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欣
- 作品数:31 被引量:2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回龙观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TNF-α、hs-CRP、IL-1β、IL-17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关系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7(IL-17)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确定CAS斑块类型。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MMP-9、TNF-α、hs-CRP、IL-1β、IL-17水平检测。结果研究组急性期、恢复期的MMP-9、TNF-α、IL-17、IL-1β、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恢复期的MMP-9、TNF-α、IL-17、IL-1β、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在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梗死灶组的MMP-9、TNF-α、IL-17、IL-1β、hs-CRP水平最高,小梗死灶组最低;不稳定性斑块组的MMP-9、TNF-α、IL-17、IL-1β、hs-CRP水平最高,无斑块组最低。结论 ACI患者的血清MMP-9、TNF-α、hs-CRP、IL-1β、IL-17水平与CAS斑块性质有着密切联系,斑块稳定性越差,血清MMP-9、TNF-α、hs-CRP、IL-1β、IL-17水平越高。
- 何金邦赵晓萍赵秀欣杨淋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
-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67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3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在门头沟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符合静脉溶栓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于发病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溶栓药物为rt-PA,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 mg)。分析患者危险因素、溶栓的时间窗、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 h及14 d时的NIHSS评分及脑出血等溶栓并发症情况。结果 入选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吸烟史71.0%,大量饮酒史51.6%,高血压病49.6%,糖尿病32.25%,心房颤动9.6%,既往脑梗死病史9.6%。发病到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20.91±50.29)min。溶栓前、溶栓后24 h、溶栓14 d 时NIHSS评分分别为(8.32±2.77)、(5.48±1.07)、(5.41±1.26),溶栓后24 h及溶栓14 d NIHSS评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进相关性分析显示,静脉溶栓时间窗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234,P=0.490)。溶栓过程中1例(3.2%)出现皮下出血,2例(6.4%)出现牙龈出血。结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而且安全;rt-PA静脉溶栓后主要在24 h内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赵秀欣穆利春马丽芳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 高龄脑梗死患者临床转归与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年龄≥90岁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转归以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年龄≥90岁脑梗死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预后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临床生化指标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所占比例高,为79.2%。吸烟(1 2.5%)、饮酒(10.4%)所占比例低。肺部感染与临床转归显著相关(P<0.05)。高血糖与肺部感染显著相关(P<0.05)。结论 79.2%高龄脑梗死患者可以存活;不吸烟、少饮酒可以长寿:伴发肺部感染是年龄≥90岁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糖增加死亡的风险。
- 李莹赵秀欣郭文华张微微林琅黄勇华
- 关键词:脑梗死肺疾病高血糖症
- 法舒地尔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Rho激酶表达及海马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法舒地尔组各20只,缺血组及法舒地尔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而假手术组不结扎;术后假手术组和缺血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法舒地尔组每日腹腔注射法舒地尔2mg/kg。于术后第23天开始对大鼠进行为期5d的水迷宫适应训练,术后第28、29天评测大鼠认知功能,术后第30天将大鼠处死取脑,采用RT-PCR测定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数目。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大鼠认知功能显著降低,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多且染色较深;与缺血组比较,法舒地尔组大鼠认知功能改善,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且染色变浅,但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明显降低,Rho激酶异常活化与一氧化氮产生增多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可改善慢性低灌注大鼠的认知损害,其作用机制并非调控Rho激酶的基因表达,可能与改善脑血流、抗过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 林琅张微微黄勇华郭文华赵秀欣
- 关键词:RHO激酶低灌注
- 北京与京外地区青年卒中临床特点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北京与京外地区18~45岁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发病情况及两组人群对卒中的认识情况,达到提高一级预防青年卒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北京21所三甲医院卒中住院患者1214例,同期京外地区12所三甲医院卒中住院患者1056例。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常规危险因素、对卒中的认识、临床诊断及转归等。结果(1)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北京地区青年卒中的比例低于京外(4.5%vs7.9%,P<0.05)。居住市区、在职人员、男性等在青年卒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北京地区分别为:60.0%,65.5%,81.8%;京外地区分别为:63.8%,59.0%,69.9%,P<0.05)。(2)北京地区青年卒中亚型的各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京外地区为: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3)北京和京外地区青年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前3位均为: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4)两组超过一半的患者发病当时即治疗(北京72.7%,京外56.6%,P>0.05)。两组患者接受溶栓、超过溶栓时间的比例、高危个体的知晓无统计学差异(北京地区分别为9.1%,29.1%,29.1%;京外地区分别为4.8%,31.3%,16.9%,P>0.05)。北京地区和京外地区青年卒中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1.2%,P>0.05)。结论(1)北京和京外地区居住市区的在职男性青年卒中在卒中中所占的比例较高。(2)高血压、吸烟和大量饮酒是两组青年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两组青年卒中的发病类型均以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为主。(4)两组青年卒中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均较低。(5)两组患者对卒中知识的了解均较少。
