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晋平 作品数:31 被引量:23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沧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对合并肺结核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肺部炎症及病灶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达格列净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炎症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统计治疗后患者肺部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和继发感染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_(8)^(+)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部病灶吸收率(93.88%)、痰转阴率(67.35%)和空洞闭合率(63.27%)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强免疫功能,同时提高肺部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和空洞闭合率。 杨柳 郭晋平 吴金华 李智存关键词:二甲双胍 炎症 救护车上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对胸外按压质量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保持救护车上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对胸外按压质量的效果,同时评价其对复苏实施者背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实验模拟40个院前呼吸心搏骤停病人救护车转运的场景,招募的8名胸外按压实施者在救护车转运过程中在模拟人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通过心肺复苏反馈系统评价胸外心脏按压质量,同时应用numerical rating scale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价复苏实施者背部疼痛的程度。结果与未应用平衡固定架组相比,应用平衡架固定架组有较高的有效按压深度比例[(72±4)%比(50±3)%,t=6.84,P<0.01],较低的按压中断时间比例[(10±3)%比(24±5)%,t=-11.46,P<0.01)]和背部疼痛评分[1.5(1.0)分比3.0(1.0)分,Z=-3.55,P<0.01]。结论这种救护车上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有益于提高胸外心脏按压质量,同时降低复苏实施者背部疼痛的程度。 郭晋平 冯顺易 王博 颞屾 马云杰 闫寒 李勇关键词:心脏停搏 心脏按摩 心肺复苏术 在救护车上采用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固定架对心搏骤停患者CPR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在救护车上采用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固定架对心搏骤停(CA)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接诊的167例CA时间〈10 min的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施救者应用平衡架组(n=86)和未应用平衡架组(n=81).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24 h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与施救者未应用平衡架组比较,施救者应用平衡架组OHCA患者的ROSC率(29.1%比9.9%,χ2=9.691,P=0.002)、24 h存活率(20.9%比6.2%,χ2=7.649,P=0.006)及出院存活率(12.8%比3.7%,χ2=4.485,P=0.035)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在救护车上采用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固定架的方法能够保证患者的CPR质量,从而提高OHCA转运患者的复苏效果.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IPR-14005337. 郭晋平 冯顺易 王博 聂屾 李勇关键词:心搏骤停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08年 李勇 崔莹 李春学 王剑 郭晋平关键词:脓毒症患者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脓毒性休克 流行病学资料 急危重患者 严重脓毒症 不同模式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两种模式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将1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VHF组(10例)置换液流速4L/h;CVVHDF组(8例)置换液流速2L/h,透析液流速2L/h。于治疗前(TO)及治疗12h(T1)和24h(T2)测定血清和超滤液中自细胞介素-6(IL-6)、IL-10浓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HVHF治疗后PaO2/FiO2明显升高(P〈0.05)。HVHF组较CVVHDF组PaO2/FiO2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和P〈0.01);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HR、MAP、BUN、S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VHF组T1时血清IL-6浓度即明显降低(P〈0.05);CVVHDF组至T2时降低明显(P〈0.05),且HVHF组T2时血清IL-6浓度较CVVHDF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血清IL-10浓度虽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超滤液中均检测到IL-6、IL-10。结论HVHF较CVVHDF更能降低机体基础代谢率及耗氧量,增加机体组织的氧供,改善脓毒症患者脏器功能的指标;HVHF、CVVHDF两种模式均能通过血液滤过清除炎症介质,HVHF清除效果优于CVVHDF。 李勇 胡振杰 李春学 崔莹 代庆春 郭晋平关键词: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高容量血液滤过 炎症介质 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呼吸机脱机时间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氧合指数分别为(345.67±32.61)mmHg和(318.48±37.62)mmHg(t=2.503,P=0.017);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0.81±4.65)分和(19.33±3.77)分(t=1.129,P=0.266);C反应蛋白的浓度分别为(45.05±16.67)mg/L和(57.14±18.98)ng/L(t=-2.194,P=0.034);白细胞介素8的浓度分别为(26.33±5.34)ng/L和(30.00±4.92)ng/L(t=-2.314,P=0.026);脱机时间分别为(162.50±37.95)h和(197.81±44.07)h(t=-2.234,P=0.027);生存率分别为67%和76%(x^2=0.467,P=0.495)。结论大黄能够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氧合指数、改善预后。 郭晋平 冯顺易关键词:大黄属 心肌钙蛋白I在急性肺栓塞症的临床应用及与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心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为PTE患者的临床分级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例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大面积PTE35例,非大面积PTE 25例,另选取25例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组。结果大面积PTE患者血清cTnI水平与非大面积PTE、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非大面积PTE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出现呼衰、心衰并死亡的PTE患者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的患者;大面积PTE患者与非大面积PTE患者及正常人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非大面积PTE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TnI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检测不同面积PTE患者血清cTnI的变化的同时,结合测量hs-CRP水平,可反映不同面积PTE时心肌损伤的程度,为心肌保护治疗、估价预后等方面提供依据。 郭晋平 耿涛 苑伟 郭丽娜关键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超敏C反应蛋白 二甲双胍联合抗结核药物短期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联合抗结核药物短期治疗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3年1—12月沧州市第三医院首次诊断PTB的T2DM患者70例,根据降糖方案中是否含有二甲双胍分为MET组和N-MET组。分析两组在治疗2、4周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RP及胸部影像学的改变,并统计两组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时,MET组FBG、ESR、CRP水平较N-MET组下降更明显(t=-2.084、-3.144、-3.229,P=0.048、0.003、0.003),但两组患者病灶明显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内两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联合抗结核药物短期治疗PTB合并T2DM可以促进炎症指标下降,FBG尽快达标,但短期治疗对病灶吸收无明显优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 杨柳 陈倩倩 吴金华 李智存 郭晋平关键词: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肺结核 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关系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40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分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组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统计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入院血糖水平、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继发感染情况等临床指标,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病死率高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感染几率亦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病死率高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郭晋平 贾春梅 王博 刘洋 王娇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脓毒症 预后 血液净化与常规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比较血液净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及常规治疗在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净化组11例,分别为CVVH模式6例,CVVHDF模式5例,常规治疗组7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血pH值、肌酐、尿素氮的变化,患者的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血乳酸、肌酐、尿素氮下降,血pH值上升的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mmol/L):CVVH(3.0±1.7)、CVVHDF(3.4±2.1)、常规治疗(7.0±2.8);血肌酐(μmol/L):CVVH(45±12)、CVVHDF(43±8)、常规治疗(82±28);尿素氮(mmol/L):CVVH(4.5±0.9)、CVVHDF(4.2±0.8)、常规治疗(8.4±2.9);pH:CVVH(7.45±0.05)、CVVHDF(7.43±0.02)、常规治疗(7.29±0.06)。血液净化组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地清除糖尿病患者体内乳酸,纠正酸中毒,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 郭晋平 王博 支海君关键词:血液净化 糖尿病 乳酸性酸中毒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