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涛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茵陈蒿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调脂降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研究茵陈蒿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调脂降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饲养8周时,测定大鼠血压、空腹血糖和2 h血糖,并根据血压和血糖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和茵陈蒿高(6.9 g/kg)、低(2.3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测定血压、血脂和血清NO、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茵陈蒿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恢复正常(P<0.05);茵陈蒿高、低剂量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压(P<0.01,P<0.05)、血清肾素(P<0.01,P<0.05)和血管紧张素Ⅱ(P<0.01)水平,提高NO含量(P<0.01,P<0.05)。结论:茵陈蒿提取物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和血压的作用,其降压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恢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和提高NO水平有关。
- 沈飞海葛文涛潘竞锵吕俊华
- 关键词:茵陈蒿胰岛素抵抗血压血糖血脂
- 荔枝核提取物抑制大鼠乳腺增生及调节激素水平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病以及激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荔枝核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44、22、11g/kg),乳结平组(3.3g/kg),每组10只。实验结束时,观察各组大鼠乳头高度,光镜检查乳腺组织病理变化,用放射免疫法(RIA)分析测量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的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红肿或增生明显,导管上皮细胞层数、腺泡数明显增加,血清激素E2和PRL水平明显升高,而P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结平组和荔枝核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均能逆转病鼠乳头直径、高度、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和腺泡数(P<0.01),并降低E2和PRL水平(P<0.01),而提高P含量(P<0.05或0.01);荔枝核提取物低剂量组也能不同程度地逆转大鼠乳头红肿或乳腺组织增生(P<0.01),提高P含量(P<0.05),但E2和PRL水平则未见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结论:荔枝核提取物可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病理形态变化。推测荔枝核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紊乱,从而有效地对抗雌激素性大鼠乳腺增生病。
- 林妮肖柳英吕俊华葛文涛潘竞锵
- 关键词:荔枝核乳腺增生孕酮泌乳素
- 茶多酚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雌、孕激素诱致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50只SD未孕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肌内注射(肌注)生理盐水1mL·kg-1.d-1,其他各组动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5mg·kg-1.d-1,连续25d,后改为黄体酮4mg·kg-1.d-1,连续5d诱致乳腺增生模型。于d31开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乳结平组给予芦笋菠萝蛋白酶3.3g·kg-1.d-1,茶多酚高剂量组给予茶多酚300mg·kg-1.d-1,茶多酚低剂量组给予茶多酚150mg·kg-1.d-1,均连续给药30d。观察各组大鼠乳腺高度和直径、子宫指数、激素水平及相关受体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乳腺高度和直径增大,子宫指数、雌二醇和催乳素水平升高,孕酮水平降低(P<0.01),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高、低剂量组大鼠乳腺高度和直径均减小,子宫指数、雌二醇和催乳素水平均降低,孕酮水平升高(P<0.05),乳腺组织ER和PR表达降低(P<0.01)。结论茶多酚对雌、孕激素诱致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体内激素水平、降低乳腺组织ER和PR的表达有关。
- 余璐尧葛文涛李海鲜潘永辉吕俊华
- 关键词:增生雌二醇孕酮茶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