日常生活活动指数及一些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并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约27.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在非校准模型中,25羟维生素D与体位性性低血压发生密切相关(OR=0.24;95%CI=0.12-0.73;P=0.004),而BADL、IADL也有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陈英张文玲符生苗黄涛符惠群苏屿吴佳力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老年体位性低血压
轻型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100 蛋白检测在轻型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 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在13-15 分间的头部外伤病人,进行头部CT 扫描和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病人血清S-100 蛋白水平,并进行统...
苏屿黄涛王加充陈宝智
尿中维生素C对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患者静脉滴注维生素C后,尿中维生素C对尿干化学法测定隐血(BLD)、亚硝酸盐(NIT)、尿糖(Glu)、胆红素(BIL)的干扰作用。方法对模拟维生素C阳性尿液及患者静脉滴注维生素C前、中、后尿液标本同时检测其BLD、NIT、Glu、BIL、VitC的含量。结果对模拟维生素C阳性尿液的检测,当VitC1+(1.4mmol/L)时,BLD、NIT、Glu、BIL的检测出现负干扰,NIT和BIL开始出现假阴性,当VitC3+(≥5.6mmol/L)时,BLD、NIT、Glu、BIL的假阴性率为100%。患者静脉滴注维生素C1-2h内,当VitC3+(浓度≥5.6mmol/L)时,BLD、NIT、Glu、BIL的假阴性率为100%。结论尿中维生素C的检测是可以避免临床漏诊或误诊,减少实验误差,更好的满足临床对尿液检验的过筛作用。
戴海玲苏屿
关键词:维生素C尿干化学法
CEA、ADA和LDH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胸水CEA、ADA、LDH的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住院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33例和恶性胸腔积液28例及61例漏出性胸腔积液进行CEA、ADA和LDH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胸腔积液CEA的含量明显高于结核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P<0.05)有显著差异,结核性胸水的ADA含量均明显高于漏出性胸水组和恶性胸水组(P<0.05)有显著差异,恶性胸腔积液的LDH含量明显高于漏出性胸水和结核性胸腔积液(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检测CEA、ADA、LDH可作为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且简单、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戴海玲苏屿韩景辉
关键词:CEAADALDH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老年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行PCI术的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口服治疗,每晚1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治疗,每晚1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比较[(11.2±5.2)mg/L比(10.8±5.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s-CRP水平[(4.2±1.8)、(7.0±2.9)mg/L]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PCI术后老年患者能有效降低血脂及hs-CRP水平,增强抗炎作用。
刘嫦玉苏屿吴丽婷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阿托伐他汀
1例单增李斯特菌误诊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1例单增李斯特菌病的诊疗过程及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后误诊为视神经脊髓炎、病毒性脑膜炎的单增李斯特菌脑膜炎患者的诊疗过程及误诊原因。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乏力、反复发热、意识障碍、言语不清等。单增李斯特菌性脑膜炎累及脊髓患者临床表现具有误导性。患者经青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好转出院,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疾病的警惕性,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诊治水平,避免误诊误治。
黄梅会吴华苏屿王旭明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脑膜炎败血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