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发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治疗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治疗前列腺癌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治疗前列腺癌有效的中药复方,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对其核心药物的组成、功效、药对配伍进行研究。结果:中药复方治疗前列腺癌的高频中药前5位的为黄芪、甘草、茯苓、白花蛇舌草及熟地黄。按中药学分类统计居前5位的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和收涩药。主要归脾、肾、肝、心经,药对配伍可增强疗效。结论:前列腺癌用药以健脾益肾为主,兼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标本兼治。
- 骆华春傅志超程惠华程丽萍郑文发李东石
- 关键词:中药复方前列腺癌频数分析用药规律
- 健脾益肾方对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脾肾两虚型)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 目的: 通过观察健脾益肾方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脾肾两虚型)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的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南京军区福州总...
- 郑文发
- 关键词:脾肾两虚健脾益肾方
- 文献传递
- 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变化,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疗(2.2 Gy/次,总剂量68.2 Gy)联合内分泌(口服比卡鲁胺50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每28d1次,持续2.5年)治疗.采用前列腺癌症状评分表(EPIC)进行长期问卷调查,随访时间分别为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36个月、48个月、60个月,问卷内容包括泌尿功能领域、肠道功能领域、性功能领域和激素功能领域.结果 2002年至2007年,共87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76.8个月,各随访时间点分别有87、87、86、81、75、65、56、47.与基线评价相比,4个功能领域的总积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泌尿系统领域积分、肠道领域积分、激素领域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的肠道功能领域积分最低,总积分、功能、症状得分分别为75.7、78.4、72.8分;性功能领域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失禁和排尿困难方面,积分变化值分别为-13.0±8.3和-6.1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生存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在泌尿系统领域、肠道领域和激素领域,但在随访的5年内尚可耐受.
- 骆华春程丽萍程惠华傅志超廖绍光李东石郑文发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生活质量放射疗法
- 前列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7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访2年生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及预后的关系.选取同期的92例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及7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作对照.结果 前列腺癌组D-二聚体水平为(0.52±0.04) mg/L,均高于良性疾病组的(0.26 ±0.08) mg/L和健康体检组的(0.19 ±0.07) mg/L(P <0.05);前列腺癌组不同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PSA水平、Gleason评分及预后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Ⅳ期、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脏器转移、PSA水平>20ng/ml、Gleason评分≥8分和死亡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应项(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且与转移、临床分期、PSA水平及Gleason评分有关,可能有助于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 骆华春林贵山傅志超李东石程惠华郑文发程丽萍
- 关键词:前列腺癌D-二聚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