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晓娜
- 作品数:22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县域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 2014年
-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最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内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而集群下的企业协同创新则是企业在集群中实现各种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立足于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对集群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苗晓娜
- 关键词:产业集群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经理人薪酬激励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经理人作为企业兴衰的关键要素,对其薪酬进行合理设计,才能达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人力资本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系列权利,让经理人以资本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是有效激励的制度安排。因此,本文试图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经理人的薪酬进行分析,寻求一种满意的经理人薪酬的设计方案。
- 苗晓娜
- 关键词:经理人薪酬剩余索取权人力资本
- 领导风格、差错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一、引言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源泉。而推动企业创新的核心力量无疑是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理论界普遍认为,领导风格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领导风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一是直接通过激励来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提升,二是间接通过组织创新氛围、组织差错管理等来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发生。
- 苗晓娜
- 关键词:创新氛围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验证性因子分析
-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连锁零售企业采购管理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从连锁零售企业采购模式、组织架构、库存管理及供应商评价选择等方面对采购管理进行论述,构筑了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的采购管理的优化模式。
- 苗晓娜
-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
-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连锁超市品类管理研究
- 品类管理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品类为战略业务单元,以数据为依托,通过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有效合作,发现并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的零售管理流程。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JL 连锁超市速冻食品品类管理...
- 苗晓娜
- 关键词:连锁超市商品营销市场心理学
- 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被引量:3
- 2014年
-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流通产业通过一系列变革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贸易流通体制已经十分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流通产业的发展,必须从流通体制出发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在分析国内贸易流通体制现状的基础上,就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
- 苗晓娜
- 关键词:国内贸易信息化
- 零售企业品类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品类管理是现代零售企业提升市场地位,获取竞争优势和利润的新兴技术手段。虽然品类管理近年来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很多零售企业的品类管理仍处在起步阶段,品类管理的计划阶段和执行阶段以及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等均存在诸多问题。完善零售企业品类管理需要在内外部关系、人才以及信息系统方面下功夫。
- 苗晓娜
- 关键词:品类管理商品管理信息共享
- 从企业规模内涵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负冲击效应
- 2014年
- 世界各国在评价企业国际竞争力时都会赋予企业规模以一定权重,企业规模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正、负两面性影响。本文通过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进行剖析,论证了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组成重要性,并在具体分析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正负冲击效应的基础上,得出企业管理者在规划企业国际化发展时应确定一定规模界限以最大限度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结论。
- 苗晓娜
- 关键词:企业规模国际竞争力规模经济
-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农村商品现代化流通体系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当前农产品流通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是我国流通现代化这个木桶中最短的一根木条,只有现代化的流通才能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农村商品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的实际出发,为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农村流通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 苗晓娜
-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
- 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区域差异问题研究
- 2014年
-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呈逐步加快态势,但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客观存在,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基于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黄淮经济区,选取产业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发展速度等指标构建符合河南省省情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河南省17个地市第三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现状进行详细地统计描述和分析,提出促进各区域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 苗晓娜
- 关键词:第三产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