- 赵秀欣黄勇华张微微
- 关键词:青年卒中脑梗死脑出血知晓
- 伴脑白质疏松的脑梗死患者脑小动脉定量研究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研究伴和不伴有脑白质疏松(LA)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白质不同外径脑小动脉硬化程度的差异。方法通过病理学观察13例伴LA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LA组)和10例不伴LA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非LA组)脑小动脉病理变化。两组脑小动脉外径大小按30~100μm及101~300μm进行硬化指数定量分析。结果LA组不同外径脑小动脉硬化指数比较,30~100μm小动脉硬化指数明显高于101~300μm的小动脉(P=0.030)。非LA组不同外径脑小动脉硬化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LA组30~100μm和101~300μm小动脉硬化指数分别显著高于非LA组。结论伴LA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白质脑小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高于不伴LA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小动脉外径越小,硬化程度越高。
- 黄勇华张微微林琅李娟赵秀欣李莉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小动脉颅内动脉硬化
- 男女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
- 目的:探讨男女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全国3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633例,年龄为18~94岁,其中男993例,女640例。设计统一调查病例表,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
- 赵秀欣张微微林琅魏微黄勇华
- 关键词:脑梗死发病机制卫生统计
- 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出血后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出血后TNF-α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Rosenberg脑内立体定向注射Ⅶ型胶原酶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将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出血组、出血干预组及对照组。以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用ELASA法测量血清TNF-α含量。利用草酸-焦锑酸钾电镜化学技术观察脑出血周围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出血后12h TNF-α升高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β-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在出血后24h及3d较出血组及对照组明显减少,7d则与后两组无明显差异。超微结构观察治疗组神经元及内皮细胞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β-七叶皂苷钠能明显减少脑出血模型大鼠血清TNF-α水平以及减轻脑水肿。
- 魏微张微微赵秀欣林琅
- 关键词:脑出血Β-七叶皂苷钠脑水肿
- 丁苯酞对大鼠慢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的实验性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白质损害的影响及丁苯酞对缺血性白质损害的干预效果。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缺血组和治疗组给予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对照组给予假手术处理;术后治疗组给丁苯酞腹腔注射,对照组和缺血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术后1个月评测各组大鼠脑白质区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到神经元、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性细胞数目及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结果缺血组大鼠脑深部白质区可见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排列稀疏紊乱,GFAP阳性细胞数目较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增多(P<0.05),缺血组MBP的灰度值较对照组及治疗组下降,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基苯酞可改善慢性缺血大鼠白质损害。
- 王娟张微微魏微赵秀欣
- 关键词:慢性脑缺血脑白质损害丁苯酞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 北京市门头沟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门头沟区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为脑血管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在门头沟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6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2组,青年组32例(18≤年龄≤45岁),中老年组547例(≥45岁)。分析脑血管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的合并比例。结果男性合并高血压247例(80.2%)、高脂血症147例(47.7%)、糖尿病100例(32.5%)、冠心病96例(31.2%)。女性合并高血压229例(87.7%)、高脂血症126例(48.3%)、糖尿病132例(50.6%)、冠心病109例(41.8%)。与男性比较,女性合并高血压(80.2%vs.87.7%)、糖尿病(32.5%vs.50.6%)、冠心病(31.2%vs.41.8%)比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组合并高血压18例(80.2%)、高脂血症10例(47.7%)、糖尿病7例(32.5%)、冠心病7例(31.2%)。中老年组合并高血压479例(87.7%)、高脂血症264例(48.3%)、糖尿病277例(50.6%)、冠心病229例(41.8%)。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合并高血压(80.2%vs.87.7%)、糖尿病(32.5%vs.50.6%)、冠心病(31.2%vs.41.8%)比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门头沟区脑血管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最高,其次为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
- 赵秀欣安强马丽芳
- 关键词: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