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冠文

作品数:13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河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老年
  • 3篇芬太尼
  • 2篇地佐辛
  • 2篇镇痛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术后镇痛
  • 2篇七氟醚
  • 2篇罗哌卡因
  • 2篇老年患者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丙泊酚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机构

  • 13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陈冠文
  • 7篇陈伟志
  • 6篇梁金华
  • 5篇林红
  • 3篇丁耀茂
  • 3篇梁万益
  • 2篇陆光泽
  • 1篇杨广生
  • 1篇麦秋娟
  • 1篇陈日胜
  • 1篇廖均平
  • 1篇肖金仿
  • 1篇陈秋成
  • 1篇丁伟
  • 1篇杨浩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在老年脊柱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在老年脊柱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手术老年患者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应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镇痛,对照组仅应用芬太尼镇痛。结果:研究组术后4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针对脊柱手术术后镇痛的老年患者,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快速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发生发生几率,安全可靠,适用临床应用。
梁万益林红陈伟志陈冠文梁金华
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老年脊柱手术术后镇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_2气腹对老年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CO2气腹对老年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73岁ASAⅠ或Ⅱ级择期行LC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6例:L组采用低气腹压力9±1mmHg;S组采用标准气腹压力15±1mmHg;分别于术前24h(T1)及术后2h(T2)、24h(T3)、72h(T4)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检肝功能,检测记录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L组术后2h、24h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均较术前升高(P〈0.05);S组术后2h、24h的ALT、AST、γ-谷氨酸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与L组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各指标均于72h趋于术前水平。结论老年患者在LC中CO2气腹可引起术后一过性肝功能异常,采取低气腹压有利于保护肝功能。
陈冠文陈伟志廖均平杨浩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压肝功能
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肝硬化断流术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应用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肝硬化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级拟择期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的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复合麻醉组(GEA组)各30例.两组全麻诱导方案相同.对照组(C组)插管后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3μg/(kg·min)维持;复合麻醉组(GEA组)全麻诱导前行T8-9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术中间断硬膜外注入0.2%罗哌卡因,按需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两组均吸入异氟醚,间断推注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唤醒时意识状态(改良OAA/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EA组改良OAA/S评分高于C组,VAS评分低于C组,苏醒期躁动程度较C组轻,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肝硬化断流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
陈伟志林红陆光泽陈冠文梁金华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肝硬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苏醒
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剖宫产麻醉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剖宫产患者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患者126例随机分三组(n=42),穿刺成功后注入0.5%罗哌卡因2mL(Ⅰ组:1mL/5s,Ⅱ组:1mL/10s,Ⅲ组:1mL/15s)。观察并记录阻滞平面达到T10及消退到T8的时间、肌松满意度、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注药后MAP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与Ⅰ组比较,Ⅱ、Ⅲ组在阻滞平面达到T10及消退到T8的时间均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罗哌卡因以1mL/10s速度注药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能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及相对稳定的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陈冠文林红陈伟志梁金华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注药速度剖腹产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胸外科手术患者往往需要采取机械通气的方式给予氧气输送,以保障患者手术前后正常的氧气供应,单肺通气(OLV)是开胸手术中旨在减少肺内分流、维持血氧分压而最常用的通气模式[1]。但麻醉过程仍会对人体血氧状况及血流动力学产生细微影响,从而增加手术及并发症的风险[2]。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影响可为临床应用积累理论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对我院124例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陈冠文杨广生梁金华梁万益陈秋成黄肖娟
关键词:单肺通气脑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肺内分流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结肠镜术62例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结肠镜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术的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手控输注,观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比较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及准确定向时间,观察记录呼吸抑制、体动反应及置入肠镜前的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AA/S)情况,记录麻醉效果满意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MAP,HR,Sp O2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丙泊酚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术毕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8%(P<0.05);观察组体动反应发生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0%(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结肠镜术,循环波动小,苏醒时间短,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麻醉效果满意,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值得推广。
