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菊
-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例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个案护理
- 目的:通过对此例个案的学习,掌握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要点及预后。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一例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过程,并对其进行学习和总结体会。结果:经过多方面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预后良好。结论:积...
- 孟寒露滕磊袁菊
- 免疫组化双染SF-1/DOG1对不育症患者睾丸活检细胞的辅助诊断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育症睾丸活检标本中支持细胞和生殖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对28例不育症男性睾丸活检细胞HE染色和SF-1/DOG1免疫组化双染进行分类。结果组织学表现为生精功能正常5例、精子发生低下5例、成熟迟滞2例、唯支持细胞综合症15例和生精小管玻璃样变1例。SF-1在支持细胞胞核表达,DOG1在精原细胞后生殖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胞质/胞膜表达。根据免疫表型可以分为两种:即SF-1^+/DOG1-和SF-1^+/DOG1^+。结论SF-1/DOG1免疫组化双染与常规HE染色相比,可以更直观的帮助病理和临床医师解释不育症患者的分类。
- 武良美袁菊王璇巩雪马恒辉陆珍凤陈辉
- 关键词:不育症睾丸活检SERTOLI细胞
- 1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11-2012年住院的1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1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结论:科学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妊娠糖...
- 袁菊孟寒露
- 甲状腺8例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疾病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复习资料,筛选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例8例,应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以及特点。结果女5例,男3例,年龄40岁左右。形态特征:癌灶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灰白色,界限不清,质硬,大小约为0.2~1.0cm,瘤细胞呈乳头状结构,毛玻璃状核、核内包涵体、核沟,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粒体。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为乳头状癌变型的特殊表现形式,常与其它良性疾病伴发,需在外检时细致、系统地多取材,仔细阅片,以免造成漏诊,引起医疗纠纷。
- 袁菊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理特征形态学
-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H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年龄38~70岁,中位年龄56岁,肿块平均直径4 cm,边界不清,浸润性生长。镜下见肿瘤细胞结节状生长,瘤细胞上皮样,卵圆形或梭形,大而肥胖,胞质嗜酸性,核仁小,核分裂罕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D31、Fli-1、CK(AE1/AE3),不表达S-100、desmin、SMA。结论 PHE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需与上皮样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上皮样血管肉瘤等肿瘤鉴别。
- 袁菊袁菊史传兵王璇时珊珊王小桐陆珍凤饶秋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 survivin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Survivin mRNA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8例胃癌及3例正常胃黏膜中Ssurvivin的表达,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基因无表达,而在8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5例,阳性率为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TNM分期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升高,提示Survivin对胃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能提示胃癌预后不良。检测胃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作为评价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袁菊
- 关键词:SURVIVIN基因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伴横纹肌样特征的甲状腺未分化癌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伴横纹肌样特征的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伴横纹肌样特征的甲状腺未分化癌进行组织学、免疫表型检测和超微结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5岁。甲状腺右叶肿块迅速增大,并突破包膜,侵犯肌肉组织、上纵隔、气管及食管。镜下瘤细胞散在分布,黏附性差,呈类圆形,胞质丰富,胞质内见红染均质包涵体,核泡状、偏位,核仁突出,核分裂象可见。横纹肌样瘤细胞vimentin和CAM5.2(+),Ki-67指数80%。电镜示瘤细胞核类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内见不规则成簇分布的中间丝。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伴横纹肌样特征是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主要应与大细胞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生殖细胞瘤等相鉴别,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鉴别诊断。
- 葛荣马捷袁菊马恒辉陆珍凤石群立周晓军
- 关键词: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预后
- 软骨母细胞瘤骨膜反应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CB)骨膜反应影像与病理变化的研究,文献报道不多。文中观察CB的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变化,为肿瘤诊断提供病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CB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重点观察骨膜反应的基本病变。结果 67例中32例出现骨膜反应(47.8%),发生在长骨25例,扁骨7例。20例位于骨骺和骨端附近,其中髋关节周围17例,占53.1%。29例X线片示软组织肿胀,脂肪线模糊变形。25例CT检查见骨膜反应环绕肿瘤膨胀区外缘,局部形成线状或薄层骨质增生,4例出现皮质断裂或塌陷,3例形成软组织肿块。13例MRI显示长骨骨膜反应与骨皮质平行的薄层长T1、短T2信号,并可见骨皮质旁细线状高信号,横轴位上皮质低信号伴周围软组织的中等信号。组织学上骨膜反应的表现多种形态,其中32例见骨膜水肿,纤维组织和血管增生,18例表现多量炎细胞浸润并见形成淋巴滤泡,9例表现滑膜炎及17例层状骨膜新生骨形成。免疫组化显示CD34、CD105血管阳性,D2-40淋巴管阳性,未见肿瘤累及脉管。结论软骨母细胞瘤的层状骨膜反应常见,具有其特征性变化,认识其基本病理变化有助于软骨母细胞瘤的诊断。
- 方三高印洪林袁菊史玉振陆珍凤肖蔚于波季学满周晓军
- 关键词:软骨母细胞瘤骨膜反应病理
- 子宫类似卵巢性索样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罕见的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电镜所见、细胞遗传学、治疗及鉴别诊断等方面。方法分析1例UTROSCT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结果肿瘤组织界限不清,子宫肿瘤组织呈小梁、条索、巢状及假腺样排列,未见子宫内膜间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性索还表达vimentin、ER等。结论子宫类似卵巢性索样肿瘤来源于产生卵巢甾类激素的细胞,相当罕见,其特征性的小梁、条索、巢状及假腺样排列和CD99阳性是诊断该病的依据。
- 袁菊
-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学表型
- 纵隔髓脂肪瘤伴直肠类癌1例被引量:4
- 2014年
- 患者男性,54岁。因“发现后纵隔肿物半个月,无明屁诱因突发胸痛半天”入院。查体:右侧胸廓略饱满,右后背部叩击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哕音。实验室检查:
- 张梅黄文斌郑后珍袁菊史志丹张雁
- 关键词:髓脂肪瘤类癌纵膈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