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家富

作品数:40 被引量:228H指数:11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血压
  • 16篇高血压
  • 10篇动脉
  • 10篇患病
  • 7篇原发性
  • 6篇动脉斑块
  • 6篇颈动脉
  • 6篇颈动脉斑块
  • 6篇斑块
  • 6篇超声
  • 5篇原发性高血压
  • 5篇尿酸
  • 5篇患病率
  • 5篇基因
  • 4篇血症
  • 4篇血脂
  • 4篇阳性
  • 4篇阳性患者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综合

机构

  • 20篇右江民族医学...
  • 20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钦州市第一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蓝家富
  • 29篇李天资
  • 28篇梁烨
  • 20篇陆高翔
  • 11篇潘兴寿
  • 11篇李近都
  • 6篇赖腾芳
  • 6篇蓝景生
  • 6篇陆克兴
  • 5篇钟秋红
  • 4篇陆启峰
  • 4篇李清锋
  • 4篇赵艳英
  • 3篇韦彤雁
  • 2篇利青
  • 2篇崔翠新
  • 2篇韦华
  • 2篇黄照权
  • 2篇罗春英
  • 2篇韦世革

传媒

  • 7篇右江医学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胰腺炎早期与胰岛素抵抗变化特点的关系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早期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揭示AP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通过52例AP患者与30名健康成人在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等进行比较研究,阐明AP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结果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甘油三酯(TG)、FBG和FINS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症胰腺炎(MAP)与SAP比较F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患者IR患病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P胰岛素抵抗观察指标与SAP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P患者早期胰岛素抵抗局限于糖和胰岛素代谢紊乱为主,而SAP患者早期其糖、胰岛素和脂蛋白代谢均有紊乱现象,临床上应当关注AP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黄克刚梁烨李天资卢冠铭李近都陆高翔蓝家富梁峰
关键词:血脂血压
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PH)伴腔隙性脑梗死(LI)与慢性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相关关系,为提高PH+LI的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PH+LI患者472例(PH+LI组)和527例高血压病不伴脑梗死患者(PH组),检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和血尿酸(UA),用Logistic分析比较两组资料高危因素的关联性。结果 PH+LI组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胆固醇升高和甘油三酯升高的患病率较PH组高(P<0.01),男性PH+LI患病率较女性高(P<0.01),不同年龄PH+LI患病率与PH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表明,男性、肥胖、高尿酸血症和甘油三酯升高等是PH+LI患病的危险因素,患病风险分别是2.16、10.46、35.16和5.54倍。结论 PH+LI与性别、体质、血脂、血尿酸等因素有关,男性、肥胖、高尿酸血症和甘油三酯升高是PH+LI患病的危险因素。
韦彤雁蒙兰青李天资李清锋蓝家富陆高翔李近都梁烨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疾病
网络实时教学系统在超声诊断学见习课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由超声工程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组成的临床学科,该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超声诊断学的教学过程由理论教学和见习教学组成,学生在进入医院实习之前必须通过见习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因此如何提高见习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将理论知识转化应用于临床,一直是超声诊断学见习课改革的焦点[2]。我科将网络实时教学系统应用于超声诊断学见习课中,旨在提高见习课的教学效果。
陈成彩李丽珍钟秋红蓝家富罗雪清崔翠新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见习
动脉硬化患者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临床的关联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胱硫醚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临床的关联性。方法在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14例颈动脉中内膜增厚或斑块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并检测CBS基因G919A和T883C位点碱基,并与155例颈动脉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体重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尿酸、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张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收缩压和CBS基因T883C位点突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风险关系分别为1.4倍、2.0倍和3.3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HCY和CBS基因G919A位点等观察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存在风险关系(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CBS基因T883C位点次等位基因突变率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HCY水平高、收缩压、血尿酸和CBS基因T883C位点多态性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CBS基因T883C次等位基因突变率高。
