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振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航天
  • 6篇航天型号
  • 3篇运载
  • 3篇火箭
  • 3篇发射场
  • 2篇运载火箭
  • 2篇质量管理
  • 2篇火箭发射
  • 1篇单机
  • 1篇思维
  • 1篇维度
  • 1篇项目管理
  • 1篇流程管理
  • 1篇精细化
  • 1篇可靠性
  • 1篇控制方法
  • 1篇控制研究
  • 1篇火箭发射场
  • 1篇惯性思维
  • 1篇航天产品

机构

  • 8篇中国运载火箭...
  • 3篇北京宇航系统...
  • 1篇首都航天机械...

作者

  • 8篇谭振
  • 4篇李国春
  • 3篇陈海波
  • 3篇张聪
  • 2篇李京苑
  • 2篇刘博龙
  • 2篇王业强
  • 2篇杨凡
  • 1篇杨慧
  • 1篇王立炜
  • 1篇苏红
  • 1篇张国锋
  • 1篇余仿春
  • 1篇陈闽慷
  • 1篇张聪

传媒

  • 5篇航天工业管理
  • 2篇质量与可靠性
  • 1篇导弹与航天运...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军工企业的商业火箭质量管理模式初探
2022年
商业火箭项目管理的目标是用最少的研制经费、最短的研制周期,打造高可靠、低成本的火箭产品。商业火箭的质量管理模式离不开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分析现行质量管理体系与商业火箭项目管理目标高可靠、低成本的适应性,查找质量管理中对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负能量”,需要分析现行型号质量管理的特点,研究高可靠、低成本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方法和手段。
张聪谭振王业强高翌春李春磊
关键词:项目管理负能量
运载火箭发射场精细化质量管理实践被引量:4
2016年
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进入新的高强密度发射周期,运载火箭年度发射量屡创新高,密集的发射任务对压缩任务准备周期、减少发射任务人员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各级机关、领导对航天型号质量管理的要求越发严格,各种质量管理方法、手段不断创新发展,任务节奏加快,人员保障减少,质量要求更高,质量方法、手段更丰富,对型号发射场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谭振张聪陈海波刘博龙李朝晖
关键词:火箭发射场运载火箭精细化航天型号航天发射
航天型号单机产品关键要素控制方法
2017年
产品可靠性直接影响运载火箭的发射成败,目前,由于推进系统故障导致发射失败占全部发射失败的51%。以发动机等关键产品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分析,从确保产品功能可靠、全寿命周期性能稳定和确保产品批次质量一致性等方面提出关键要素识别线索,确定单机产品关键要素辨识与控制的方法和实施程序,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陈海波李国春余仿春谭振
关键词:可靠性控制方法
航天型号产品不可检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航天型号研制中,检验、测试为保证产品质量及确保型号任务成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单位在型号产品质量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检验、测试管理经验。飞行失利故障调查表明,
谭振张国锋陈海波李国春杨凡覃艺
关键词:航天型号测试管理产品质量靶场测试
航天型号发射场“双想”工作方法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2014年
在航天型号研制中,"双想"活动是质量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现问题隐患、确保型号任务成功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双想"的概念及其历史演变,对其思想方法进行了探讨;对航天型号发射场"双想"工作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发射场"双想"工作流程,在型号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谭振苏红李国春王立炜李京苑
关键词:航天型号发射场质量管理
基于S-Pad流程管理系统的航天型号发射场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13年
为适应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质量工作新要求,提升发射场精细化质量管理水平,某型运载火箭从2011年以来,应用MindManager流程管理软件,开展了发射场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实践,自主开发了S-Pad发射场流程管理系统,并在发射任务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提出的基于信息化流程管理系统的发射场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谭振李国春陈闽慷李京苑
关键词:流程管理
面向运载火箭的极性控制管理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2020年
航天产品极性控制涉及总体、分系统及单机研制单位,贯穿设计、生产、总装、测试等产品研制全过程,其特点突出表现为:从以往出现的问题来看,极性事关任务成败,应保证万无一失;极性控制繁琐复杂,容易出现低层次问题;产品间有极性链路,需要有效的方法保证。从某火箭飞行故障来看,在极性控制过程中存在部分单位、型号对极性的理解不一致,对极性控制工作的流程、方法掌握不全面,以及实施效果不尽相同等问题。面对型号高强密度发射的新形势、新要求,有必要对极性控制工作进行研究和实践,以进一步提高极性控制工作效果。
张聪王业强沈汝澄李咏梅谭振
关键词:航天产品运载火箭
高密度发射运载型号四维度评审工作优化与实践
2018年
目前航天型号评审工作存在会议较多、效率不高、针对性不强、把关能力不强等情况,且在各型号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的背景下存在一定的惯性思维,使得评审优化工作需求不强、动力不足,现状难以改进。
张聪谭振袁双喜刘博龙杨凡杨慧
关键词:航天型号火箭发射维度运载惯性思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