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丽慧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孔支架
  • 2篇丝素
  • 2篇丝素蛋白
  • 1篇腮腺
  • 1篇腮腺肿瘤
  • 1篇体内降解
  • 1篇肿瘤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相容性
  • 1篇腺肿瘤
  • 1篇老年
  • 1篇老年人
  • 1篇降解
  • 1篇病理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3篇蔡丽慧
  • 3篇赵霞
  • 1篇邵正中
  • 1篇亓卫东
  • 1篇陈新
  • 1篇严文洪
  • 1篇周仲文
  • 1篇千建峰
  • 1篇曹正兵
  • 1篇陆艳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人腮腺肿瘤242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腮腺肿瘤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1993年至2009年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242例年龄60岁及以上的老年腮腺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良恶性腮腺肿瘤的发病高峰均为60-69岁年龄段,良恶性肿瘤的男女性别之比分别是2.38:1和2.29:1。良性肿瘤中前三位分别为Warthin瘤、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恶性肿瘤中为腺癌、腺泡细胞癌、鳞癌。结论在老年腮腺肿瘤中男性病例比例较高,Warthin瘤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蔡丽慧严文洪赵霞周仲文
关键词:腮腺肿瘤组织病理老年人
多孔丝素材料组织相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丝素蛋白支架材料被植入生物体内后会发生降解且无法完全与宿主组织分离,这类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大多为体外实验,其体内的组织相容性和降解过程的研究结果仍不充分。目的:初步观察多孔丝素材料的体内组织相容性。方法:将多孔丝素支架埋藏于SD大鼠背部皮下,术后2,4,6,8周分别取材,对伤口局部及材料情况大体观察,然后材料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动物伤口愈合良好,多孔丝素表面形成极薄的纤维包裹,周围组织反应轻微。组织切片见炎细胞浸润,以巨噬细胞为主,支架材料边缘孔隙内有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长入。8周时材料边缘部分可见支架结构崩解现象,而材料内部变化不大。结果显示组织细胞可以沿多孔丝素支架表面贴附生长,提示支架材料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陆艳赵霞邵正中曹正兵蔡丽慧
关键词:丝素蛋白多孔支架组织相容性
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体内降解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近年来,丝素蛋白支架因其固有的低免疫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备受关注。通过观察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在活体Sprague-Dawley(SD)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点降解的形态学特点,了解材料的结构特性对丝素蛋白支架降解的影响。将3种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SF1(平均孔径(20±1.5)μm,平均孔隙率86.8%±0.2%)、SF2(平均孔径(100±8)μm,平均孔隙率92.4%±0.1%)、SF3(平均孔径(200±15)μm,平均孔隙率96.6%±0.1%)随机植入12只SD大鼠背部皮下,分别于术后6、12、18、24周随机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在体内的降解速率不同:SF1 24周内未见明降解,SF2 24周内降解约40%,SF3至24周时基本崩解。植入早期丝素蛋白支架主要被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浸润,后期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并可见胶原纤维包绕并生长入材料。孔径较大的丝素蛋白支架比孔径较小的降解速度快,可通过改变丝素蛋白支架的孔径有效干预丝素蛋白支架在生物体内的降解速率,以适应不同组织修复的需求。
千建峰蔡丽慧亓卫东赵霞陈新
关键词:丝素蛋白多孔支架降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