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杨璐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合酶
  • 1篇凋亡
  • 1篇遗传学
  • 1篇预后
  • 1篇增殖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瘤病毒感...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省中医院

作者

  • 6篇赵杨璐
  • 4篇李宁
  • 4篇郑绘霞
  • 4篇梁建芳
  • 4篇肖虹
  • 4篇梁钢
  • 3篇武丽娜
  • 2篇程彩霞
  • 1篇陈磊
  • 1篇高红变
  • 1篇郭雪桃
  • 1篇吕文杰
  • 1篇项洪刚
  • 1篇顾钧
  • 1篇刘颖斌
  • 1篇樊桂玲
  • 1篇董平
  • 1篇白淘
  • 1篇张文杰
  • 1篇杨佳华

传媒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5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型别分布特征及感染特点。方法收集2009~2011年1 213例宫颈病变活检组织标本(CINⅠ317例,CINⅡ233例,CINⅢ20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98例,慢性宫颈炎257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结果 HPV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平均感染率为69.74%,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PV感染率亦增加,二者呈正相关(P<0.05)。各组病变中以HPV16的感染率最高,其次为HPV58、18、33、11。CINⅠ组中感染最多的前3位为HPV16、58、11;CINⅡ组中感染最多的前3位为HPV16、58、33;CINⅢ组中感染最多的前3位为HPV16、58、18;SCC组中感染最多的前3位为HPV16、18、58;宫颈炎组中感染最多的前3位为HPV16、58、33。每组病变都存在单纯感染和复合感染,复合感染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 HPV的感染率及型别分布在不同病变的宫颈组织中均有一定的差异,致癌性肯定的HPV亚型中感染率较高的为HPV16、18和58。
肖虹郑绘霞武丽娜郭雪桃李宁梁钢白淘张松瑞赵杨璐梁建芳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疾病聚合酶链反应
NK/T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NK/T细胞淋巴瘤(NKTCL)是好发于中国人群的恶性肿瘤,对传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方案反应差,长期生存率极低。近年来,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了解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有效治疗方案,大大改善了预后。文章就NKTCL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介绍相关研究发现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赵杨璐陶荣
关键词:EB病毒细胞遗传学
miR-20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miR-20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30例前列腺癌和1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miR-203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iR-203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miR-20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较良性增生组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积分〉7分者较〈7分者miR-203表达量增高了约2倍;Gleason积分7~8分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症、Gleason积分9~10分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症、Gleason积分7~8分与7分、Gleason积分9~10分与〈7分的组间比较,miR-203的表达量分别增高了2.8、3.1、2.7、2.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203表达与Gleason积分、临床分期及发生骨转移相关,miR-203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问明显缩短(P〈0.05)。结论miR一203表达异常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分化及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提示肿瘤恶性程度和风险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肖虹郑绘霞阴琰李宁武丽娜梁钢赵杨璐程彩霞梁建芳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聚合酶链反应预后
Dysadherin 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Dys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RC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新鲜RCCC组织及其癌旁肾组织。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61岁;肿块直径〉7cm24例,≤7cm36例;核分级Ⅰ、Ⅱ级39例,Ⅲ、Ⅳ级21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在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Dys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RCCC组织中Dysadherin mRNA表达水平为2.0043±0.2890,明显高于癌旁肾组织的0.8461±0.2479(t=6.8020,P〈0.05)。Dysadherin在RCCC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核分级有关,其中核分级为Ⅲ、Ⅳ级的表达量明显高于Ⅰ、Ⅱ级,二者mRNA表达量分别为1.6224±0.3194、2.7780±0.2288(t=6.5750,P〈0.05),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和95.2%(20/21)(χ^2=5.495,P〈0.05),而在患者不同性别(t=1.0530,χ^2=0.023)、年龄(t=0.0511,χ^2=0.089)、肿块直径(t=1.0330,χ^2=0.37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sadherin的表达随着RCCC肿瘤细胞核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可能成为RCCC有价值的预后标志物之一。
肖虹樊桂玲郑绘霞梁钢赵杨璐李宁程彩霞王宏坤梁建芳
关键词:肾肿瘤DYSADHERIN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粪便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粪便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yruvate kinase,tumor M2-PK)的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纳入以tumor M2-PK诊断筛查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学实验,提取特征信息。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汇总分析,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结果:15个研究的汇总灵敏度为77%(95%CI:74%~80%),特异度为77%(95%CI:75%~79%),阳性似然比为4.14(95%CI:3.19~5.38),阴性似然比为0.29(95%CI:0.25~0.34),诊断比值比DOR为16.31(95%CI:11.28~23.58)。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下面积SROC AUG为0.858 2,Q=0.789 0。结论:应用ELISA法检测粪便tumor M2-PK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力中等,该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
梁钢肖虹郑绘霞李宁武丽娜高红变赵杨璐梁建芳
关键词:META分析结直肠肿瘤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粪便
shRNA-Foxp3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Foxp3基因的shRNA干扰表达载体,观察Foxp3基因表达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人Foxp3序列设计并构建Foxp3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LipofactamineTM2000转染胃癌细胞株,经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阳性细胞,Real-time PCR检测在mRNA水平干扰质粒对Foxp3的抑制效应,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后细胞生长特性的变化。结果成功将含靶向Foxp3基因的短发夹双链RNA(shRNA)的重组质粒转染Foxp3表达阳性的胃癌细胞株BGC-823,转染shRNA-Foxp3重组质粒的BGC-823细胞Foxp3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干扰质粒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胃癌细胞生长周期出现阻滞在G0/G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Foxp3的表达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杨佳华张文杰吕文杰顾钧董平项洪刚陆建华赵杨璐李茂岚吴文广翁昊刘颖斌陈磊
关键词:胃癌细胞FOXP3SHRNA增殖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