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灵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放疗
  • 2篇调强
  • 2篇肿瘤
  • 2篇晚期
  • 2篇腺癌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化疗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强适形
  • 1篇血清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机构

  • 8篇呼和浩特市第...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9篇郝灵芳
  • 5篇院刚
  • 2篇云耀峰
  • 1篇张晨武
  • 1篇李恒善
  • 1篇郭卫东
  • 1篇李小军
  • 1篇常青

传媒

  • 5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TNF—α SIL-2R 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8年
经动脉化疗栓塞被认为是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TNF—α,SIL-2R和VEGF水平的变化与病程密切相关并对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郝灵芳郭卫东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SIL-2R
晚期胃癌维持化疗的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一线化疗后继续替吉奥维持化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5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化疗8周期,疗效评价达疾病控制后,进行替吉奥维持化疗,维持化疗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毒性为止。结果 25例可评价疗效患者,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9例,疾病进展9例。总有效率为28.0%,疾病控制率为64%,25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7.9个月,中位OS为18.1个月。结论替吉奥可以安全的用于晚期胃癌维持化疗,且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有改善,且不良反应轻。
郝灵芳院刚
关键词:晚期胃癌维持化疗
调强放疗(IMRT)治疗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全脑调强放疗(IMRT)对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8例颅内转移瘤患者。22例采用全脑调强放疗,全脑放疗40Gy/20次,肿瘤部位单次分割剂量为2.4Gy,共20次,总剂量48Gy。16例采用常规放疗单次2.0Gy,共20次,总剂量40Gy。结果全脑调强放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放疗组(P<0.05),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临床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结论全脑调强放疗治疗颅内转移瘤较常规全脑放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可靠。
院刚张晨武李小军蒋教华郝灵芳
关键词:恶性肿瘤调强放疗颅内转移瘤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进展期胰腺癌40例,观察组应用吉西他滨(GEM)1 000mg/m2静滴半小时,d1,d8;奥沙利铂(OXA)85mg/m2静滴2h,d1。21d重复。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单药。按照RESCIT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吉西他滨单药组完全缓解率5%(1/20),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完全缓解率20%(4/20),吉西他滨单药组总有效率15%(3/20),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总有效率35%(7/20);以上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不良反应相似。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其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
郝灵芳院刚
关键词:胰腺癌晚期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miR-1180基因沉默介导Wnt通路增强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THC8307/L-OHP化疗的敏感性
2022年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180(miR-1180)基因沉默介导Wnt通路增强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THC8307/奥沙利铂(L-OHP)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设计并构建miR-1180 inhibitor、NC inhibitor慢病毒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至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THC8307/L-OHP内,分别记为沉默组和对照组,另取未转染细胞记为空白组,每组6个复孔。转染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算沉默组和对照组细胞转染效率。分别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0、3.13、6.25、12.5、25、50μmol/mL的L-OHP作用48 h,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和对L-OHP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180表达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多药耐药基因1(MDR1)、抗凋亡因子(Bcl-2)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细胞Wnt、β-catenin、CyclinD1、MDR1、Bcl-2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miR-1180靶向调控Wnt。结果对照组和沉默组转染效率分别为(93.51±1.89)%、(94.09±2.26)%。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沉默组细胞活力、IC_(50)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白组和对照组细胞活力、IC_(50)值、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沉默组miR-1180表达、Wnt、β-catenin、CyclinD1、MDR1、Bcl-2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白组和对照组miR-1180表达、Wnt、β-catenin、CyclinD1、MDR1、Bcl-2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180基因沉默可显著降低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THC8307/L-OHP的细胞活力,提高化疗敏感性,推测是通过靶向Wnt信号通路,抑制Wnt、β-catenin、CyclinD1、MDR1、Bcl-2的表达实现此作用的。
苍宏宇郝灵芳梁润
关键词:结肠癌化疗敏感性
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甲状腺癌中miR-221 miR-222 miR-197和miR-346的表达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甲状腺癌中miR-221、miR-222、miR-197和miR-346的表达水平,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8月行甲状腺手术的40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癌各20例)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术中取材后,立即放入液氮中保存后转入-70℃保存。采用定量RT-PCR检测miR-221、miR-222、miR-197和miR-346在相应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甲状腺癌,miR-221与miR-22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最大肿瘤灶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及淋巴转移情况相关(P<0.05);miR-197和miR-346的表达在20例甲状腺滤泡癌中均有明显升高(P<0.05),乳头状癌组织中未见显著变化(P>0.05)。miR-221与miR-222在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表达量变化均不明显(P>0.05);但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iR-197和miR-346在相应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中miR-197和miR-346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在20例滤泡癌组织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甲状腺癌中miRNA的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淋巴结转移、复发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的预警分子,为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指导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云耀峰梁润郝灵芳苍宏宇常青
关键词: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MIR-221MIR-222
脑胶质瘤调强适形放疗后伽玛刀推量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后结合伽玛刀推量治疗颅内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分析其疗效并探讨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脑胶质瘤(Ⅲ~Ⅳ)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后结合伽玛刀推量的方法。2010-2013年间27名胶质瘤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后1~3个月内复查提示病灶仍有活性、KPS评分基本稳定且未口服过替莫唑胺化疗的患者,其中15名患者入组本次补量观察。调强放疗处方剂量:PGTVtb 64.2Gy/2.14Gy/30f,PTV1:60Gy/2.0Gy/30f,PTV2:54Gy/1.8Gy/30f。伽玛刀主要为GTV追加剂量,分上下午两次给予,以40%~60%等剂量曲线覆盖肿瘤周边剂量6~9Gy。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结果推量后影像复查有效率为73.3%,较推量前局控率明显提高(P=0.009〈0.05)。1、2、3年生存率两组相比χ2=0.244,P=0.621〉0.05,说明两组处理对生存曲线影响无意义。推量后KPS评分较补量前明显改善(t=7.897,P=0.00〈0.05),与同期拒绝组73±6相比提高明显(t=2.1,P=0.046〈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结合伽玛刀2次分割补量发挥了放射物理剂量优势,又符合放射生物学原则,明显提高了病灶局部控制率及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KPS),提高了生存机会。
郝灵芳院刚
关键词:脑胶质瘤调强适形伽玛刀推量
应用MTT法对恶性肿瘤原代细胞培养进行规范化体外药敏试验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对恶性肿瘤原代细胞培养进行规范化体外药敏试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3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纯化。采用MTT比色法规范化检测12种肿瘤化疗药物对人恶性肿瘤原代细胞培养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紫杉醇、多西他赛对胃癌和结直肠癌原代培养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均为77.78%,而对乳腺癌原代培养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为88.89%;阿霉素对结直肠癌、胃癌以及乳腺癌原代培养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依次为66.67%、55.56%、55.56%;表阿霉素依次为77.78%、77.78%、66.67%;环磷酰胺和顺铂依次为66.67%、88.89%、77.78%;卡铂依次为55.56%、77.78%、77.78%;奥沙利铂依次为77.78%、88.89%、88.89%;氟尿嘧啶依次为77.78%、66.67%、55.56%;吉西他滨依次为66.67%、77.78%、66.67%;长春瑞滨依次为77.78%、66.67%、66.67%;依托泊苷依次为66.67%、77.78%、77.78%。结论MTT法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化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李恒善云耀峰梁润郝灵芳苍宏宇
关键词: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恶性肿瘤药敏试验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收治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WB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理想,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
院刚郝灵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厄洛替尼全脑放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