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DMEM培养液。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后,在细胞分化的特定阶段,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和RT-PCR方法,检测内皮祖细胞(EPCs)分化过程中其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细胞分化不同时间,EPCs表面的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不同。认为骨髓中含有EPCs,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EPCs表达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对EPCs的分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刘宇春杨向红宗志红马颖赵薇
- 关键词:内皮干细胞分化
- GM-CSF对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及VEGF的作用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研究炎性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为探讨GM-CSF和VEGF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及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Matrigel上诱导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成管腔结构,从而建立稳定的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然后施加实验因素。分别检测rhGM-CSF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及加入VEGF165的作用。然后各实验组用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各组管腔数。最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应用Matrigel可在体外诱导培养的HUVECs形成管腔结构。rhGM-CSF作用后,培养体系的管腔数逐渐增多,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效应;加入VEGF165后,管腔数显著增多。结论:应用Matrigel可在体外诱导培养的HUVECs形成管腔结构。GM-CSF可以促进体外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效应。VEGF可以促进体外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
- 赵薇杨向红王延琳王跃中张亚加
-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脉硬化内皮生长因子血管
- C反应蛋白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形成及其功能活性的影响,探讨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并用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植物凝集素双染,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将细胞与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0、1、5及10 mg/L)共同培养,建立内皮祖细胞与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的体外血管形成模型。分别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Matrigel检测C反应蛋白对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整合素β2和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C反应蛋白明显减少内皮祖细胞掺入模型中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管腔结构的数量,减弱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迁移的细胞数及形成的管腔数,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整合素β2、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论 C反应蛋白减弱了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形成的能力,这与其抑制内皮祖细胞的功能活性有关,从而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等缺血性疾病的发展。
- 赵薇杨向红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内皮祖细胞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骨髓内皮祖细胞功能活化与JAK2依赖ERK信号途径的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延,形成新生血管,因此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活化。除了经典的造血功能以外,是否内皮祖细胞也是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血管生成效应的一个靶点。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信号途径。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首先将细胞分为无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0,1000,2000U/L组、促红细胞生成素(2000U/L)与ERK抑制剂FR180204(50μmol/L)共同作用组,分别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Matrigel、Westernblot法检测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管腔形成能力及Bcl-2表达。然后将细胞分为无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2000U/L组,促红细胞生成素(2000U/L)与JAK2抑制剂SD1029(10μmol/L)共同作用组,用Westernblot法检测P-ERK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浓度的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明显增强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迁移的细胞数及形成的管腔数,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效应。当加入ERK抑制剂FR180204后,与促红细胞生成素2000U/L组相比,这些效应明显减弱。此外,促红细胞生成素上调p-ERK1/2的表达,当加入JAK2抑制剂SD1029后,p-ERK1/2的表达明显下调。提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促进内皮祖细胞功能活化,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依赖JAK2的ERK信号途径调节的。
- 赵薇杨向红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内皮祖细胞新血管形成信号途径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为探讨血管内皮再生修复机制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首先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和脾内皮祖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内皮祖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标记FITC-AC133和PE-vWF鉴定内皮祖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然后选取培养7d的内皮祖细胞施加实验因素。分别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Matrigel管腔形成的体外模型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用后,内皮祖细胞的OD490值、迁移的细胞数和形成的管腔数显著增加(P<0.001),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内皮祖细胞的OD490值、迁移的细胞数和形成的管腔数逐渐增加。结论在体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够增强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并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效应增强。
- 赵薇杨向红
-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皮祖细胞再内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