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云星

作品数:14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人类学
  • 4篇学术
  • 4篇社会
  • 2篇信息社会
  • 2篇宗族
  • 2篇写文化
  • 2篇个案
  • 1篇心路
  • 1篇信息时代
  • 1篇信息通讯技术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术人生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遗产
  • 1篇影视
  • 1篇源性
  • 1篇政治人
  • 1篇政治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考察

机构

  • 10篇浙江大学
  • 3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京都大学
  • 1篇卡耐基梅隆大...

作者

  • 13篇阮云星
  • 1篇褚雯莉
  • 1篇寺田浩明
  • 1篇张婧

传媒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开放时代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文化遗产
  • 1篇中国社会历史...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村民自治的内源性组织资源何以可能?——浙东“刘老会”个案的政治人类学研究被引量:34
2009年
本文依据当代民间文书资料和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复原了一个村庄老人会10多年自治成长的过程,分析了这个内源性自治组织成长的内外契机和实践的学理意义。本文提示,村庄次级自治组织的培育是村民自治、农村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生长点;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分群理论等新视角有助于老人会等乡村自治组织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在场有助于村民等自治实践主体培育乡村自治组织的自觉和学科知识的增长。
阮云星张婧
关键词:村民自治政治人类学
民族志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被引量:28
2007年
本文通过对现代民族志和后现代民族志的三种民族志撰写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其相关后设理论的考察,透视社会科学面临的表述危机和反思进程的方法论内涵;提示兼具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质的人类学民族志的方法论检讨将裨益于中国语境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反思。
阮云星
关键词: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志社会科学方法论写文化
日本学术名刊管窥——《亚洲研究》和《法学论丛》被引量:1
2007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对日本学术期刊的组织和运作有一些感受和观察,近日受《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嘱托又作了点调研梳理,以下以“日本亚洲政经学会”(アジア政経学会;JAAS Jap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的学术期刊《亚洲研究》(“アジア研究”,Aziya Kenkyu; Asian Studies)和日本京都大学“法学会”的学术期刊《法学论丛》(“法学論叢”,Hogakuronso;Kyoto Law Review)为例,对日本学术名刊的组织和运作试作述评。
阮云星
关键词:名刊留学期间社会科学
“网络”提升与家族企业成长——闽南、温州和台南个案再考察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试用社会资本研究中相关的网络理论,对大陆闽南、温州和台湾台南地区的有关家族企业个案进行了再考察。本文指出,华人家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网络”各具特征,华人家族企业的成长与企业的“网络”等社会资本的增量和提升成正相关关系。本文提示,从这种个案研究中抽象出来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对推进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亦有裨益。
阮云星褚雯莉
关键词: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网络
文化遗产的再生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的市民参与被引量:6
2016年
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遗产再生产的过程,文化遗产持有者参与其中的遗产再生产是可持续遗产保护的基础性的重要内容。本文聚焦当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市民参与问题。首先,介绍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其次,考察市民的文化自觉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及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关系,再次,检视西湖世界遗产化后地方政府和市民互动的遗产保护行动以及面临的课题。
阮云星
关键词:文化再生产世界遗产社会参与
赛博格隐喻检视与当代中国信息社会被引量:6
2020年
文章旨在基于控制论概念检视赛博格隐喻的内涵,并以此思考当代中国信息社会研究。赛博格最初是一个技术构想,其随后在哈拉维的《赛博格宣言》中被隐喻化,成为一种有关人之本体论反思。赛博格隐喻不能仅仅被简单理解为"人—机复合",它隐喻的是作为控制论主体的人,即通过通信—(反馈)控制而局部暂时抵抗熵增自然趋势的主体。在此意义上,自然—人造的二分法被消融,赛博格与部分控制论机器获得了相似的主体性。赛博格与控制论机器的新型社会关系塑造了当代赛博格社会。此种社会样态的凸显受益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深度发展,而其又蕴含着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转型逻辑;学者应针对其开展理论与经验研究以及相应的认识论、方法论反思。
阮云星高英策贺曦
关键词:信息通讯技术信息社会
影视人类学研究与非洲书写探新——晚近日本学界动态及启示被引量:1
2016年
晚近日本人类学界的影视人类学研究展现新拓展,其中非洲人类学书写的反思与探索是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笔者通过介绍近年邻国日本学界的两个案例,即东京EC影视会活用德国国立科学研究所(IWF)《科学影视志百科库(EC Encyclopedia Cinematographica)》之非洲影视片的实践案例和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当代非洲影视志的拍摄及探索案例,进而提起当代中国非洲人类学影视书写和(影视)人类学资料库建设之议题。
阮云星阮立
关键词:写文化
宗族风土的地域与心性:近世福建义序黄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被引量:10
2008年
本文是笔者"宗族风土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即近世福建义序黄氏宗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部分。笔者采用了传统中国政治制度的结构分析和福建地方社会风土考察相结合的研究视角,根据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观察和对族谱等第一手资料的解读,勾勒了宋代末期到民国中期义序宗族的历史。义序个案提示,虽然族产和乡绅的能动性时宗族的组织化具有决定性的功能作用,但父系的观念系谱和以此为基础的宗族乡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是近世宗族存续的文化前提和社会基础。这种宗族的风土性渊源于传统中国政治制度结构性要求和以儒教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的长期渗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宗族自身亦成为晚期王朝统治和德治政治文化的基础。
阮云星
关键词:近世历史人类学
赛博格人类学:信息时代的“控制论有机体”隐喻与智识生产被引量:27
2020年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赛博格之概念,为中国文化人类学提起一种虽有关联但不同于互联网人类学等应用研究,主要聚焦信息社会人之主体性重构的范式转换的人类学研究。"赛博格"意译为"控制论有机体",最早是针对宇航员太空生存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概念,后经挪用而成为一个本体论隐喻。在原理上,赛博格模糊人机二分边界并引发人之主体性反思的根源来自于控制论,即将人理解为信息收发处理终端或信息网络节点。在呈现上,赛博格多呈现为人与物组装拼接而形成的开放结点及联通网络。赛博格隐喻射程之功直至关涉智识生产的范式转换,本文提起中国语境的全球赛博格人类学议题,试述当代赛博格人类学范式之人机主体性的本体论思考与知识论、方法论探索,以及自觉于此的信息化时代之新范式民族志研究。
阮云星高英策
关键词:信息社会范式转换
学术的逻辑与学科的品格——浙江大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
2019年
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拨乱反正,按社科专业逻辑和规范进行学科建设的学术重建事业。2009年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年会在我国昆明隆重举行,标志着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界对接国际学界迎来新的学科发展机遇。文章提起并拷问有品格的学科建设之议题,着重回顾了改革开放后新世纪以降的浙江大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兼述此前民国末期的浙大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品格特征,并在学科建设展望中试论赛博格人类学及其挑战。
阮云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