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鹏

作品数:20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7篇关节
  • 5篇手术
  • 5篇胫骨
  • 5篇钢板
  • 4篇带锁
  • 4篇带锁髓内钉
  • 4篇多段骨折
  • 4篇髓内
  • 4篇髓内钉
  • 4篇锁髓内钉
  • 4篇微创
  • 4篇关节置换
  • 3篇血栓
  • 3篇置换术
  • 3篇胫骨多段骨折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机构

  • 20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0篇闵鹏
  • 11篇顾祖超
  • 8篇胡江海
  • 7篇高伟强
  • 6篇李志力
  • 3篇段鑫
  • 3篇陈志超
  • 3篇杨立明
  • 2篇阚燕
  • 2篇胡逊
  • 2篇张怀先
  • 2篇张林军
  • 2篇李建华
  • 1篇程印蓉
  • 1篇谢直跃
  • 1篇张宇
  • 1篇王光林
  • 1篇姚晓克
  • 1篇卓霞
  • 1篇姜河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中国研究型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损伤早期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损伤早期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AO/ASIF-42 C2型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治疗的闭合性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20例患者资料.根...
高伟强胡江海顾祖超闵鹏
关键词:早期手术带锁髓内钉钢板胫骨多段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预防研究
顾祖超李志力谢直跃胡江海胡逊闵鹏杨立明陈志超卿克勤程印蓉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是比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按照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分级标准,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绝大部分处于极高危状态,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较高,据文献报道,若不采用预防措施,西方人髋关节置换术...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髋关节静脉血栓DVT栓塞
带锁髓内钉辅助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治疗的闭合性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20例患者资料。
高伟强胡江海闵鹏李海魏麒瞩李建华李志力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钢板胫骨多段骨折
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5
2015年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出血较多,而输血不仅额外增加费用,延长康复时间,也存在免疫反应和传染疾病的风险。因此,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失血量显得十分重要。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因骨关节病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氨甲环酸组于置换前15 min将氨甲环酸按10 mg/kg稀释于250 mL等渗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比术中失血量、置换后可见失血量、置换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输血人数和置换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评价指标。观察置换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症状,并在置换后30 d行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结果与结论: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置换后可见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01),氨甲环酸组的输血量和输血人数同样低于对照组(P<0.001);置换后血红蛋白值氨甲环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置换后3 h两组的凝血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两组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置换前,氨甲环酸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患者置换后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示氨甲环酸能够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输血量,且不增加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闵鹏彭银虓胡江海顾祖超
关键词:氨甲环酸静脉血栓形成人工假体全膝关节置换失血
损伤早期与延期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胫骨AO/ASIF-42C2型多段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比较损伤早期与延期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闭合性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45例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组20例,早期接受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手术,男13例,女7例,年龄20-56岁,平均(37.9±14.3)岁;按照Tscherne软组织损伤分型:Ⅰ级8例,Ⅱ级12例。延期组25例,延期接受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手术,男17例,女8例;年龄24-55岁,平均(38.7±17.2)岁;其中TscherneⅠ级4例,Ⅱ级19例,Ⅲ级2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末次随访中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患者的功能疗效,采用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维持及对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早期组与延期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2.5±2.5)个月和(13.2±2.8)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等软组织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度10°-0°-120°。按照Johner-Wruhs评价疗效:早期组优15例,良3例,可2例;延期组优21例,良2例,可2例。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延期组(P〈0.05)。早期组与延期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3±2.6)个月和(6.0±2.9)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软组织损伤较轻的TscherneⅠ、Ⅱ级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早期行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可实现与延期相当的临床效果。
高伟强胡江海顾祖超张怀先闵鹏张林军余雯雯王光林
关节镜微创治疗后踝撞击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后踝撞击症的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后踝撞击症的患者行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后行临床随访,据AOFAS踝关节评分系统,术前评分、术后3月评分分别进行比较,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者的平均AOFAS积分由...
陈志超顾祖超李志力段鑫杨立明闵鹏
关键词:后踝撞击综合征关节镜
应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锁定钢板治疗组(A组,33例)和应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组(B组,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切口并发症;术后通过X线片评估骨折及内固定稳定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B组(P均<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3个月。A组并发症发生率(12%)明显高于B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P<0.05)。末次随访B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应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植骨固定牢靠,可减少术后出现内翻畸形,与单纯锁定钢板固定比较,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姚晓克伍玲娜李建华顾祖超段鑫黄文刚闵鹏陈鑫王刚阚燕钟茜梅高伟强
关节镜微创治疗后踝撞击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后踝撞击症的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关节镜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3月间12例经6周左右保守治疗无效收入住院行后行踝关节镜治疗后踝撞击症的患者,年龄23岁-56岁,平均年龄42....
陈志超顾祖超李志力段鑫杨立明闵鹏
关键词:后踝撞击综合征关节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炎症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脏器功能衰退,对于外伤及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无论外伤或手术,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液炎症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笔者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意义,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宋富强闵鹏王天兵
关键词:骨折患者髋部骨折炎症指标围术期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A1型胫骨远端骨折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对23例患者的病案回顾及随访,评估损伤早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TscherneⅠ、Ⅱ级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MIPPO技术治疗的闭合性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23例患者资料。23例在损伤早期实施MIPPO手术,其中Tscherne软组织损伤Ⅰ级15例,Ⅱ级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末次随访中采用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维持及对线情况。采用Lowa踝关节评分评价患者的功能疗效。结果 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平均时间40~70 min,术中出血量158~200 mL。住院时间7~12 d。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个月。末次随访的Lowa踝关节评分为87分。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术后发生腓骨切口周围浅表炎症反应1例。结论 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软组织损伤较轻的TscherneⅠ、Ⅱ级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实施损伤早期急诊MIPPO技术治疗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
高伟强胡江海顾祖超谢直约李志力张怀先闵鹏张林军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胫骨远端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