黄惠球陈冠文陈伟志袁文强叶发华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
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的规范化评估
2024年
本研究是一项关于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的回顾性研究,评估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在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疼痛评分及减少患者非计划就诊率及再入院率的效果。方法 我们收集了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在本中心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并根据麻醉管理方案不同,分为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组(实验组),与普通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组(对照组),并采用1:n的倾向性匹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一共13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85例,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观察组45例,对照组25例。与对照组相比,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能够减少手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患者在规范日间手术管理下术后12小时、24小时及72小时疼痛感更轻,p<0.05。结论 规范日间手术管理在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效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管理方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张萍梁鹏飞麦秋娟陈冠文丁耀茂
关键词:日间手术麻醉
肺复张策略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状况的改善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肺复张策略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肺复张策略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进行手术,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呼气末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动脉与呼气末CO2差值【D(a—e),CO2】及氧合指数(OI)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气腹30min时的D(a—e)CO2水平分别为【(4.3±2.1)cmH2Ovs(5.6±2.9)cmH2O)],气腹60min时的D(a—e)CO2【(3.9±2.8)cmH2Ovs(4.6±2.4)cmH2O)】,气腹90min时的D(a—e)CO2【(3.6±1.9)cmH2Ovs(4.4±2.2)cmH2O】及放气时的D(a—e)CO2【(4.2±1.8)CmH2Ovs(6.9±2.5)cmH,01;气腹30min时肺泡动态顺应性为【(32.8±3.6)cmH2Ovs(29.8±4.1)cmH2O】,气腹60min为[(34.3±4.7)cmH2Ovs(30.6±3.9)cmH2O],气腹90min为[(35.8±4.9)cmH2Ovs(32.1±4.4)cmH2O)1,放气时为[(34.9±5.1)cmH2Ovs(31.9±4.0)cmH2O)】;气腹60min时的OI指数为[(398.6±49.1)%vs(368.3±46.8)%],气腹90min为【(426.3±58.9)%vs(389.5±42.7)%)】,放气时[(528.6±57.0)%vs(462.8±48.9)%]。两两比较,均P〈0.05。结论肺复张策略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可降低动脉CO2浓度,增加动脉O2浓度,提升氧合指数,改善肺泡动态顺应性,降低D(a—e)CO2水平。
梁金华林红陈伟志陈冠文
关键词:肺复张策略呼气末正压通气腹腔镜手术
七氟醚及丙泊酚对控制性降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及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Ⅰ或Ⅱ级、年龄65~81岁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随机分成S、P两组(每组26例)。麻醉维持S组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而P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切皮后以1.0~3.0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70~80 mm Hg,严格控制不低于60 mm Hg。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分别于术前24 h及术后1 h、6 h、12 h、24 h、72 h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记录术后恢复自主呼吸、呼之睁眼、按指令简单动作、握手有力等麻醉恢复指标及拔管的时间,分别在切皮前及手术结束时采患者颈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清S100β值,采集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两组术前比较无差异,术后1 h、6 h、12 h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S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P组(P〈0.05);S组拔管及术后麻醉恢复指标的时间显著长于P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值均高于术前(P〈0.05),且S组显著高于P组(P〈0.05)。结论七氟醚及丙泊酚均可引起行控制性降压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短时间内下降,而使用丙泊酚麻醉者认知功能影响程度较小,恢复较早。
陈冠文陈伟志梁金华梁万益陆光泽
关键词:老年髋关节置换七氟醚丙泊酚控制性降压术后认知功能
喉罩复合臂丛麻醉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喉罩静吸全麻复合臂丛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依据美国麻醉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10岁择期行小儿上肢骨折术患儿,随机分为喉罩静吸全麻复合臂丛麻醉组(观察组)与喉罩静吸全麻组(对照组),记录麻醉前(T0),置入喉罩时(T1),切皮时(T2),拨除喉罩即刻(T3),拨除喉罩后5 min(T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 saturation,SpO2),观察苏醒时间、拨除喉罩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2、T3、T4时HR、MAP均明显降低( P <0.05),与T0比较,对照组T2、T3、T4时HR、MAP均明显升高(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拨除喉罩时间均缩短(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P<0.05)。结论:喉罩静吸全麻复合臂丛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时,有利于维持小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苏醒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黄惠球肖金仿陈冠文袁文强
关键词:喉罩臂丛麻醉小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