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健箴

作品数:14 被引量:46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辣椒
  • 4篇雄性不育
  • 4篇果实
  • 4篇不育
  • 2篇雄性不育系
  • 2篇生菜
  • 2篇生化特性
  • 2篇细胞
  • 2篇辣椒果实
  • 2篇辣椒素
  • 2篇辣椒素类物质
  • 2篇光合特性
  • 2篇果实品质
  • 2篇不育系
  • 1篇代谢生理
  • 1篇雄性
  • 1篇雄性不育系选...
  • 1篇选育
  • 1篇叶球
  • 1篇植株

机构

  • 8篇北京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技...

作者

  • 14篇蒋健箴
  • 7篇沈火林
  • 5篇王志源
  • 3篇耿三省
  • 2篇狄云
  • 2篇石正强
  • 1篇毛爱军
  • 1篇赵和平
  • 1篇谢冰
  • 1篇朱雨杰
  • 1篇眭晓蕾
  • 1篇陈银华
  • 1篇任华中
  • 1篇王德恒
  • 1篇沈征言

传媒

  • 5篇北京农业大学...
  • 2篇园艺学报
  • 2篇北京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蔬菜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辣椒果实发育期间的品质变化被引量:8
1991年
以早熟、中晚熟的甜椒和辣椒(Capsicum annum L.)各一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期间决定风味、质地和营养品质的几项指标:抗坏血酸含量在3个品种中都随果实的发育成熟而迅速增加;叶绿素则随果实的成熟而降低,并最终消失;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曲线呈"U"字形;甜椒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粗纤维等的含置也呈"U"字形变化;决定辣椒辣味的主要物质辣椒素含量在开花后40d 达到高峰。甜椒果实的品质在体积停止膨大、变色期前后最好.甜椒果实品质随果实着生部位的上升而降低。改良阳畦栽培的辣椒果实品质优于露地栽培的,说明植株健壮程度和果实发育期间的环境条件对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
赵和平蒋健箴沈征言
关键词:辣椒发育
芦笋采收期间嫩茎发生和品质变化被引量:1
1995年
芦笋采收期间,发茎数和产量在4月21日左右和5月中旬有二个高峰,采收后期的产量和发茎数下降,次品率较高;空心笋主要在4月份发生;白芦笋的空心率高于绿芦笋。产量、茎数及地温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空心率与地温显著负相关。维生素 C 含量以开始采收时最低,绿芦笋的维生素 C 含量在4月26日最高,白芦笋的维生素 C 含量采收后期较高,在整个采收期间绿芦笋的维生素 C 含量始终高于白芦笋。粗纤维含量以4月份最低,以后逐渐增加。
沈火林蒋健箴
关键词:芦笋采收石刁柏
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及遗传研究被引量:46
1994年
用1986年在8633辣椒株系中发现的雄不育株,进行测交、连续回交和父本株自交,育成了灯笼椒、羊角椒、线辣椒等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并筛选出恢复系。在测交过程中,发现不同品种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有明显差异。不育系的花明显小于保持系,不育系花药瘦小、干瘪,花粉粒无或极少,碘化反应不着色或着色极浅。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不育系花药、花粉粒形态和表面结构异常。雄性不育属核质互作型,细胞核中有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雄不育性。雄性不育系基因型为 Smsms,保持系的基因型为 Nmsms。
沈火林蒋健箴王志源耿三省
关键词:辣椒雄性不育系
辣椒素类物质的代谢生理研究现状被引量:36
2000年
综述了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生理作用、在辣椒果实中的合成位点、合成途径。
狄云蒋健箴石正强
关键词:辣椒辣椒素类物质代谢生理果实品质
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类物质研究进展被引量:51
1999年
在分析国内外辣椒果实中的辣味成分—辣椒素类物质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的结构、性质与生理作用、在辣椒果实中的合成位点、合成及降解代谢、辣椒素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在果实中的含量、分布以及利用细胞培养生产辣椒素类物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辣椒素类物质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狄云蒋健箴石正强
关键词:辣椒辣椒素细胞培养
生菜叶球形成及品质变化被引量:2
1992年
生菜主要作生食用,食用的主要是脆嫩的叶片,含有丰富的Vc、Ca、P等.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菜在我国的栽培逐渐普及和发展,特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及沿海城市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然而有关生菜的研究报道国内仍较少,本试验以结球类型的3个品种为试材,通过对其叶球形成及品质变化的观测分析,为生菜的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沈火林蒋健箴
关键词:生菜
生菜生长动态、叶球形成及品质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对3个生菜品种的生长规律、叶球形成及品质变化的研究表明:生菜结球前生长缓慢,结球期生长迅速,特别在收获前9天内的生长量占整个叶球重的36%~61%;生菜结球期约24~30天;叶球膨大期间含水量有增加,VC 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增加,外叶 VC 含量高于球叶,球叶 VC 含量向内逐渐下降,最外层和心叶粗纤维含量低。
沈火林蒋健箴张养忠梁朝晖
关键词:生菜叶球
辣椒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简报)被引量:32
1993年
1978年 Gunay 和 Rao 首次报道辣椒离体再生芽以来,国外陆续有少量的辣椒组培的报道,但一般再生周期长或只停留在芽诱导阶段,没详细涉及芽的进一步伸长和再生完整植株。本实验采用国内普遍栽培的‘农大40号’、‘农发’、‘中椒三号’、‘伏地尖’等甜、辣椒品种和品系,以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再生了完整植株,并正常开花结果。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从诱导外植体直接出芽和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芽二条途径再生植株。
沈火林王志源蒋健箴任华中王德恒
关键词:辣椒植株再生
辣椒离体再生植株及其变异
本研究从25个辣椒品种(品系)中筛选出“迟班椒”、“二金条”、“79号”等5个再生能力较强的基因型。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离体再生,特别是芽伸长的影响。发现10-12天苗龄的子叶分化效果最好,最适的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m...
沈火林王志源蒋健箴
关键词:辣椒离体再生培养基
光照强度对辣椒光合特性与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06
1998年
以5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辣椒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的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均以70%自然光强的为最高。说明适度遮阳可提高辣椒的净光合速率和产量。随着光强的减弱,植株变高,叶面积变大,叶片变薄,比叶重显著减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光强的减弱而增加。70%光强条件下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但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却随光强的减弱而减少。
陈银华蒋健箴
关键词:辣椒光照强度光合特性生长发育果实品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