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 2012年
- [目的]总结分析17例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2010年6月收治17例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的手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正常人群髋部骨折患者20例,分别比较精神病患者与正常人群髋部骨折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患者随访16~47个月,平均(30.5±3.6)个月。精神病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术前准备时间分别平均为(5.28±2.56)d、(3.3±1.16)d(t=2.174,P=0.0231),精神病患者股骨颈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颈骨折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4.8±1.75)d、(2.8±1.31)d(t=2.887,P=0.0049),精神病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分别平均为(71.85±7.31)分、(79.3±6.70)分(t=2.173,P=0.0231),精神病患者股骨颈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颈骨折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分别平均(79.0±6.44)分、(80.9±7.30)分(t=0.6165,P=0.2726),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要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要选择坚强、有效地内固定器材,股骨颈骨折患者建议选择骨水泥型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
- 王栋张化武赵磊陈亮彭树强曹忠孙水
-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手术
- 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9例,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内固定组,52例)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置换组,57例)治疗。术后随访11~53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53个月。与内固定组相比,置换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切口长度短,卧床时间短(P均<0.05)。内固定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4.62%,置换组为85.96%,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2%和8.77%,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张化武王栋赵磊陈亮彭树强曹忠
- 关键词:内固定术股骨头置换术股骨转子间骨折
- 三种术式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172例6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组(73例),B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52例),C组为内固定治疗组(47例),分别采用相应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17~67个月,平均35.3个月。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B、C组,但下地活动时间明显短于B、C组(P均<0.05);A、B、C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9.0%,82.7%,76.6%,A组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P均<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术均为临床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措施,应该根据骨折类型、患者一般情况及经济条件综合评估,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张化武王栋赵磊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