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邸利

作品数:71 被引量:420H指数:1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6篇建筑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3篇水土
  • 13篇土壤
  • 12篇小流域
  • 10篇生态
  • 10篇水土保持
  • 10篇黄土高原
  • 8篇植被
  • 8篇刺槐
  • 7篇刺槐林
  • 6篇陇东黄土
  • 6篇陇东黄土高原
  • 5篇植被覆盖
  • 5篇水分
  • 5篇退耕
  • 5篇人工刺槐林
  • 4篇植被覆盖度
  • 4篇生态安全
  • 4篇生态环境
  • 4篇水土流失
  • 4篇土地利用

机构

  • 71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宁夏农林科学...
  • 4篇兰州大学
  • 4篇兰州城市学院
  • 4篇甘肃省林业厅
  • 3篇陇东学院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黄河水利职业...
  • 2篇新乡学院
  • 2篇天祝藏族自治...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1篇邸利
  • 13篇黄海霞
  • 11篇李毅
  • 6篇张富
  • 6篇林斌
  • 5篇王彦辉
  • 5篇彭静波
  • 4篇张瑞君
  • 4篇马晓燕
  • 3篇王乐
  • 3篇梁倍
  • 3篇吴静
  • 3篇张军
  • 3篇洪涛
  • 3篇赵军
  • 3篇石斌
  • 3篇韩新生
  • 3篇胡晓红
  • 3篇于世广
  • 3篇王颖

