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晴
-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奉贤区老年护理病房常见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了解上海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常见皮肤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的在住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皮肤科检查,收集常见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人数共436例,4种皮肤退行性改变所致的皮肤病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脂溢性角化病(95.4%)、老年性血管瘤(48.2%)、老年性白斑(47.9%)、软纤维瘤(35.1%)。共发现老年护理病房常见皮肤病16类42种,患有各种皮肤病者297例(68.1%),排名前4位者从高到低分别为:甲真菌病(42.9%)、胼胝(38.5%)、手足癣(34.6%)和丘疹性荨麻疹(21.3%),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和手足癣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皮肤病种类较多。应从皮肤病知识的普及开始,同时重视对老年人系统性疾病的积极治疗,并且根据老年皮肤病的患病率和不同病种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工作。
- 范晴黄蓉沈凤王时光施彩霞陈海英金志萍
- 关键词:皮肤病老年人流行病学调查
- 斑秃患者Th17、Th2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Th17、Th2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从免疫学方面分析T淋巴细胞在是否在斑秃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斑秃患者38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及Th22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22及IL-17水平,比较2组受试者Th17、Th2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Th17、Th22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22、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脱发面积和Th17、Th22及其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斑秃患者外周血中Th17、Th2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本研究将为斑秃的诊疗与预后评估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 贺燕妮范晴张彤杜凌波朱瑞政曾义斌庞艳花汪五清
- 关键词:斑秃TH17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2
- 甘草锌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甘草锌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草锌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8周及停药3个月后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8周、停药3个月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及停药3个月后总有效率、IFN-γ、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IL-4、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更好地纠正Th1/Th2细胞失衡状态,疗效显著。
- 贺燕妮范晴杜凌波朱瑞政庞艳花张彤汪五清
- 关键词:氯雷他定片慢性荨麻疹TH1/TH2细胞
- 黄芪佐治活动期斑秃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黄芪对活动期斑秃患者疗效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87例活动期斑秃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口服黄芪颗粒4 g,2次/d,共3个月;同时皮损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2周1次,共4次。对照组39例仅皮损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轻拉试验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9.3%,对照组为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P<0.01)。两组局部不良反应轻,无全身性不良反应。结论黄芪佐治活动期斑秃能有效改善活动期斑秃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
- 范晴
- 关键词:斑秃醋酸曲安奈德复发率
- 强力霉素联合一清胶囊治疗口周皮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我科使用强力霉素,一清胶囊治疗口周皮炎30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7年6月,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口周皮炎患者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均表现为口周细小丘疹,丘脓疱疹,细小鳞屑,口周皮肤正常带,符合口周皮炎的诊断。除外面部痤疮,酒渣鼻,近期有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的患者。
- 范晴
- 关键词:口周皮炎一清胶囊强力霉素疗效观察口周皮肤面部痤疮
- 黄芪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黄芪颗粒对斑秃患者临床疗效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照组55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次,日3次。治疗组58例,加服黄芪颗粒,4g/次,日2次,疗程共3个月。流式细胞仪检测斑秃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CD4^+T细胞明显高于疗前和对照组,(P<0.05;P<0.01)。结论:黄芪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有效。
- 范晴黄晓燕沈凤施彩霞徐佩红
- 关键词:斑秃外周血T细胞亚群复方甘草酸苷
- 斑赛凝胶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观察斑赛凝胶外用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进行斑赛凝胶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试验,每日早晚清洁面部后各用斑赛凝胶一次,疗程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前后皮损程度,范围比较,总有效率94.8%;不良反应发生率8.6%;治疗简单方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斑赛凝胶外用治疗痤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用法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 范晴
- 关键词:痤疮
- 汗渍性跖部红斑疼痛症16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汗渍性跖部红斑疼痛症临床特征和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6例汗渍性跖部红斑疼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部队战士和儿童好发汗渍性跖部红斑疼痛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好发于秋末冬初。临床表现为足跖、趾腹、足弓和足跟部位的水肿性疼痛性红斑,皮损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本病与足部多汗和个人卫生、气候因素、机械性刺激等有关。
- 范晴
- 关键词:疼痛症
- SGK1在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检测SGK1在日光性角化病(AK)、基底细胞癌(BCC)及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GK1在25例正常皮肤(NS)、25例AK、28例BCC、2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结果:NS、AK、BCC和SCC标本中,SGK1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0.03±14.42)%,(36.63±14.28)%,(52.82±18.73)%和(52.58±20.13)%。BCC组和SCC组分别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s<0.05)。各组SGK1染色阳性细胞率>50%的标本分别为6例(24%),3例(12%),16例(57.14%)和14例(50%),BCC组和SCC组分别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s<0.05)。结论:SGK1的高表达可能与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有关。
- 孟琴琴郭美亮范晴袁定芬邓辉
- 关键词: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SGK1
- 斑秃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斑秃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该院确诊的斑秃患者86例,另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外周血IL-17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局限性斑秃组CD3^+T淋巴细胞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秃、全秃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秃、全秃组CD3^+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局限性斑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0例(100.00%)IL-17百分含量均小于1%,斑秃组仅44例(51.16%)小于1%,IL-17百分含量为1%~<3%、3%~<5%、≥5%的患者分别占18.60%、12.79%、17.4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秃患者反映体内总淋巴水平的CD3^+T淋巴细胞低于健康人群,局限性斑秃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全秃、普秃由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共同作用所致。
- 黄晓燕范晴唐群力
- 关键词:斑秃白细胞介素-17T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