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乙烯
  • 3篇苯乙烯
  • 2篇氧化硅
  • 2篇乙烯单体
  • 2篇疏水
  • 2篇接枝
  • 2篇二氧化硅
  • 2篇苯类
  • 2篇苯乙烯单体
  • 2篇超疏水
  • 2篇超疏水薄膜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子
  • 1篇原子转移
  • 1篇原子转移自由...
  • 1篇自由基
  • 1篇聚苯
  • 1篇聚苯乙烯
  • 1篇ATRP

机构

  • 3篇山东轻工业学...

作者

  • 3篇范志平
  • 3篇孙晓玲
  • 3篇刘伟良
  • 1篇魏增江
  • 1篇肖成龙
  • 1篇田冬

传媒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苯乙烯接枝二氧化硅超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乙烯接枝二氧化硅超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正硅酸乙酯加入到催化剂与醇类溶剂的混合液中,反应制得纳米二氧化硅球,然后,将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球加入醇类溶剂中,之后加入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制得乙烯基修饰的纳...
刘伟良孙晓玲范志平
文献传递
原子转移自由基方法合成聚苯乙烯影响因素的探讨
2010年
以α-溴代异丁酸乙酯(EiB-Br)为引发剂,CuBr/PMDETA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方法(ATRP)合成了聚苯乙烯(PS),采用FTIR、GPC及1H-NMR进行了表征。重点分析了聚合方式、温度、时间、配位剂用量等因素对于ATRP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PS的最佳反应温度为110℃,并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分子量线性增加,显示活性聚合的特征。
肖成龙魏增江田冬孙晓玲范志平刘伟良
关键词:ATRP苯乙烯
苯乙烯接枝二氧化硅超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乙烯接枝二氧化硅超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正硅酸乙酯加入到催化剂与醇类溶剂的混合液中,反应制得纳米二氧化硅球,然后,将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球加入醇类溶剂中,之后加入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制得乙烯基修饰的纳...
刘伟良孙晓玲范志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