传媒

  • 7篇水土保持研究
  • 7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甘肃林业科技
  • 3篇资源环境与发...
  • 3篇全球变化数据...
  • 2篇草业科学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坡耕地退耕的可行性与退耕还草的必要性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在对甘肃省退耕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区域农业的自然条件,认为确定适宜的林草植被类型,退耕中强调还草的重要性,是我省生态环境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邸利孙鹏举周莉
关键词:退耕还草
复合污染土壤中水稻根际元素特性及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以广东大宝山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为生长介质,通过研究水稻不同部位生长量、金属含量、对金属的富集系数,及其与根际、非根际土金属含量、形态变化的相关关系,探讨根际效应可能对水稻体内金属积累转运以及生物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广东大宝山稻田重金属复合污染(As、Pb、Fe、Cu、Zn)土壤及当地常见的20个水稻品种进行根际袋试验,即将根际袋内的土视为根际土,根际袋外的土视为非根际土,将供试水稻品种种植于根际袋土壤中60天后收获,测定水稻各部位的生长量、不同金属的含量,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各金属有效态的含量。【结果】Fe、Cu、Pb、Zn、As在根部的富集系数均大于其在茎叶的富集系数,各金属在茎叶和根部的富集能力排序分别为Zn>Cu>As≈Pb≈Fe和Fe>Zn>As>Cu>Pb。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各种金属有效态含量均为Fe>Cu>Pb>Zn>As。研究还发现,有效态Fe、Cu和Zn浓度对整株干重的影响显著,作用强弱顺序为Cu>Zn>Fe,对水稻生长影响作用显著的三种有效态金属Fe、Cu和Zn均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供试土壤中有效态Cu浓度对水稻的生长所起的作用最强。根际土有效态Fe浓度对根系Fe的积累作用效果显著,有效态As浓度显著抑制了根系Fe的积累,且有效态As浓度的作用强于有效态Fe。【结论】根际土中有效态Fe对株高、根干重、茎叶干重和整株干重均起着抑制作用,有效态Cu对水稻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根际土有效态As和非根际土有效态Zn对根部Fe的积累起到了抑制作用,根际土有效态Fe和非根际土有效态Cu则起到了促进作用。非根际土有效态Fe和有效态Zn对水稻根长的增加均起到了促进作用。
邢轶兰杨俊兴郑国砥周小勇万小铭杨军徐汭祥邸利刘志彦陈桂珠曹柳卢一富
关键词:复合污染重金属水稻根际
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定量评价被引量:7
2009年
从资源环境支持、经济支撑和社会人文影响三个方面选取19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指数随时间均呈上升趋势,到2005年为止,资源环境的健康指数达到了0.599,已经进入了健康的良好阶段;社会人文的健康指数为0.545,也即将进入健康的良好阶段;只有经济支撑的健康指数为0.462,仍滞迟于健康的相对稳定阶段.该小流域从20世纪50年代治理以来,流域健康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由60年代的0.151增大到2005年的0.507,正向健康的良好阶段发展.
张瑞君邸利黄海霞李栋彭静波
关键词: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
陇东黄土高原中沟小流域降水格局变化及特征研究
2023年
通过对2009—2021年陇东黄土高原中沟小流域生长季(5—10月)的降水实测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生长季年降水量为537.7 mm,年际变异系数CV=13.09%,降水事件以≤10 mm降水为主(f=65.68%),但其对年降水贡献小;降水日数以≤10 mm的降水事件发生日数为主,年际变异大(CV=43.76%),对年降水日数的影响大;≤10 d的降水间隔期占比最大且年际频率变化基本稳定(CV=22.43%),>10 d的降水间隔期呈减少趋势;1~2 d的短期连续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大(f=75.43%),年际变化差异较小(CV=27.44%);不同年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在0.05水平上无显著相关性(p=0.788),年降水总量在不同水文年份上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大降水事件(>10 mm)的降水量。
刘希希温万邸利赵宝转
关键词:降水变化降水事件降水特征
园林景观式生态护坡方案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生态护坡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式边坡设计应遵循生态性、合理性、观赏性原则。本文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及香港地区边坡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软质景观设计(选择恰当的绿化工艺、坡面排水系统设计、植物配置)和硬质景观设计(挡土墙美化、坡面艺术铺贴或彩绘、地形处理等形式)两方面介绍了香港地区边坡景观设计案例,为生态护坡园林景观化提供借鉴。
潘秀雅邸利何达培庄政佑王颖
关键词:生态护坡硬质景观软质景观
甘肃泾川中沟小流域刺槐生长盛期树干液流动态分析
2021年
文章通过对泾川县中沟小流域生长盛期刺槐树干液流特征与气象因子相互关系研究,揭示该区域刺槐蒸腾耗水及其适应环境因子的内在联系,为实现森林资源健康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热扩散式探针(TDP)于2017年8月1日至31日,对人工刺槐林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刺槐晴天树干液流速率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日平均液流速率分别为22.09g/h、22.43g/h和20.66g/h,生长盛期日平均液流速率为17.07g/h;刺槐树干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亏缺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程度绝对值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亏缺>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随胸径的增大而减小。
费俊娥王正安邸利
关键词:刺槐林树干液流环境因子
安康市城区绿地芳香植物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通过调查安康市主城区不同类型城市绿地中芳香植物的树种资源应用情况,分析其种类构成、重要值、多样性、乔灌比等指标,得出安康市适应种植的芳香植物品种,为安康市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参考。采用野外调查和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内各样地芳香植物的种类构成、物种多样性等进行实地调查。安康市主城区共有芳香树种60种22科42属,乡土树种51种,主要优势种为香樟、桂花、红叶石楠等;乔灌比值为1.45;常绿与落叶比值为0.93;芳香乔木中Margalef、Shannon-Wiener、Simpson、pielou指数分别为2.793、2.314、0.841、0.733,芳香灌木各指数分别为1.960、1.703、0.711、0.635;芳香程度以芳香48种为主,香味来源以花香51种为主。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不同的城市绿地所含芳香植物品种多样性均存在不同。结合安康市未来宜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对安康市园林城市建设中芳香植物的应用提出改善策略。
王颖邸利景贯阳潘秀雅
关键词:城市绿地芳香植物植物多样性
黄土高原典型林分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林分类型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的研究,以期为该区域合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林分种类选取配置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浸水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得到3种林分类型(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及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水文物理特征指标.【结果】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与持水性能存在差异.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子午岭油松次生林(1.24g/cm^3)最大,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1.16g/cm^3)与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16g/cm^3)次之,贺兰山油松天然林(0.98g/cm^3)最小;土壤孔隙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非毛管孔隙度为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土壤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与非毛管持水率均值均与其它三种林分类型差异极显著(P<0.01),土壤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与非毛管持水率大小依次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非毛管持水率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持水性能呈极显著正相关,非毛管孔隙度与土壤饱和持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以土壤容重、总孔隙度与饱和持水率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持水性最优,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与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次之,子午岭油松次生林最差.
张晓梅邸利王彦辉史再军张曦慧王正安费俊娥郭保才唐瑜敏杨宝宝
关键词:土壤持水性能典型林分黄土高原
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的灰色预测分析──以鹿马岔实验区为例被引量:2
1994年
水土保持效益指标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的动态灰色控制系统,其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可以用灰色控制理论中的灰色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与预测。根据对鹿马岔小流域产业结构和经济潜力的分析,其预测值是可信的,从而证明了灰色系统理论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预测实现模型化、定量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邸利赵军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灰色系统
不同植被指数反映地表植被覆盖度的比较分析——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为例被引量:12
2014年
针对不同的地表植被覆盖情况,以期合理精准的选择植被指数反映地表植被效果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选择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甘肃省MODIS影像数据,借助ERDAS、ArcGIS地图处理软件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植被指数(NDVI、PVI、RVI)反映地表植被覆盖度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河西走廊北部东中西3段的以NDVI值估算的植被覆盖度分别为0.33、0.31、0.42,祁连山西中东3段分别为0.62、0.62和0.37,进而研究PVI和RVI与不同植被覆盖度区域相关性。经研究分析得出:对于高盖度植被覆盖地区,RVI所反映的植被覆盖度明显优于PVI;对于低盖度植被覆盖地区,由于PVI受土壤背景(质地、亮度)和大气影响较小,比RVI更能反映荒漠等沙粒质地表区域。
何雅枫花立民邸利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MODIS影像ERDAS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