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晴云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电能
  • 3篇深海
  • 2篇电路
  • 2篇电路仿真
  • 2篇电能传输
  • 2篇水下
  • 2篇水下机器
  • 2篇水下机器人
  • 2篇机器人
  • 2篇极端环境
  • 2篇封装
  • 2篇封装结构
  • 1篇新型装置
  • 1篇深海环境
  • 1篇谐振频率
  • 1篇海洋环境
  • 1篇恶劣环境
  • 1篇非接触
  • 1篇非接触式
  • 1篇传输系统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陆晴云
  • 3篇李德骏
  • 3篇陈鹰
  • 1篇周杰
  • 1篇林麟
  • 1篇李泽松

传媒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应用于深海环境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海底观测系统中海洋机电设备的安全供电是海洋课题研究的关键热点。传统输电方式在深海环境的应用中暴露出了安全隐患大等缺点,本文研究的深海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利用电磁互感耦合的原理在电源与负载之间进行电能传输,不需要直接的电...
陆晴云
关键词:深海环境传输系统电路仿真
一种深海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深海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封装结构,现有技术不能很好的应对深海的恶劣环境以及如何方便水下机器人操作。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初级耦合接头和次级耦合接头:初级耦合接头设计有磁芯腔体、控制腔体和卡钩槽;次级耦合接头设计...
李德骏陆晴云陈鹰
文献传递
海洋环境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被引量:8
2011年
对应用于海洋环境中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进行原理模型、仿真模型与实验模型的搭建。通过理论计算与电路仿真测试,分别对系统的谐振频率等参数进行分析。对密封封装后的系统进行实验测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上述方法优化了系统的设计,避免了复杂的实验探测过程。该系统可以连接120 V直流电源,传输400 W左右电能,传输效率达到90%,可应用于海底观测网中深海机电设备的安全供电。
陆晴云李德骏李泽松周杰林麟陈鹰
关键词:电路仿真谐振频率
深海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封装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深海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封装结构,现有技术不能很好的应对深海的恶劣环境以及如何方便水下机器人操作。本发明装置包括初级耦合接头和次级耦合接头:初级耦合接头设计有磁芯腔体、控制腔体和卡钩槽;次级耦合接头设计有磁芯腔...
李德骏陆晴云陈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