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丰 作品数:15 被引量:10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无锡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医学科技发展基金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8~2010年阴沟肠杆菌分布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2008~2010年阴沟肠杆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标本分布和耐药性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内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655株,主要来源于痰、尿液、咽拭子等标本,病区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酯及头孢呋辛钠的耐药率均>50%,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且多为多重耐药,临床医生可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延缓阴沟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姚建华 许亚丰关键词:阴沟肠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流行株全基因组与特定基因分析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调查一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流行株的遗传学背景,为耐药菌的快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WA2859分离自2010年3月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作gyrA与parC基因测序、BLASTn比对确认为鲍氏不动杆菌,采用Illumina HiSeq与Ion Torrent PGM两种大规模并行测序仪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再进行人工测序补缺口,并进行了特定基因分析(包含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获得耐药基因,ISaba1-blaADC、ISaba1-blaOXA-23连锁检测)。结果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WA2859株全基因组测序未获完整序列,得到一条推定的染色体序列,长3 887 116bp(内含两个缺口);推定的质粒序列,长260513bp(内含9个缺口);特定基因检出blaTEM、blaADC、blaOXA-23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获得耐药基因和aac(6′)-Ⅰb、ant(3′)-Ⅰ、ant(2″)-Ⅰ、aph(3′)-Ⅰ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获得耐药基因,并且ISaba1-blaADC、ISaba1-blaOXA-23连锁检测均阳性。结论特定基因检测与全基因组测序互为补充,对特定基因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并可得到菌株亲缘关系结果,可对临床分离的耐药细菌作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许亚丰 王春新 赵琪 糜祖煌 翁幸鐾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 全基因组 泛耐药 ^(99m)Tc-MDP全身骨扫描和血清OPG、BSP和TRACP-5b测定对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变化与其骨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评价。方法:血清OPG、BSP和TRACP-5b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测定结果表明,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骨转移组显著高于非骨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非骨转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骨转移累及数目≥3处组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显著高于≤2处组和非骨转移组(P均<0.05,P均<0.01),而≤2处组与非骨转移组差异也具显著性(P均<0.05)。18例肺癌患者骨转移累及灶数统计结果,≤2处转移灶数为22个,≥3处转移灶数为120个,总体转移灶数为142个。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与转移灶数目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处累及数目与OPG、BSP、TRACP-5b相关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569、0.559、0.657,P均<0.05);≥3处转移灶数与OPG、TRACP-5b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r=0.809、0.965,P均<0.01),但与BSP的关系与(1~2)处转移组相仿(r=0.617,P<0.05)。结论: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变化与其骨转移的关系密切,其测定对于肺癌骨转移的诊断和监测有一定的帮助。 朱宝 邵科晶 袁航 许亚丰关键词:肺癌骨转移 骨扫描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住院患者所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标本分布和耐药性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94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尿液、咽拭子等标本;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逐年增加,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但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结论临床对鲍氏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应高度重视,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 罗国娟 许亚丰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3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3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尿液、咽拭子等标本;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及头孢呋辛耐药率均>50.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但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为多药耐药;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延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 顾芬琴 许亚丰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指标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中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37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并用指标聚类分析(SPSS法)分析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相关性。结果:20株PDR-ABA菌共检出5种β-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显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联:TEM-1、ADC-like、OXA-23、aac(6′)-Ⅰb、ant(2")-Ⅰ、ant(3")-Ⅰ、aphA1、adeB与tnpU、ISCR1、IS26、ISaba1高度关联,DHA-1、CARB与IS903关联。结论:本组PDR-ABA携带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导致对相关药物耐药,且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密切相关。 王春新 耿先龙 许亚丰 陈国千 赵琪 周丽珍 糜祖煌 金辉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 获得性耐药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指标聚类分析 泛耐药 乙酰肝素酶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建立测定乙酰肝素酶(HPA)的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BSA) TRFIA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采用部分基因重组的鼠抗人HPA单克隆抗体包被微孔板条,加入HPA标准品和生物素标记的HPA,两者竞争性结合HPA单克隆抗体,再利用铕标记链亲和素(Eu^3+-SA)作为示踪物,建立竞争法BSA-TRFIA.利用该方法检测健康人血清样本(n=32)和肿瘤患者血清样本(n=54)HPA水平,并比较TRFIA结果与ELISA结果的相关性.数据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该法测定HPA的灵敏度为0.33 μg/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5.29%和7.54%,平均回收率为105.5%,标准曲线范围为O-1 000 μg/L.健康人血清样本测定结果为(2.03±1.47)μg/L,患者血清样本为(22.13
±7.38) μg/L(t′=19.388.P〈O.01)。该法测定值与ELISA结果相关(r=0.979,P〈0.01)。结论应用BSA-TRFIA建立的HPA测定法是一种灵敏度高,可测范围广,稳定,高效的定量检测方法。 朱宝 谢国强 肖华龙 黄飚 邵科晶 许亚丰 张艺关键词:荧光免疫测定 生物素 乙酰肝素酶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parC基因新变异型 被引量:4 2012年 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MDR.ABA)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PDR—ABA)菌株已播散至全球各地¨引,其所致感染已是临床的棘手问题。最近我院分离到一组PDR.ABA菌,为了解本组PDR.ABA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我们对该组PDR.ABA菌进行了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拓扑异构酶Ⅱ编码基因(gyrA)与拓扑异构酶Ⅳ编码基因(parC)突变热点区——即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resistance—determiningregion,QRDR)突变分析, 耿先龙 王春新 许亚丰 陈国千 赵琪 周丽珍 糜祖煌关键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PARC基因 变异型 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作用靶位 人骨钙素检测化学发光法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的定量检测人骨钙素的方法。方法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骨钙素含量,反应模式为双抗夹心法,生物素化捕获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检测抗体与血清(校准品)及包被有链霉亲合素的磁微粒构成完整的分析系统。并对本方法进行条件优化、性能评估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的人骨钙素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线性范围为0.46~280.25 ng/mL,空白限为0.23 ng/mL,重复性和期间精密度(CV)分别小于8%和10%,回收试验回收率在103%~108%之间;血红蛋白、总胆红素和三酰甘油对骨钙素检测无干扰作用;在120例临床血清样本中,该方法检测骨钙素结果和罗氏电化学发光法结果相关系数(r)为0.992。结论建立的定量检测人骨钙素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达到临床测定的需求。 许亚丰 黄建荣 薛一峰 朱旭明 韩霜 王春新关键词:化学发光法 双抗夹心法 骨钙素 ^(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7例,其中男41例,女36例,平均年龄(52.34±10.21)岁。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双肾及分肾GFR,同时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尿转铁蛋白(TRU)、尿微量白蛋白(MA)、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24 h UmAlb与Scr的比值(ACR)。分别以24 h UmAlb和分肾GFR差值为标准进行分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 h UmAlb升高组中,ACR、TRU、MA等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GFR、血清光抑素C(Cys-C)、Scr、BUN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411、0.300、0.794、0.908)。以分肾GFR差值为标准的分组中,差异组GFR总值、24 h UmAlb、ACR、TRU、MA等均较无差异组显著升高(P<0.05),Cys-C、Scr、BUN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66、0.104、0.909)。结论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能够了解分肾功能情况,对于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和随访具有较高价值。 邵科晶 朱宝 袁航 许亚丰 朱慧 王菲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 99M锝五乙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