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玉海

作品数:65 被引量:50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1篇盆地
  • 16篇地质
  • 14篇油气
  • 8篇深水
  • 8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地质特征
  • 7篇油气地质
  • 7篇深水盆地
  • 7篇西昆仑
  • 6篇遥感
  • 6篇深部
  • 6篇煤层
  • 6篇储层
  • 5篇韩城矿区
  • 4篇多金属
  • 4篇多金属矿
  • 4篇延长组
  • 4篇遥感技术
  • 4篇油层
  • 4篇油气地质特征

机构

  • 37篇中煤航测遥感...
  • 28篇西北大学
  • 19篇长安大学
  • 11篇中国煤炭地质...
  • 4篇榆林学院
  • 3篇中国国土资源...
  • 3篇西安财经学院
  • 3篇中国煤炭地质...
  • 3篇延长油田股份...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陕西省煤田地...
  • 1篇吉林省煤田地...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65篇范玉海
  • 31篇王辉
  • 21篇张少鹏
  • 19篇屈红军
  • 12篇冯杨伟
  • 12篇关利群
  • 12篇崔胜
  • 9篇潘春娟
  • 7篇雷露
  • 6篇贺小龙
  • 5篇谭富荣
  • 5篇王永
  • 5篇梁敏
  • 5篇金谋顺
  • 5篇杨晨
  • 4篇张功成
  • 4篇杨兴科
  • 4篇王辉
  • 3篇杨金中
  • 3篇匡经水

