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军
- 作品数:10 被引量:52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62
- 2004年
- 利用西北干旱区55个站1961—2000年0cm地温和气温资料,利用EOF、旋转EOF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6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春、夏、秋三季均为正值,冬季除个别站点外均为负值。西北干旱区春、夏、秋、冬四季地气温差的空间分布前三个特征向量均表现为三种分布型:全区一致型、南北差异型和东西差异型。在过去40年间,西北干旱区的地气温差表现为四种时间演变型:具有极小值的抛物线型、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型、单调递增型和单调递减型。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的周期振荡主要以3~6年和20年为主,这些周期振荡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显著性不同。
- 范丽军韦志刚董文杰
-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EOF分析小波分析
- 统计降尺度方法集合预估华东气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2
- 2010年
- 利用共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和逐步线性回归相结合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研究了1月和7月华东地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70—2100年未来月平均温度变化情景的集合预估。同时采用850 hPa温度场、850 hPa位势高度和温度的联合场以及海平面气压和850 hPa温度的联合场作为预报因子变量场,对于两个场联合的预报因子变量场,采用的是两个变量场空间联合的EOF分解的方法。同时通过改变统计降尺度过程中输入的预报因子变量场、预报因子变量取值的区域,以及输入逐步线性回归方程的主分量个数共建立27种统计降尺度模型,并把它们应用于2种全球气候模式(GCMs):Echam5和HadCM3 IPCC AR4 20C3M和A1b情景,从而每个站点均生成1950—2099年(HadCM3)或1951—2100年(Echam5)1月和7月共54个IPCC TR4 A1b温度变化情景,然后对54种预估情景进行集合分析。多个温度变化情景的集合预估采用它们的中位数来表示。结果表明:(1)当前气候条件下,多个统计降尺度结果的集合预报如采用箱线图的中位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统计降尺度方法的模拟性能;(2)2070—2100年1月和7月未来气温情景相比当前气候条件的增温约3~4℃,7月与1月相比不确定性增大。
- 范丽军
- 关键词:统计降尺度
- 基于动态重现期的极端高温气候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利用全国754站逐日最高气温观测序列,在论证极端温度概率分布与非平稳性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和比较了多种非平稳广义极值模型,定义了极端高温的动态重现期和重现水平,提出了一种极端高温事件的新型评估思想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极端气候变化研究。通过该方法可以更好地解释极端事件的真实极端性,有效地增强极端事件之间的可比性,从而保留更多历史极端气候事件的信息。动态重现期的变换运用可对当前极端事件发生的真实状态和趋势提出更准确评估。该方法的提出可有效澄清学术领域和公共舆论对于多年一遇极端事件的理解上长期混淆重现期的绝对值和概率性这一分歧和谬误。
- 涂锴严中伟范丽军李珍
- 关键词:极端高温广义极值分布
- 西北干旱地气温差的时空特征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 范丽军
-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感热通量地气温差汛期降水EOF分解
- 统计降尺度方法的研究及其对中国未来区域气候情景的预估
- 全球气候模式(GCM)对于预估大尺度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来说,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可行的方法。但是由于目前GCM输出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缺少区域气候信息,很难对区域气候情景做详细的预测。降尺度法已广泛用于弥补GCM在这方面的不足...
- 范丽军
- 关键词:统计降尺度
- 文献传递
- 统计降尺度法对未来区域气候变化情景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9
- 2005年
- 由于迄今为止大部分的海气耦合气候模式 (AOGCM)的空间分辨率还较低,很难对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情景做合理的预测,降尺度法已广泛用于弥补AOGCM在这方面的不足。简要介绍了 3种常用的降尺度法:动力降尺度法、统计降尺度法和统计与动力相结合的降尺度法;系统论述了统计降尺度方法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统计降尺度法的基本假设,统计降尺度法的优缺点,以及常用的 3种统计降尺度法;还论述了用统计降尺度法预估未来气候情景的一般步骤,以及方差放大技术在统计降尺度中的应用;同时还强调了统计降尺度方法和动力降尺度方法比较研究在统计降尺度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统计与动力相结合的降尺度方法将成为降尺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 范丽军符淙斌陈德亮
- 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年变化特征被引量:47
- 2003年
- 北极涛动 (ArcticOscillation ,简称AO)和南极涛动 (AntarcticOscillation ,简称AAO)分别用于描述北半球和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率的主要模态 ,它们分别是北半球和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之间气压变化的跷跷板结构。作者利用 1 95 8年 1月~ 1 999年 1 2月的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北极涛动指数IAO和南极涛动指数IAAO来研究AO和AAO的年变化特征以及AO和AAO与纬向平均的月平均各要素场的相关系数随纬度和月份的变化规律。
- 范丽军李建平韦志刚董文杰Julian Wang
- 关键词:年变化北极涛动南极涛动
- 西北干旱区地表辐射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8
- 2002年
- 利用 2 0 0 0年 5~ 6月敦煌 (戈壁 )陆面过程野外观测实验加强期的地表辐射观测资料以及HEIFE中绿洲 (张掖 )和沙漠两站 1 991年同期的地表辐射观测资料 ,分析了三种不同下垫面晴天地表辐射各分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绿洲区和沙漠区总辐射略高于敦煌戈壁区 ;地表反射率沙漠区和敦煌区明显高于绿洲区 ;地面有效辐射戈壁区最大 ,张掖绿洲区最小 ;
- 范丽军韦志刚董文杰卫国安
-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
- 统计降尺度法对华北地区未来区域气温变化情景的预估被引量:79
- 2007年
- 迄今为止,大部分海气耦合气候模式(AOGCM)的空间分辨率还较低,很难对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情景做合理的预测。降尺度法已广泛用于弥补AOGCM在这方面的不足。作者采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对1月和7月华北地区49个气象观测站的未来月平均温度变化情景进行预估。采用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是主分量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首先,采用1961-2000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和49个台站的观测资料建立月平均温度的统计降尺度模型,然后把建立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应用于HadCM3SRESA2和B2两种排放情景,从而生成各个台站1950-2099年1月份和7月份温度变化情景。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无论1月还是7月,统计降尺度方法模拟的温度与观测的温度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在大多数台站,统计降尺度模拟气温与观测值相比略微偏低。对于未来气候情景的预估方面,无论1月还是7月,也无论是HadCM3SRESA2还是B2排放情景驱动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站点都存在温度的明显上升趋势,同时7月的上升趋势与1月相比偏低。
- 范丽军符淙斌陈德亮
- 关键词:统计降尺度月平均温度
-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122
- 2001年
- 通过对 196 7— 1996年 2 5个测站的雪灾资料分析 ,揭示了青藏高原东部牧区有雪灾期从上年10月到当年 5月长达 8个月 ,雪灾在一年之中有 3个高发月 :11月、3月和 2月 ;雪灾主要发生在巴颜喀拉山南缘和东麓地区 ,近 30a来呈上升趋势。 196 8— 1976年冬春为一较长时段的雪灾发生的低值期 ,从 1977— 1992年有 3个高峰期和 2个低谷期 ,从 1993年开始又进入高发期 ;高原东部牧区冬春雪灾存在着明显的 5 6a的和较弱的 2 3a周期变化。本文中定义发生在 15月的雪灾为后冬雪灾 ,发生在10 12月的雪灾为前冬雪灾。研究表明 ,70年代是前冬雪灾的高发期 ,80年代末到 90年代是后冬雪灾的高发期。
- 董文杰韦志刚范丽军
- 关键词:雪灾青藏高原气候特征年际振荡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