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贤龙

作品数:7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委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 3篇发热
  • 2篇电针
  • 2篇涌泉
  • 2篇涌泉穴
  • 2篇针刺
  • 2篇针灸
  • 2篇散热
  • 2篇灸法
  • 2篇家兔
  • 2篇感受器
  • 2篇按摩
  • 1篇毒素
  • 1篇对穴
  • 1篇穴位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刺穴位
  • 1篇针灸效应

机构

  • 6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作者

  • 7篇先茂全
  • 7篇郑贤龙
  • 7篇董新民
  • 7篇董泉声
  • 6篇张素华
  • 1篇朱漓
  • 1篇张晓琼
  • 1篇张素华

传媒

  • 3篇四川中医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揭示灸法作用的穴位物质基础与阐明灸法退热机理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①揭示灸法作用的穴位物质基础;②"系统"阐明灸法的退热机理;③为"热证可灸"论充实科学的理论依据;④探索灸法作用机理及其应用之研究的可行途径。方法:以内毒素致热兔为对象,以温热灸法产生明显退热效应为前提。首先检测12类皮肤感受器125个单位对灸热的反应性,仅见温觉感受器(WR)和多觉型感受器(PR,含δPR和CPR两种亚型而以后者为主)规律地产生兴奋反应。进而分析灸法退热与这两类感受器的关系。对所设灸法退热、散热及其中枢机制等3项研究(文中尚含与此紧密关联的另外3项工作),分别以直肠温度、耳廓温度和热敏神经元(HSN)放电变化为指标。根据感受器温度阈值等参数,设定由灸热引起皮温40℃和皮温47℃(或48℃)作为区分WR与PR反应的施灸强度。灸法采用自行研制的,由计算机自动调控可使穴位保持恒温并证实可与悬起灸互换的聚光灸,施灸于督脉某些穴位。3项研究均各设3个实验组:①每兔静注25EU内毒素作为对照组;②25EU内毒素+皮温40℃灸法组;③25EU内毒素+皮温47℃(或48℃)灸法组。将各组所得数据作组内、组间比较获取结果。结果:①3项工作中内毒素所生影响分列于下:①HSN放电频率显著下降,反映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机能受到明显的不良影响(同时体温调定点位移);②耳廓温度明显下降,体热发散显著减少;③直肠温度明显上升,出现发热反应。②皮温47℃(或48℃)灸法对上列内毒素影响均产生有效的拮抗作用(P<0.01)。③皮温40℃灸法则不能产生上述灸法所生效应(P>0.05)。结论:灸法对发热机体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是项灸效是通过穴位PR产生的。也就是说灸法退热(以及以灸热为主而见效的各项灸法作用)的穴位物质基础是PR。PR传入信号能有效拮抗热原对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不良影响,使其恢复正常机能和校正移位了的调定点,从而导�
董泉声董新民先茂全郑贤龙张素华张晓琼朱漓
关键词:灸法热证可灸
强弱电针对家兔内毒素发热影响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1
1996年
针刺退热的实验研究已有不少工作,对比参数不同的针法以退热的报道尚不多见。此文以直肠温度为指标,观察不同强度电针对不同剂量内毒素致热家兔体温的影响,了解针刺退热与穴位感受系统以及针刺退热与热原剂量的基本关系,为针刺退热中枢机制研究选择适宜刺激和药物剂量,并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1.动物及组别成年健康的新西兰兔48只,体重3.2~5.lkg,基础体温38.3℃~39.6℃。分为6组,每组8只,均为雄兔5只,雌兔3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配。A组:每兔静注内毒素25EU。B组:内毒素25EU致热后,作弱电针刺激穴位。
董新民郑贤龙张素华先茂全董泉声
关键词:内毒素发热电针针刺疗法
按摩的散热作用及其与穴位感受器的关系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从实验动物检验按摩散热功效 ,同时分析与穴位感受器 (R)的关系。方法 :用热敏电阻温度计与计算机联机采样 ,连续记录家兔耳廓温度 ,以内毒素性耳温变化为指标 ,取轻、重按摩手法—直推与指压刺激涌泉穴 ,对比观察二者对内毒素所致耳温变化的影响 ,确定两种手法的按摩散热功效及其与穴位R的关系。结果 :指压明显拮抗内毒素性兔耳温度变化 (P <0 0 1) ,直推效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按摩较重手法有明显散热作用 ,主要通过高阈的躯体细纤维 (Ⅲ、Ⅳ类 )性R所引起 ;按摩散热是按摩退热的主要原因。
董新民董泉声先茂全郑贤龙张素华
关键词:按摩内毒素涌泉穴
不同灸法对穴位温度影响的对比观察被引量:67
1999年
采用热敏电阻温度计与计算机联机实时处理的方法,以耐痛阈定作施灸强度,对比观察着肤灸、隔姜灸、悬灸、聚光灸及氦氖激光灸对人体穴位皮肤温度,以及前4种灸法对兔穴位皮肤、皮下与肌层温度的影响。氦氖激光灸对穴位温度影响微弱,其余灸法都明显改变穴位自皮肤至肌层的温度,并各具规律与特征。根据穴位温度与多觉型感受器等反应的内在关系,提示不同灸法的穴位作用及其疗效将随由灸法引起的穴位温度变化规律而改变。
董新民董泉声先茂全郑贤龙张素华
关键词:灸法针刺穴位
轻重按摩手法拮抗家兔内毒素发热的对比观察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对比观察轻、重按摩手法对家兔内毒素发热的拮抗作用 ,藉以反映不同手法的退热功效。进而结合我们此前所做按摩手法对躯体感受器活动影响的工作 ,分析按摩退热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 :用热敏电阻温度计测定内毒素致热兔直肠温度变化。手法选择直推与指压 ,分别代表轻、重按摩手法。穴位取涌泉穴。结果 :指压手法拮抗内毒素发热非常显著 (P <0 0 1) ,直推手法的是项效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按摩较重手法的退热作用明显优于轻手法 ,究其原因初步认为与能否激动和深痛相关的高阈的细纤维(Ⅲ、Ⅳ类 )
董泉声董新民先茂全郑贤龙张素华
关键词:按摩手法涌泉穴拮抗作用
内毒素致热兔耳温变化的观察及针灸散热指标的选择被引量:8
1999年
董泉声先茂全董新民张素华郑贤龙
关键词:针灸散热内毒素耳温针灸发热
强弱电针对内毒素致热兔散热过程影响的对比观察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 观察强、弱电针对兔内毒素性耳温变化的影响,确定针刺散热功效及其与躯体传入系统的关系。方法 使用热敏电阻温度计与计算机联机采样方法。结果 强电针对小剂量(25 E U)及大剂量(200 E U)内毒素引起的耳温变化均产生明显的抑制性影响,但弱电针无此效应。结论 提示针刺散热主要是通过躯体细纤维(Ⅲ、Ⅳ类)传入系统引起的。
董泉声董新民先茂全张素华郑贤龙
关键词:电针内毒素神经纤维发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