传媒

  • 4篇中国地质
  • 4篇能源与节能
  • 3篇地质论评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西北地质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地下水
  • 2篇地质通报
  • 2篇中国金属通报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世界地质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2篇2018
  • 1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烃源岩的油源对比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烃源岩油源对比,通过萜烷、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厘定油源关系。原油和源岩的分析表明,长8储集层原油与长7烃源岩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与长9烃源岩可比性差。因此,长8的原油来源于长7烃源岩。
雷露屈红军苗建宇范玉海万延周
关键词:原油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对比鄂尔多斯盆地
世界主要被动大陆边缘深水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发育规律被引量:9
2011年
世界被动陆缘深水含油气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裂前期、裂谷期以及裂后期(被动陆缘期),裂后期又可划分出热沉降期和漂移期两个亚期。裂谷期发育的裂谷层序和漂移期发育的漂移层序是构成生储盖组合的主要层序。统计发现,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主要有裂谷期生储盖、裂谷期生或混生-漂移期储盖和漂移期生储盖三种组合。三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均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深海相浊积砂岩储层以及海相泥页岩盖层。不同生储盖类型均有较大油气储量。裂谷期生储盖组合的勘探程度较低,潜力巨大;裂谷期生或混生-漂移期储盖组合的储量贡献较大,仍有较大潜力;漂移期生储盖组合的勘探程度高,储量贡献大,是现阶段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目标。
王力屈红军张功成范玉海关利群冯杨伟郑艳荣李敏
关键词:被动大陆边缘陆缘盆地
无线电波透视法在何家塔煤矿50106工作面的应用
2023年
为保证何家塔煤矿501盘区50106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利用无线电波透视法探测50106工作面、其上部异常地质构造及其含水层富水性的垂向及平面分布,为该工作面的防治水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以及技术支撑。基于50106工作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反演的实测场强曲线图、实测场强分布图和SIRT反演吸收系数(CT成像)图共同圈定了工作面内3处异常范围分布,推断YC01(850~1000m)、YC02(1300~1900m)和YC03(2950~3970m)异常为冲刷带导致煤层变薄引起的。巷道掘进地质资料表明,YC01和YC02异常所在位置无断层等构造反映。研究表明,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法可以较好地揭示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及其上部顶板不同深度范围的电性异常特征,是保障矿井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有效技术。
白怀东范玉海冯喜珍
关键词:CT成像技术无线电波透视法工作面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稀有金属矿化带勘查被引量:18
2018年
以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化带为研究对象,以World View-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影像图制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突出控矿要素和矿化信息,开展该矿种的遥感综合解译;利用ASTER数据开展与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控)矿作用相关的异常信息提取;配合适量的野外查证,分析其高分辨率遥感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建立遥感地质找矿模型。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为主的数据源能够快速圈定找矿有利地段,满足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稀有金属矿勘查和资源评价需求,可为在相同或类似地区开展此类工作提供借鉴。
范玉海王辉王辉杨兴科彭齐鸣秦绪文杨金中张少鹏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稀有金属西昆仑
定边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储层发育规律
近几年来,定边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呈现出大油田或超大油田规模的勘探态势。由于研究区长8油层组埋深较大,勘探成本高,其储层的发育规律还不明确,因此确定长8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储层发育规律不仅对勘探生产...
范玉海王辉杨兴科张少鹏谭富荣
关键词:水下分流河道储层成岩相
文献传递
西天山伊犁盆地构造演化初步探讨
伊犁盆地位于我国新疆西部边陲,是天山造山带中的山间盆地,与其直接邻接的南北构造单元分别为哈尔克-那拉提中、南天山板块间的早、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简称哈-那带)与科古琴-博罗科努早、中古生代陆内造山带(简称科-博带),在大...
张少鹏王辉范玉海
关键词:盆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
文献传递
龙亭矿区中深部11~#煤层煤质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在收集研究区最新勘查资料的基础上,对11#煤层的煤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煤呈黑色-褐黑色,以半亮煤型为主,为中煤级煤第Ⅶ阶段;原煤总体属中灰煤,灰分等值线呈"耳"状,NNE向延伸,由SE向NW灰分逐渐变高;原煤总体属高硫煤,硫分等值线图呈"X"型,具北东~南西方向高,北西~南东方向低的分布特征。
尹卫军王辉范玉海崔胜潘春娟贺小龙王军
关键词:煤质特征
全球深水盆地群分布格局与油气特征被引量:79
2011年
全球深水盆地呈"两横两竖"格局分布。"两竖"是指近南北走向的滨大西洋深水盆地群和滨西太平洋深水盆地群:前者包括巴西东部陆缘深水区7大盆地、墨西哥湾深水盆地、西非陆缘深水区11个盆地、挪威中部陆架以及北海盆地等;后者主要包括日本海盆地、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吉普斯兰盆地等。"两横"是指近东西走向的新特提斯构造域深水盆地群与环北极深水盆地群:前者包括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深水区4大盆地、孟加拉湾、阿拉伯湾等;后者包括巴伦支海盆地、喀拉海盆地、拉普捷夫海盆地等。深水盆地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俯冲边缘、陆—陆碰撞边缘、弧—陆碰撞边缘、转换边缘、大陆裂谷等威尔逊板块旋回的所有阶段,但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滨大西洋与特提斯构造域盆地群分别受中生代以来地球东西向伸展与南北向聚敛双重因素控制。全球已发现深水油、气呈"一横一竖"分布格局,油主要分布在南北走向的滨大西洋深水盆地群,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近东西走向的新特提斯构造域盆地群,二者分别受"南湖北海南北向断陷群"与"东西向海陆过渡断陷群"影响。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存在4个新领域,包括盐下和超深水区等深层新领域,以及环北极深水盆地群和滨西太平洋深水盆地群。
张功成米立军屈红军冯杨伟范玉海
关键词:深水盆地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沉积演化及其对生储盖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5
2010年
西非海岸属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裂谷和被动陆缘等三个演化阶段,北段与中南段盆地裂谷作用的时间和方式不同。在由构造—沉积控制的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发育三套主力烃源岩,即裂谷期盐下湖相页岩、被动陆缘期盐上海相页岩以及浅海相—三角洲相页岩;发育裂谷期湖相碎屑岩、被动陆缘期碳酸盐岩、滨岸砂岩、浊积体和三角洲砂岩等多套储层。阿普特盐岩为主要的区域盖层,形成了裂谷期的断块、断背斜、盐岩构造以及与被动陆缘期同生长断层相关的滚动背斜等众多构造和圈闭。
冯杨伟屈红军张功成米立军范玉海关利群雷露
关键词:含油气盆地陆缘盆地烃源岩储集层
大柴旦地区二叠系勒门沟组沉积特征分析
2018年
祁连造山带的范围是指阿尔金大断裂以东,鄂尔多斯地台以西,阿拉善地块以南,昆中断裂及中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二叠纪时期处于稳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盆地南部主要为海相沉积,北部为陆相沉积,碎屑岩比较发育。勒门沟组位于志留纪巴龙贡噶尔组火山岩段(Sb3)深灰色英安质岩屑凝灰熔岩之上、二叠系草地沟组之下。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地质剖面测量、光薄片鉴定等手段,对勒门沟组岩性、岩石组合及横向变化、基本层序特征及沉积环境等做了分析,认为勒门沟组整体属陆源碎屑滨-浅海沉积环境,大地构造环境属稳定型,时代属早二叠世。
廖友运王永王辉郭瑞华范玉海张少鹏
关键词:早二叠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