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艾球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腮腺
  • 2篇腮腺恶性肿瘤
  • 2篇腮腺结核
  • 2篇手术
  • 2篇内眦
  • 2篇内眦赘皮
  • 2篇皮肤
  • 2篇肿瘤
  • 2篇误诊
  • 2篇结核
  • 2篇结核误诊
  • 2篇镜检
  • 2篇喉镜
  • 2篇喉镜检
  • 2篇喉镜检查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鼻腔
  • 1篇带蒂
  • 1篇带蒂骨瓣

机构

  • 11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覃艾球
  • 9篇杨建洪
  • 4篇朱会新
  • 3篇向才锦
  • 1篇丁大连
  • 1篇吴学文
  • 1篇陈玲
  • 1篇张俊毅
  • 1篇肖健云
  • 1篇蒋卫红
  • 1篇孙虹
  • 1篇谢志海
  • 1篇范若皓
  • 1篇章华
  • 1篇赵素萍
  • 1篇张燕妮
  • 1篇杨涛
  • 1篇杨建洪

传媒

  • 6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总装备部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深层组织缝合固定法治疗内眦赘皮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的治疗内眦赘皮的方法。方法按重睑成形术标定切口线,此线向内侧延伸于内眦赘皮之嵴上,切开皮肤后上睑切口按重睑成形术缝合法缝合,去除内眦赘皮下的大部分眼轮匝肌,并将切口缘缝扎于深层组织 (骨膜)。结果 9例术...
向才锦覃艾球杨建洪
文献传递
腮腺结核误诊为腮腺恶性肿瘤1例分析
2003年
患者男,48岁.因发现右耳包块3个月,局部皮肤溃烂半月而就诊.检查见右腮腺区包块约4cm×3cm×3cm,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无压痛,质地较硬,活动差,表面皮肤溃烂.颌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无面瘫,胸片及肝B超未见异常.
覃艾球杨建洪
关键词:腮腺结核误诊腮腺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皮肤溃烂
急性会厌炎再认识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提高对急性会厌炎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 46例资料完整的急性会厌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 ,咽痛 46例 ,发热 2 8例 ,吞咽困难 3 2例 ,呼吸困难 2 7例 ;1次确诊 3 7例 ,2次确诊 8例 ,3次确诊 1例 ;无一例气管切开。结论 对有咽痛病人常规间接喉镜检查意义非常大 ,治疗应常规抗生素联合类固醇激素 。
朱会新覃艾球杨建洪
关键词:急性会厌炎咽痛喉镜检查激素
隐性鼻中隔脓肿1例被引量:6
2003年
朱会新覃艾球
关键词:鼻中隔脓肿鼻塞鼻塞
以筛前动脉为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在额窦后壁缺损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介绍一种以筛前动脉为血管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应用于额窦后壁缺损修复重建的新方法,并总结其疗效和初步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蒂鼻腔外侧壁黏膜瓣修复15例额窦后壁脑脊液鼻漏病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2~51岁,平均年龄32岁,均为外伤引起的颅底骨折、术前均经过至少1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脑脊液鼻漏患者。采用内镜下Draf IIB型额窦开放+上方带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进行颅底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重建成功,术后1个月拔除填充物后无脑脊液鼻漏发生,随访1~3年,无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发生,额窦及上颌窦均引流通畅,上皮化好。主要副反应为鼻腔干燥结痂。结论以筛前动脉为血管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取材方便,应用于额窦后壁颅底缺损修复疗效满意,该术式有创新性。
章华覃艾球高可雷谢志海张俊毅范若皓赵素萍肖健云蒋卫红
关键词:颅底缺损颅底重建
鼻衄200例临床分析
1999年
鼻出血其病因各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上应因人、因病而异。现将笔者诊治的200例鼻衄统计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男136例,女64例。
覃艾球陈玲杨建洪向才锦
关键词:鼻衄病因
皮肤深层组织缝合固定法治疗内眦赘皮被引量:1
2002年
向才锦覃艾球杨建洪
关键词:内眦赘皮手术方法
腮腺结核误诊为腮腺恶性肿瘤1例
2003年
病例资料:男,48岁,因发现右耳垂前下方肿块3个月,局部皮肤溃烂半个月而就诊.检查见右腮腺区4 cm×3 cm×3 cm,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无压痛、质硬、活动差,表面皮肤溃烂,颌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无面瘫,胸片及B超未见异常,CT示右腮腺浅叶肿块,约4 cm×3 cm×3 cm大小,边界不清,临床考虑为右腮腺肿块性质待查(恶性可能性大),拟手术治疗而收住入院.
覃艾球杨建洪
关键词:腮腺结核误诊腮腺恶性肿瘤
鼻腔粘骨膜下带蒂骨瓣填充术治疗萎缩性鼻炎
2001年
覃艾球杨建洪
关键词:萎缩性鼻炎外科手术鼻炎
一种豚鼠耳蜗内铅含量的检测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介绍一种豚鼠耳蜗内铅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将10只成年豚鼠按数字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动物),实验组用含浓度为2mmol/L醋酸铅的纯净水喂养1个月,对照组用不含醋酸铅的纯净水喂养1个月。实验结束时用10%水含氯醛溶液麻醉豚鼠后采血2m1送检,并在显微镜下解剖出耳蜗基底膜及螺旋韧带并用65%-68%浓硝酸溶解,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分别检测血铅及耳蜗组织中铅含量,然后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铅浓度分别为(73.26±12.06)、(5.53±1.25)μg/dL,实验组血铅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49,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耳蜗内铅含量分别为(25.87±14.60)、(29.31±11.70)μg/g,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结论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豚鼠耳蜗内铅含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定量检测耳蜗内铅含量的方法。
吴学文覃艾球张燕妮杨涛谢邵兵徐震航丁大连孙虹
关键词:耳蜗原子吸收光度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