蓝家富梁烨李近都曾德创李天资潘兴寿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凤山县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与生活习惯关系的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凤山县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HUA)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HUA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凤山县壮族居住自然村巴烈村和巴旁村≥20周岁的壮族居民,共743名,进行问卷、体检和血糖、血脂、血尿酸检测。结果:凤山县壮族居民的HUA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7.0%和16.8%;不同性别、年龄、有无肥胖、有无糖尿病、血尿酸升高、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食肥肉或动物内脏、是否饮茶、是否素食和是否运动等特征壮族居民HUA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Logistic分析表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吸烟、食肥肉(或食动物内脏)等是凤山县壮族居民HUA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病风险分别是4.4、8.6、3.9、5.1和13.5倍。结论:凤山县壮族居民HUA患病率较高,吸烟、食肥肉和食动物内脏等生活习惯是凤山县壮族居民HUA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陈祥文梁烨李天资赖腾芳蓝家富赵艳英李近都陆高翔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2023年
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LUF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包括激素失调、免疫因子、疾病因素和血流变化等。激素失调指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比例失调影响卵泡的成熟和排出;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干扰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影响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表达、环氧化酶-2(COX-2)表达与卵巢及子宫动脉血流量的减少,也参与LUFS的发生。目前,LUFS的诊断主要通过超声检查卵泡动态变化,并结合激素和基础体温变化判断,但早期症状不典型,需要连续监测以降低漏诊风险。中医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调节体内脏腑功能;西医采用药物促进卵泡成熟破裂;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协同优势。但是LUFS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诊疗水平也需提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综述LUFS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建立LUFS预测模型将有助于其早期识别和干预。
杨一冰蓝家富
关键词:发病机制诊疗进展
野芭蕉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疗效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野芭蕉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选取24只SHR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给苯那普利组[洛汀新10 mg/(kg·d)-1],治疗组分别给野芭蕉药饮0.1 ml/d,0.5 ml/d和1 ml/d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后测血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与健康大鼠比较。结果治疗前实验组血压、PAI、vWF和MDA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tPA和SOD水平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芭蕉可有效降低SHR的高血压,其机理可能与抑制SHR的血小板活化,纠正血栓前状态和氧化功能紊乱等有关。
梁烨李天资陆高翔蓝家富李近都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疗效机制
间质型梅毒患者白介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3年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侵入神经系统所致,间质型梅毒包括脑膜及血管型两个类,是指梅毒损害神经系统并有明确神经科临床症状的梅毒病患者,可见于梅毒感染的任何阶段,是梅毒患者神经损害的早期阶段,目前其病变机理还不完全清楚[1],为了解梅毒及其患者炎症因子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对26例间质型梅毒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进行检测,将其结果与30例非间质型梅毒25例本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
廖燕珍韦彤雁李天资李清锋蓝家富陆高翔梁烨李近都
关键词:梅毒白细胞介素
野芭蕉通络汤对改善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功能紊乱疗效观察被引量:32
2012年
目的:探讨野芭蕉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氧化应激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LV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两组,每组45例,治疗2组给常规西药治疗,治疗1组用西药加野芭蕉中药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并与4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1组治疗前血清SOD、CAT和GSH-PX均值低于对照组MDA均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提高(P<0.01,P<0.05),MDA下降(P<0.05)。结论:野芭蕉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LVH,对患者的氧化应激功能紊乱有确切的纠正作用。
梁烨李天资陆高翔蓝家富李雪斌潘兴寿韦世革唐雄林
关键词:高血压
凤山县壮族糖尿病患病情况与居民生活习惯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凤山县壮族居民糖尿病(DM)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综合防治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凤山县壮族居住的自然村≥20周岁壮族居民,共743名进行问卷、体检和血糖、血脂、血尿酸检测。结果凤山县壮族居民的DM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8.7%和9.3%;不同年龄、有无肥胖、有无高血压、血尿酸升高、胆固醇升高、三酰甘油升高、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食肥肉或动物内脏、是否饮茶、是否素食和是否运动等特征壮族居民DM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分析表明,肥胖、高血压、吸烟、食肥肉(或食动物内脏)等是凤山县壮族居民DM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病风险分别是8倍、3倍、6.7倍、14.3倍和16.5倍,饮茶、素食是DM的保护因素。结论凤山县壮族居民DM患病率较高,吸烟、食肥肉和食动物内脏等生活习惯是凤山县壮族居民DM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陈祥文梁烨李天资蓝家富陆高翔赖腾芳赵艳英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风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