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镇声

作品数:16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市虎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3篇心病
  • 3篇心绞痛
  • 3篇球囊
  • 3篇介入
  • 3篇拘禁
  • 3篇绞痛
  • 3篇冠心病
  • 3篇分叉病变
  • 3篇病变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动脉迂曲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机构

  • 16篇东莞市虎门医...

作者

  • 16篇郭镇声
  • 7篇李文安
  • 5篇谢毅
  • 5篇黄有胜
  • 5篇李丽霞
  • 4篇刘一李
  • 3篇何承荣
  • 2篇罗伟
  • 2篇罗晓
  • 2篇刘东坡
  • 1篇邓启清
  • 1篇钟洁莲
  • 1篇陈权
  • 1篇袁斌
  • 1篇杨晓玲
  • 1篇徐榆萍
  • 1篇陈彦兴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医药导报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0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冠状动脉迂曲12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状动脉迂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冠状动脉迂曲患者22例病历资料,按患者接受的治疗分为对照10例和治疗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硝酸异山梨酯5 mg,po,tid;肠溶阿司匹林0.1 g,po,qd;硝酸甘油5 mg泵注;低分子肝素钙500 U,sc,qd。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心电图变化,及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情况为:治疗组12例中,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10例中,显效2例,有效和无效各4例。两组治疗后心电图变化情况为:治疗组12例中,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10例中,显效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冠状动脉迂曲安全有效,但远期预后需要更多依据。
罗伟袁斌黄有胜李文安谢毅郭镇声
关键词:桂哌齐特马来酸冠状动脉迂曲心绞痛
血浆BNP对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预测急性失代偿心衰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血浆BNP针对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用以预测急性失代偿心衰(ADHF)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228例(含心功能正常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心衰患者按照心脏超声结果分为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组94例和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pEF)组94例,分别测定其初始血浆BNP值。结果心衰患者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者(P<0.05),针对心衰患者而言,HFrEF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HFpEF组。半年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HFrEF组因ADHF再次入院30例(31.91%),HFpEF组因ADHF再次入院31例(32.98%),(P>0.05)。结论心衰患者失代偿前BNP升高,BNP升高可作为预测ADHF的重要指标,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李文安郭镇声李丽霞洪楚亮刘东坡
关键词:血浆BNP射血分数
树脂吸附对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树脂吸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的防治作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合并DRA患者随机分为树脂吸附+血液透析组(HP+HD)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HP+HD组在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每2周1次的HP治疗;HD组行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应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检测血清B2—M、Hs—CRP的变化;并用磁共振(MRI)检查患者双侧肩关节,检测肩关节MRI阳性征象,观察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HP+HD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怀(86.39±26.46)升到(104.30±20.69)(P〈0.05);β2-M从(13.48±4.69)mg/ml降至(5.91±1.73)mg/ml(P〈O.01);Hs—CRP从(15.86±5.12)pg/ml降至(8.86±3.36)pg/ml(P〈0.01),MRI影像学征像和临床症状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DRA患者在常规HD治疗的同时接受HP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或缓解其DRA,并提高其生活质里。
刘一李何承荣杨晓玲陈权钟洁莲徐榆萍邓启清郭镇声
关键词:树脂吸附血液透析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生活质量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治疗前心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值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IVS、LVEF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3.88%比67.35%,χ2=11.034,P=0.000)。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在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同时起到降脂作用。
郭镇声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临床疗效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尼可地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记录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B超检查其左宣射血分数(LVEF)。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9%(74/78)高于对照组的79.49%(6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5,P=0.032〈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cTnT、NT-proBNP均下降,LVEF上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各有1例出现轻微恶心症状。【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改善心肌功能,值得推荐。
郭镇声李文安李丽霞邓乐华
关键词:心绞痛
拘禁球囊技术和拘禁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对比拘禁球囊技术(Jailed balloon technique,JBT)和拘禁导丝技术(Jailed wiretechnique,JWT)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 2017年1月至2018年1 月在本院就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脉分叉病变的患者48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JWT组(24例)和JBT组(24 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边支闭塞或夹层的发生率、边支置入支架数量和术后即刻主支和边支的残余狭窄率,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进行随访1年,对比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的优劣情况。结果JWT组7例发生边支闭塞或夹层,共置入7枚支架,JBT组1例发生分支夹层,置入1 枚支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术后即刻进行冠脉造影,测量病变残余狭窄率,两组主支血管残余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5,P=0.777);JBT组边支血管残余狭窄率优于JWT 组[(21.29±7.81)%比(32.47±8.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6,P=0.000)。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MACE 事件。结论在冠脉分支病变的处理中对比拘禁导丝技术,拘禁球囊技术是更加安全可靠、疗效优越的新方法。
杨云李旭东谢毅黄有胜郭镇声张丽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分叉病变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86.73%(85/98),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59.18%(5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方面,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李文安郭镇声李丽霞洪楚亮刘东坡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被引量:1
2017年
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9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表随机区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经血常规、心肝肾等检查未出现异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给予高血压病患者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郭镇声
关键词:硝苯地平高血压病安全性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救治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救治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18例MODS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HP+HD治疗,治疗前进行MOD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血气分析和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后存活12例。与治疗前相比较,HP+HD治疗后氧合指数(PO2/FiO2)有明显改善,压力调整心率(PAHR)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纤维蛋白原(FIB)、CRP、ET明显下降(P<0.05),血尿素氮(BUN)、肌酐(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显著改善(P<0.01)。结论:HP+HD治疗后心、肺功能的改善与脱水后组织器官间质水肿减轻有关,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ET、CRP,改善肝、肾、心肌、凝血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何承荣刘一李陈彦兴郭镇声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低分子肝素与灯盏花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予以限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利尿、降血压及糖皮质激素等常规基本治疗。治疗组加予低分子肝素与灯盏花素治疗2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量、体重、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等变化,以及病情缓解情况。结果:尿量增加,体重减轻,尿蛋白与血脂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和凝血功能改善,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肾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和46.4%(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低分子肝素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有效方法。
何承荣刘一李郭镇声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灯盏花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