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康松
- 作品数:47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古代谣谚的文体特征
- 2022年
- 早期歌谣与谚语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体,汉代以后二者不断交叉,渐至没有严格的区分,形成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体之一。谣谚文体属性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具有民间性、口头性和集体性的特征。与民间性、口头性和集体性的属性特征相适应,谣谚在艺术上具有篇幅短小、韵律和谐的特征。篇幅短小一是句式短,以四言、五言为主;二是句数不多,以一句、两句为主。谣谚属于韵文文学,讲究韵律,节奏明快,可以合乐而歌、载歌载舞和讽诵咏叹。谣谚的功能特征可概括为谶示神谕与预示吉凶、记录民俗与反映民情、总结经验与传授知识、歌颂善政与批判虐政、施行教化与批评恶俗等。谣谚的属性特征、艺术特征和功能特征是谣谚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这些特征从谣谚产生之初就已具备,一直延续至今。
- 郭康松黄晔
- 关键词:文体特征民间文学社会功能
- 论序跋与提要的异同及学术价值——以《四库全书总目》和“雅书”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四库全书总目》在撰写某书提要时,会大量引用其序跋。但《总目》在引用序跋时存在诸多缺憾:提要引序跋内容不全,断章取义;提要引序跋内容不准确;提要收录序跋不全,有局限性。同时,由于二者性质、功用不同,提要大多会将序跋中关于著者写作宗旨、思路、过程;个人议论、观点;人物过从往来三个方面的信息弃而不取。序跋与提要二者具有互补的特性,可以互为参考。二者之结合将会具有更大的学术价值。
- 郭康松胡涛
- 关键词:序跋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学术价值
- 继承传统训诂研究法 拓展名物研究新路径——评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
- 2014年
- 名物考证涉及学科范围十分广泛,历来学者视为畏途。但它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必要工作,故极具实用性。目前该领域的学术著作并不丰富,涉及敦煌名物的成果更为有限,《敦煌文献名物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以下简称《敦名》)以传统训诂研究方法为基础,积极探索名物研究的不同路径,其研究成果颇具特色,譬如:文献研究与图像及其他文物研究相结合,取得多角度的印证;长于俗字讹字考订并多有斩获;对于涉及中外交通的某些名物亦能深入探讨;多学科的视野等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选择上的有益尝试。
- 郭康松
- 关键词:敦煌文献名物训诂历史文化学术著作
- 搜访逸籍 制礼定乐——论牛弘的文化贡献被引量:1
- 2004年
- 魏晋南北朝由于南北分治 ,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南北学术文化 ,隋朝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以使文化学术一体化 ,牛弘在文化统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重视典籍 ,进献书之策 ,主张依据传统经典来制礼作乐 ,对统一南北文化。
- 郭康松
- 论杨慎对明清考据学的贡献被引量:1
- 2008年
- 杨慎一生著述宏富,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在诸多领域都有不凡的建树。本文主要对他在考据学上的学术贡献进行了探讨,认为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对明代理学的空疏提出尖锐的批评,提倡回归经典,重视汉唐注疏,首开经典诠释的考证学风,成为清代考据学的先行者;其二,重视小学研究,尤其在音韵学研究方面成就显著,为清代音韵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三,杨慎考证训释经典之方法,经过晚明学者如胡应麟、焦竑、陈第、方以智等人的积极提倡,至清代得以普及,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显学。
- 郭康松
- 关键词:考据学
- 论清代考据学的学术宗旨被引量:8
- 2002年
- 对清代考据学派学术宗旨的认识关系到对清代考据学的评价。从清初的顾炎武、阎若璩等 ,中期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到晚清的俞樾等无不以由小学以通经明道作为他们的学术宗旨。这一宗旨是考据学区别于宋学的最显著的标志 ,它说明考据学家们不是为考据而考据 ,对批判程朱理学、促进学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 郭康松
- 关键词:清代考据学学术发展宋明理学
- 本校法──探求汉语语文辞书不足的良方被引量:1
- 1998年
- 郭康松
- 关键词:语文辞书《辞源》《汉语大字典》字面义同义词
- 清代圣训与敕修皇帝的思想观念——基于《政治典训》与《清圣祖圣训》的考察
- 2024年
- 一般认为,圣训体现的是颁发谕旨的皇帝的思想与观念。康熙敕修按圣训体例选编自己谕旨的《政治典训》和雍正主持编纂的《清圣祖圣训》的差异,为考察圣训体现的是颁发谕旨皇帝还是敕修皇帝的思想观念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康熙在位时《政治典训》已形成了完善的稿本,没有颁行。雍正即位后敕令继续编纂,但最终没有颁布该书,而是依照惯例,另起炉灶,敕修《清圣祖圣训》。《政治典训》与《清圣祖圣训》均选录康熙谕旨,体例相近、类目多有相似之处,皆以宣扬康熙圣治、训谕臣民、垂范后世为目的。其差异主要是在内容上,《清圣祖圣训》收录的是雍正皇帝认同的康熙皇帝谕旨,删去了《政治典训》中与其治国理念相冲突和对自己不利的内容,能适应雍正治国的需要。不仅是《清圣祖圣训》,清代的圣训都融入了敕修皇帝的思想观念。
- 郭康松姜鸥迅
- 关键词:治国理念
- 论清代数学考据方法被引量:4
- 1999年
- 研究清代考据方法的论著很多,但极少有人注意清人对数学考据方法的运用。本文分析总结了清代考据学者所使用的具有近代意义的用数学考据文史的方法:运算法、量化统计法、用数学法则研究《周易》,并认为数学知识。
- 郭康松胡继芳
- 关键词:清代考据学运算法数学法则
- 对清代考据学批评之批评被引量:6
- 2002年
- 前人对考据学批评较多的是“复古”、“繁琐”、“门户之见”,这些批评有可商榷之处。考据学重视先秦两汉文献是由他们的研究课题所决定的 ,具有极大的合理性 ,并非是复古。繁琐不是考据学者们的追求 ,他们讲究博征 ,注明出处是为了增强结论的科学性 ,不能不加区别地视为繁琐。考据学派中的吴派矫枉过正 ,确有较深的门户之见 ,但皖派、扬州学派都主张实事求是 ,不以汉宋论是非 。
- 郭康松
- 关键词:清代考据学复古门户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