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瑛
- 作品数:72 被引量:229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与血必净对急性肺损伤大鼠作用比较
- 2017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氢化可的松与血必净注射液对大肠埃希菌导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大肠埃希菌[O111B4,(4.4~5.6)×1012CFU/L]3 ml/kg气管注射制作大鼠肺内源性ALI模型,设氢化可的松干预组[HC组,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5 mg/(kg·d),共2天]、血必净干预组[X组,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5 ml/(kg·d),共2 d]、模型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kg·d),共2天]、正常对照组[N组,气管注射3 ml/(kg·d)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kg·d),共2天]。各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12 h放血处死动物,留血清测TNF-α、IL-8水平。取左肺计算肺指数。结果 (1)HC组、X组、C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1.000);(2)TNF-α水平:HC组及X组[分别为(80.31±11.87)ng/L,(89.42±22.76)ng/L]均明显低于C组[(125.68±27.91)ng/L](P<0.05),HC组与X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IL-8水平:HC组与X组[分别为(175.01±40.29)ng/L,(214.38±56.03)ng/L]均明显低于C组[(266.48±56.09)ng/L](P<0.05),HC组与X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肺指数:HC组与X组[分别为(0.318±0.058)%,(0.352±0.046)%]均明显低于C组[(0.412±0.055)%](P<0.05),HC组与X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及血必净治疗大肠杆菌导致的大鼠ALI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促炎因子的水平,减轻肺水肿,两者作用相似。
- 郭琳瑛李红日张琪崔小岱宋国维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血必净注射液细胞因子
- 一种矢量吸管、吸痰器和吸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矢量吸管、吸痰器和吸痰方法,属于卫生引流器械技术领域,矢量吸管安装在吸痰器内,包括回转电机、矢量电机、回转管、第一喉管和第二喉管,当矢量电机机壳旋转时,则可以带动回转管旋转。回转管外侧固定套设有柔性套管,...
- 王惠吕岩玉郭琳瑛杨颖
- 血流感染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评价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血流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清25(OH)D水平的差别。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住院治疗且双份血培养阳性的60例血流感染患儿为血流感染组,另选取60例同年龄段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比较两组儿童不同水平25(OH)D的构成比。结果血流感染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流感染组维生素D正常(8%)、不足(22%)的构成比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5%、43%,P<0.05),而缺乏(42%)、严重缺乏(28%)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8%,P<0.01)。结论维生素D不足在儿童中普遍存在,血流感染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
- 李红日李伟郭琳瑛崔小岱张琪宋国维
- 关键词:血流感染维生素D儿童
- 线粒体F1F0-ATP合酶与儿童脓毒症器官功能的相关研究
- 卢秀秀张琪崔小岱李宁李伟郭琳瑛王建华宋国维
- 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5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5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患儿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均为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年长儿童诉头痛,可伴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肺内闻及湿啰音,心率增快,末梢凉,嗜睡或烦躁不安等。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其中以肺脏受累最为突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降低或升高,多伴有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指标异常。X线胸片提示双肺多肺叶受累,大片透过度降低影。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病情凶险,进展迅猛,死亡风险极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死率的关键。
- 曲东任晓旭王菲李颖郭琳瑛胡凤华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儿童
- ICU患儿发生心理异常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ICU患儿发生心理异常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ICU收治146例患儿(年龄大于1岁,住院超过3天),当患儿进入恢复期,并停止药物镇静后,医务人员观察其语言行为,发现有25例患儿出现心理异常反应。在出院后追踪6个月,根据父母的反馈了解病情转归。分析总结心理异常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应对措施。结果 ICU患儿发生心理异常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恐惧、噩梦、麻木、异常顺从、反抗行为、攻击行为、刻板动作、语言倒退,甚至心律失常及一些轻微症状。通过医务人员和家长的干预可以减轻患儿的症状。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及时请心理专业人员会诊、尽早转入陪护病房、必要时心理康复治疗。通过心理干预大部分患儿可恢复正常。结论心理异常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医务人员应提高意识,及时发现患儿的心理异常反应,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可以促进患儿心理康复。
- 李颖胡凤华曲东任晓旭郭琳瑛王贺茹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 脓毒症患儿血清辅酶Q10水平与线粒体复合物活性关联及其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
- 李宁郭琳瑛郝艳艳李伟卢秀秀孙中媛陈林张琪宋国维
- 儿科急诊患儿B型钠尿肽升高的疾病谱分析及其严重性评估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对儿科急诊患儿BNP检测升高的疾病谱进行分析并对其严重性进行评估。方法: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对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可疑有心脏疾病或入抢救室病情危重的患儿,采用床旁Alere Triage心肺功能五联检测试板进行BNP检测;同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其中BNP>100 ng/L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020年期间,在急诊就诊者共141836人次,其中3945例(2.8%)进行了BNP检测,>100 ng/L共115例。115例患儿中男60例,女55例,年龄1天~15岁,中位数1岁。其中住院者94例(81.7%),多数入住于ICU(39例,41.5%)及心血管内科(26例,27.7%)。疾病谱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川崎病、肺动脉高压、急性心肌炎、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其他疾病以脓毒症多见。心力衰竭者47例,心力衰竭组与无心力衰竭组BNP中位数分别为1165 ng/L和16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66,P<0.001)。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组的BNP值显著高于正常组,但心力衰竭患者中22例LVEF减低组与25例LVEF正常组的BNP比较无明显差异。死亡11例(9.6%),死亡组患者BNP中位数为1649 ng/L,存活组为758.5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5,P=0.08)。结论:儿科急诊患者BNP升高最常见的原因为多种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川崎病、肺动脉高压及脓毒症。床旁快速BNP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危重病例,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协同互补作用。
- 吕芳曲东郭琳瑛李莉娜石宠
- 关键词:脑钠肽急诊超声心动图
-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合并可逆性后部性脑病
- 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以发热、皮疹、病后脱皮脱屑、低血压、休克及多器官功能受损为特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
- 刘霜任晓旭郭琳瑛
- 关键词: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发病机制预后评价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生存率影响
- 本研究通过建立大肠杆菌导致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将感染后100h分为5个时间段,观察大鼠肺功能指标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并在急性肺损伤早期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对生存率的影响.试验表明,补充肺表面活...
- 郭琳瑛宋国维甘小庄王翀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生存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肠杆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