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振声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镜
  • 4篇经皮肾镜
  • 3篇尿道
  • 3篇结石
  • 2篇肾镜取石术
  • 2篇输尿管
  • 2篇输尿管镜
  • 2篇术后
  • 2篇碎石
  • 2篇尿管
  • 2篇取石
  • 2篇取石术
  • 2篇经皮肾镜取石
  • 2篇经皮肾镜取石...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增生
  • 1篇治疗输尿管上...

机构

  • 7篇潮州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詹振声
  • 4篇潘涟春
  • 4篇蔡奕川
  • 3篇陈楚槐
  • 3篇李迎东
  • 2篇陈祥鹏
  • 2篇袁树森
  • 2篇郑贤彬
  • 1篇王庭镇
  • 1篇朱传明

传媒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尿道狭窄或闭锁的腔内手术治疗(附42例报告)
2004年
目的 提高尿道狭窄及闭锁的腔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42例尿道狭窄及闭锁经腔内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 39例(92.8%)手术成功,其中1次性手术36例,2次手术2例,3次手术1例。失败3例(3.2%),手术失败者与闭锁段较长有关,其中2例改行尿道套入式吻合,1例损伤尿道外括约肌,带膀胱造瘘管出院。结论证明该术式创伤少,可重复操作,疗效确切,认为腔内手术可作为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方法。
陈祥鹏王庭镇袁树森李迎东朱传明詹振声潘涟春
关键词:尿道狭窄尿道闭锁腔内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探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组织切除量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膀胱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96.2±8.7)min、住院时间(6.3±2.2)d短于对照组的(113.5±8.9)min、(9.2±3.1)d,术中出血量(163.6±9.3)ml少于对照组的(189.5±12.5)ml,腺体组织切除量(57.4±3.5)g大于对照组的(44.3±3.5)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PSA、PVR、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 PVR少于对照组, 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切确,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黄耀林潘涟春蔡奕川陈楚槐詹振声李迎东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微创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结石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3例鹿角型肾结石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42例)和对照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4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0.48%,对照组为95.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热、肾功能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结石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蔡奕川李迎东詹振声陈楚槐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治疗中,经皮肾镜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各有优缺点,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治疗方法。
蔡奕川李迎东陈祥鹏詹振声袁树森潘涟春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行PCNL的3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PCNL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7.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结石成分、术前尿白细胞、术前尿培养、手术时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成分(β=0.885,SE=1.356,OR=2.05,95%CI=1.97~3.78,P<0.05)、术前尿白细胞阳性(β=0.654,SE=1.297,OR=1.11,95%CI=1.02~1.22,P<0.05)、术前尿培养阳性(β=0.698,SE=0.958,OR=2.30,95%CI=1.96~2.86,P<0.05)、手术时间≥60 min(β=0.786,SE=0.958,OR=1.08,95%CI=1.01~1.19,P<0.05)、糖尿病病史(β=0.958,SE=1.205,OR=1.09,95%CI=1.02~1.14,P<0.05)均是PCNL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CNL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结石成分、术前尿白细胞阳性、手术前尿培养阳性、手术时间≥60 min以及糖尿病病史。
黄耀林潘涟春蔡奕川陈楚槐詹振声李迎东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对比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UR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我院60例上尿路结石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PCNL组与URL组,各30例。统计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用时、Ⅰ期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减少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CNL组I期结石清除率较URL组高(P<0.05);PCNL组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率与URL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URL,无管化微通道PCNL治疗对上尿路结石患者,I期结石清除率较高,不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未延长术后尿管留置时间。
郑贤彬洪英洽詹振声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碎石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吡柔比星灌注化疗临床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吡柔比星灌注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潮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TURBT治疗。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灌注化疗,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灌注化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和随访24个月复发率,治疗前后社会、认知、日常生活、情感及生理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低于对照组的13.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社会、认知、日常生活、情感及生理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社会、认知、日常生活、情感及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24个月的复发率为19.15%,低于对照组的38.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后吡柔比星灌注化疗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郑贤彬詹振声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吡柔比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