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芬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棕囊藻
  • 2篇生物群落
  • 2篇水库
  • 2篇球形棕囊藻
  • 2篇浮游
  • 2篇浮游生物
  • 2篇浮游生物群落
  • 1篇大型水库
  • 1篇对美政策
  • 1篇亚热带
  • 1篇有害赤潮
  • 1篇有害赤潮藻
  • 1篇藻类
  • 1篇战后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特征
  • 1篇中小型水库
  • 1篇外交
  • 1篇外交政策
  • 1篇小型水库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省水利厅

作者

  • 8篇陈丽芬
  • 4篇韩博平
  • 4篇章群
  • 3篇刘宁宁
  • 3篇胡韧
  • 2篇骆育敏
  • 2篇许忠能
  • 2篇林秋奇
  • 1篇吕颂辉
  • 1篇杨泽民
  • 1篇聂湘平
  • 1篇谢数涛
  • 1篇林举贤
  • 1篇黄芳
  • 1篇谢秋玲

传媒

  • 5篇生态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8SrDNA序列分析鉴定棕囊藻香港株P_2为球形棕囊藻被引量:12
2003年
有毒赤潮原因种棕囊藻(Phaeocystis sp.)生活史复杂,且形体微小,缺乏明确可靠的分类标准。1997、1999年中国东南沿海发生两次棕囊藻赤潮,但目前种的鉴定仍存在混乱。本文测定了香港海域一株棕囊藻赤潮原因种P_2的18S rDNA部分核苷酸序列,序列长度为650 bp,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其为球形棕囊藻(P.globosa)。
陈丽芬章群骆育敏韩博平
关键词:棕囊藻球形棕囊藻
Phaeocystis globosa核糖体大亚基(28SrDNA)的序列分析与分类学意义被引量:7
2004年
对一株Phaeocystisglobosa的28SrDNA基因序列测定,共得到碱基大小为1795bp的两个序列片段,其中序列一的长度为970bp,序列二的长度为825bp。将Ph.globosa与Ph.antarctica和Prymnesiumpatelliferum同源序列进行对比,发现Ph.globosa与Ph.antarctica仅在序列二中有一个碱基插入/缺失,同源性为99.99%,而与Pr.patelliferum相比,有7处插入/缺失,碱基总变异率为6.13%;研究发现序列一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高度保守区和两个高变区;序列二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高变区、一个保守区和一个高度保守区。对28SrDNA基因RNA二级结构分析发现,DNA序列保守区在RNA二级结构上也非常保守,与DNA序列分析结果一致,都证明28SrDNA基因只适用于种以上水平的分类研究,不宜用于种间和种下水平的研究。
杨泽民章群谢数涛吕颂辉韩博平陈丽芬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RNA
亚热带大型水库—新丰江水库的浮游生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3
2002年
于200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调查了新丰江水库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新丰江水库处于贫营养状态,浮游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均较低。浮游植物34种,丰水期以蓝、绿藻为主,分别占总数量的31.7%和26.8%,蓝藻、绿藻细胞微小,chl.a量未占优势;枯水期硅藻为优势种群,占63.9%。浮游动物22种,丰水期轮虫为主,占65.3%,枯水期桡足类占81%,丰水期动物密度较高,但丰水期以轮虫如螺形龟甲轮虫为主,枯水期以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及广布中剑水蚤居多,因此枯水期生物量高于丰水期。
陈丽芬林秋奇胡韧韩博平林举贤黄芳
关键词:亚热带大型水库浮游生物群落
有害赤潮藻—棕囊藻属分子分类研究
有毒赤潮藻棕囊藻(Phaeocystis)生活史复杂,群体形态高度可变,自由单细胞存在多种形式,地理差异显著,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困难,缺乏明确有效的分类标准,制约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本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藻株形态,采用P...
陈丽芬
文献传递
一株海洋藻类的分子鉴定及分类被引量:6
2003年
海洋藻类种类繁多,由于形态的易变性和生活史的复杂性,传统的形态分类往往十分困难。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使DNA分子成为区分物种的有效手段,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疑难藻种的分类鉴定问题。本研究测定和比较了一株海洋藻类ST3的18s rDNA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序列长度为1733bp,通过与GenBank中序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藻株ST3属于硅藻门海链藻目,与骨条藻属的亲缘关系较海链藻属为近,但与骨条藻属遗传距离远大于骨条藻属种间差异,说明ST3可能是硅藻门海链藻目新的藻属。18s rDNA可用于海洋藻类分子分类与鉴定。
陈丽芬章群谢秋玲骆育敏许忠能刘宁宁聂湘平
关键词:海洋藻类分子鉴定基因核苷酸序列
广东沿海与粤北山区中小型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山区水库(赤石迳水库)、沿海水库(大水桥、赤沙水库)三个水库的湖泊区和河流区进行研究,分析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三个水库之间的浮游生物群落均有所区别,地理位置和地形不同而引起的温度差异以及外源性营养盐输入是造成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沿海水库不分层,而山区水库丰水期温跃层明显。各水库的氮磷比均较高,chl.a水平主要受磷限制,沿海水库则多喜暖性的种类,如裸藻、隐藻、沙居剑水蚤等,山区水库发现较多喜冷性浮游生物,如金藻、透明溞等,丰水期的甲藻丰度也相对高于枯水期。
陈丽芬胡韧林秋奇刘宁宁韩博平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浮游生物群落
棕囊藻属的分类现状被引量:15
2003年
棕囊藻属藻类生活史复杂、地理差异显著、游动单细胞个体微小,至今尚无明确的分类标准。在目前已报道的9个种中,Sournia(1988)认为只有两个种比较可靠,即形成胶群体的P.pouchetii(sensu lato)(包括P.globosa)和不形成胶群体的P.scrobiculata;一些学者将P.pouchetii(sensu lato)进一步细分成P.pouchetii(sensu stricto)、P.globosa、P.antarctica等3种。为方便起见,多数学者将形成胶群体的棕囊藻定名为P.pouchetii,或写成未定种的形式Phaeocystis sp.棕囊藻属分类的混乱制约了相关研究的深入。解决棕囊藻分类混乱问题有赖于新的技术和方法的使用。
陈丽芬章群许忠能刘宁宁胡韧
冷战后新加坡对美政策研究
以2001年新加坡主动让美国海军进驻樟宜海军基地为切入点,本文试图系统探讨新加坡此举的原因和动机。文章分文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的意义、价值、研究文献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分成三章。第一章从自身条件、地区...
陈丽芬
关键词:外交政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